欧 波
(湖南文理学院 文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历史文化研究】
浅谈淮夷与华夏民族的融合
欧 波
(湖南文理学院 文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淮夷是夏商周三代时期对居住在淮河中下游民族的称呼,其与建都中原的夏商周历代王朝都有交往,西周时期是周王朝南方的主要敌人之一。淮夷通过战争和贸易等方式与华夏各国交往,加之淮夷本身的文化特质,其不断与华夏族融合,在西汉时最终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
淮夷;华夏;经济;文化
“淮夷”名称最早见于古本《竹书纪年》夏纪,《纪年》曰:“(帝相)元年,征淮夷”。[1]《竹书纪年》成书在战国时代,如此条记载可信,则在夏代初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经有所谓淮夷的存在,并与中原王朝有了交往。
淮夷活动区域主要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史记·夏本纪》:“淮夷蠙珠臮鱼。”《集解》引郑玄曰:“淮夷,淮水之上夷民也。”《诗经·江汉》:“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毛《传》:“淮夷,东国,在淮浦而夷行也。”胡渭《禹贡锥指》卷五:“汉临淮郡有淮浦县,今为安东县,属淮安府,淮水从此入海,即《诗》所谓淮浦矣……淮南北近海之地,皆为淮夷。”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三九:“鲁地尽江南、海州、沭阳县,淮夷在今淮安府山阳、安东之间。”即今江苏省淮河以北、淮安市涟水县一带。
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融合是一个渐进过程,淮夷融入华夏民族也是一个过程。各族间没有交流,永远不可能有融合。从出土文献看,西周中期穆王时代已与淮夷发生了战争。
淮夷民族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广泛,不仅有较为原始的采集渔猎,还有手工纺织,更有远距离的商品贸易,可见淮夷的经济水平并不落后。比较来说,两汉以前淮水流域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低于中原及关中的。直到三国魏晋时期,淮水流域成为曹魏与东吴古代争夺的前沿,曹操开始在淮南地区招募流民实行屯田。后司马懿采纳邓艾建议,征集五万军民在淮水两岸大兴屯田,淮水流域的经济水平才后来居上。淮夷之地的自然环境与中原地区基本相同,因此经济生活也与中原各族相似,这为民族的融合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民族在融合中会逐渐产生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最为核心的是拥有共同的文化和民族心理。范文澜先生指出:“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称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5]
淮夷在文化上与中原各族的广泛交往与融合在东周时代。淮夷地处齐鲁楚吴之间,齐鲁继承了周的礼乐文化,南方楚、吴文化上相对落后,但在争霸之中,楚、吴也在学习礼乐。淮夷地处大国之间,必然受到礼乐文化的感染。加之东夷特殊的文化背景,为淮夷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创造了共同的基础。
东夷在西周早期是指活动在山东地区的民族,后其所指的范围仍不断扩大,春秋以后居住在东方土地上的民族广义上皆可称为东夷。两汉以后,甚至东北方和东南方的少数民族也被称为东夷,[6]淮夷属于东夷之一。文献多载“东夷柔顺”。《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于。’”《汉书·地理志》:“然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设浮于海,欲居九夷,有以也夫!”《后汉书·东夷传》:“《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说文·羊部》:“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说文·大部》:“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段玉裁《注》:“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篆从大。则与夏不殊。夏者,中国之人也。”[7]
以上文献记载东夷的天性柔顺,习俗多仁,与所谓的蛮、狄、戎大有不同。段玉裁直接指出东夷之俗于中国之人不殊。
东夷习俗还有孝。《礼记·杂记下》:“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孔子家语》:“子贡问曰:‘闻诸晏子,少连、大连善居丧,其有异称乎?’孔子曰:‘父母之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达于礼者也’。”少连还见于《论语》。《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刘宝楠《论语正义》:“(孟子曰)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是即柳下惠降志辱身之事也。”[8]此少连当即东夷少连,其具体事迹不可考,但孔子将其与柳下惠并列,皆认为其为贤人,可见其事迹与柳下惠相似。孟子称赞柳下惠知天命、安于现状,但不同流合污,少连也当如此。
由以上文献可见,东夷、淮夷的习俗得到孔子的赞扬,少连的仁、孝、知礼、知命、独善其身等皆是孔子所赞扬和力图推广的思想行为。这也是孔子感叹道不行便去东夷传道的原因。淮夷文化习俗的形成,一方面是其居住环境、经济生活与中原地区相接相近,因此形成了与华夏相似的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从西周中期淮夷便与中央王朝有交往。纵观中国历史,在少数民族与中原文明的交往中,少数民族文化多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同化。
《春秋》经传多见淮夷的活动。春秋早期僖公时代淮夷曾经北侵过杞、曾、鲁等国,但被鲁国打败。到了春秋晚期,淮夷已成为楚的附庸了。
《春秋·昭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
昭公四年为公元前538年,此时淮夷是楚的附庸,在楚的召集下参与会盟。《春秋》很少记载夷狄与诸侯会盟之事,[9]关于此次会盟,杜预注:“楚灵王始合诸侯”。此次会盟的盟主是楚,其自认为是蛮夷,会盟各国多为中原诸侯,还包括淮夷。此次会盟,楚国召集所谓蛮夷的淮夷和中原各国一同与盟,可见楚对淮夷与中原各国一视同仁,淮夷与中原各国会盟,可见其中民族融合的轨迹。
昭公二十七年为公元前515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鲁昭公进攻掌权的季氏,结果失败,最终客死于晋。上引《左传》为晋大夫范献子的话,范献子列举了不能帮助鲁昭公复国的诸多理由,其中包括“淮夷与之”,即淮夷是季氏的盟友,支持季氏。从僖公到昭公的百余年中,淮夷的文化必定受到鲁国文化的极大影响。所谓的“周礼尽在鲁矣”,与鲁的交往,直接促进了淮夷文化的发展及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昭公二十七年此后的文献中几乎不再有关于淮夷的记载。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的短暂统一和汉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由西周变为了秦、汉。各民族在统一国家内部不断交流融合,淮夷也逐渐融入了华夏民族。西汉时淮河两岸设置了沛、九江、东海、临淮等郡,淮夷已变成了汉朝的“编户齐民”。
[1]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
[2]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21-122.
[3] 汪景辉.安徽铜陵市古代铜矿遗址调查[J].考古,1993,(6):507-517.
[4] 刘嘉龙.安徽怀远第四纪古菱齿象化石[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4):278-286.
[5]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80.
[6]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65-166.
[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93.
[8] 刘宝楠.论语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396-397.
[9] 杨树达.春秋大义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10.
[责任编辑 石晓博]
National Fusion of Huaiyi and Huaxia
OU Bo
(SchoolofLiteratureandHistory,Hu’n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Changde415000,China)
Huaiyi, a nation living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uaihe River during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y, was on visiting terms with the three Dynasties of Xia, Shang and Zhou. It was one of the archenemies of the West Zhou Dynasty. The national fusion ofHuaiyiandHuaxiashould be attributed to military and trade intercourse as well as Huaiyi’s cultural trait.
Huaiyi; China; economy; culture
2016-03-14
2015年湖南省常德市湖南文理学院项目:淮夷研究(403-E07015012)。
欧波(1984—),男,安徽五河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讲师,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文字及出土文献研究。
K852
A
1008-777X(2016)05-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