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香,夏淑琴,冯利盈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银川 750021)
·问题研究·
移民搬迁农户收入来源的区位差异研究*
李金香※,夏淑琴,冯利盈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银川 750021)
移民搬迁的迁入区条件有较大差异,致使移民户收入差距拉大。以宁夏为例,采用典型调查法选取“十二五”期间移民搬迁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移民安置点,设计出反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指标进行Q型聚类分析,将不同安置点划分为4类,比较各类特点以及农户生计特点; 对分布在四类安置点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用描述统计方法比较家庭收入的均值和标准差,反映不同迁入区移民户收入来源及其差异,并对差异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移民农户收入与地域有直接关系,各类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以及政策扶持差异而导致移民收入有较大差距。移民区公共投入建设的力度、政府组织培训、劳务输出对移民收入及来源有很大影响; 各地的经济基础也直接影响到移民的收入水平; 移民户个人因素也不容忽视。(2)移民区后期建设应区别对待,因地制宜,改善条件,加大资源条件差的安置区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 加强产业培育,引导致富; 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农民培训; 重视移民区社会管理,健全管理体系,建设和谐新村。
移民搬迁 移民收入 收入来源差异 安置区位差异 聚类分析
宁夏南部山区包括固原市的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县、原州区和中卫市的海原县及吴忠市的盐池、同心县共8个曾被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8.8%。该区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带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生态环境容量有限、干旱化趋势明显、人口超载、环境灾害日趋严重是该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生态移民是站在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是打破贫困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地区自然、劳力资源“双重”困境,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达到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既要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又要移民迁入地的生态环境不受损害; 既要移民迁入地的原住户不吃亏,又要使移民能稳定地生活,逐步走向富裕。宁夏是我国生态移民试点地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移民搬迁,安置地区为农垦农场、红寺堡灌区、盐池县盐环定扬黄灌区、固海扩灌西线马家塘灌区、中卫南山台地区、山区水库灌区、红墩子地区、海原兴仁扬水灌区。随着一片片荒漠变良田和一座座移民新村镇的崛起,山区劳动力资源和川区水土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优化配置,大大缓解了贫困山区的人口压力。截止2011年,已搬迁65万人,2011~2015年,宁夏又计划移民35万人[1]。
但是,毕竟适宜居住的地方是有限的。搬迁后安置地区资源、位置、经济基础有较大差异。有的迁入区资源条件较好,移民收入来源比较多,生产和生活比较好。但是,有的迁入区条件较差,加之一些移民适应能力差,生活反而不如搬迁之前。文章采取聚类分析方法,将迁入安置区进行分类,指出地区因素,包括气候,位置,生产设施、资源条件等引起的收入差异。
人口迁移领域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从国外来看,最早研究人口迁移理论的是拉文斯坦。1881 年和1889 年,拉文斯坦分别根据英国和欧洲20 多个国家人口普查中所统计的有关人口出生地和居住地的资料撰写并发表了两篇同名的《人口迁移的法则》(《Law of migration》),他所提及的“人口迁移法则”被公认为最早的人口迁移理论[2]。此后,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为切入点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理论来充实这一体系。通过对人口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项科学理论研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口迁移研究理论体系。1983年,赫伯尔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推拉”理论概念,他认为人口迁移是有一系列“力”引起的,一部分为推力,另一部分为拉力。赫伯尔认为,人口迁移或者迁入都是由于各种因素吸引或者排除而产生的,他进一步说明了由于迁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才产生了迁移的可能性。在1969年,唐纳德·博格(D·J·Burge)第一次提出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这一称谓。在1966年,Lee 在其《迁移理论》一文中将“推力—拉力”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进一步地概况为4 个方面:(1)迁入地的因素; (2)迁出地的因素; (3)各种中间障碍; (4)个人因素[2]。
西方学者的“推力—拉力”理论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的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自然要素包括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4]。气候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通过对植被等的影响来决定着人口分布; 淡水是生命之源,特别是人类生存依赖性极重的淡水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是万物的生长离不开的,粮食的产量也是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因素,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产量;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城市居住人口的数量比较大。此外,还有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生态移民”这一概念1993年首次出现在文献中(任耀武等, 1993)[3]。到2000年,在相关的报道中,又多次被提起。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2000年春天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的强沙尘暴所造成的巨大影响,生态移民的理念很快引起共鸣,一些学者开始对此展开研究(乌兰图雅, 2000[4]; 东日布, 2000[5]; 王培先, 2000)[6])内蒙古地区首先将生态移民概念转变为一项地方性的移民政策并很快付诸实践。作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的一项新举措,生态移民现象及其发展趋势从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很多。宁夏的研究,以李宁、龚世俊为较早的代表,阐述“吊庄移民”[7]。但迄今为止,研究不同区域条件对移民收入影响的成果还比较少,尤其是不同移民区移民的收入差距问题。
该文所研究的移民都是从条件恶劣地区而来,搬迁前除个别家庭户由于自身因素在当地已经是富裕户,搬迁后也不常定居移民区外,大多数移民收入差别不大。但是,搬迁后收入差异却显现出来。这与搬迁安置地差异有很大关系。该文将安置区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聚类分析,反映不同区位的资源特点以及经济条件。
2.1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是理想的多变量统计技术,主要有分层聚类法和迭代聚类法。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研究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所研究的样品(网点)或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似性(亲疏关系——以样品间距离衡量)。于是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又聚合为另一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完毕。在聚类分析中,通常将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分为Q型聚类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两大类。R型聚类分析是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Q型聚类分析是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R型聚类分析的主要作用是:(1)不但可以了解个别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亲疏程度,而且可以了解各个变量组合之间的亲疏程度; (2)根据变量的分类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主要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或Q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优点是: (1)可以综合利用多个变量的信息对样本进行分类; (2)分类结果是直观的,聚类谱系图非常清楚地表现其数值分类结果; (3)聚类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比传统分类方法更细致、全面、合理[8]。
聚类的方法有快速聚类、分层聚类和两步聚类。该文采用两步聚类。两步聚类是一种新型的分层聚类算法(Herarchical Algorithms),目前一般应用在数据挖掘与多元统计的交叉领域——模式分类中,其算法适合任何尺度的变量。两步聚类分析主要是利用距离测度假设聚类模型的变量均为自变量,即假设连续性变量为正态分布,分类变量是多项式。使用经验内部检验方法稳定自变量假设及分布假设的干扰。两步聚类分析可以产生不同的聚类判别信息、最终聚类的聚类频数、最终聚类的描述性统计量,而且可以产生聚类频数的饼图、条形图和变量的重要性图。
2.2 调查点及变量选取
该文对宁夏“十二五”之间(时间为2011年初至2015年6月底)迁入的安置点进行聚类。在“十二五”期间的安置点274个,其中生态移民点234个,户数7.881 5万户,总人口近35万,截止2015年6月,已经完成大部分。这些点分布在北部引黄灌区、中部扬黄区、南部山区县内。有新开辟的安置点,也有2011年之前已经建立的大的移民区外围又建立的新的安置点。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灌溉条件也有差异; 旅游资源、商业资源、矿产资源、教育资源等都有较大不同。该文调查中按照安置点区域分布进行选点,保证各县(区)至少1个安置点,安置点多的县外川区选点相应较多。从234个生态移民安置点选取58个安置地点,选择如下变量进行聚类[9]。
环境变量:年降雨量(x1),年蒸发量(x2),地理位置条件(x3); 农业生产条件及资源变量:灌溉程度(x4),家庭特色种植(x5),人均灌溉面积(x6); 安置点可利用资源、政府组织培训情况及经济基础:资源禀赋(x7),劳务产业培训力度(x8),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9),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0)[9]。
变量类型和测量尺度有:年降水量(x1):连续性变量,来自当地气象部门,该指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对移民农业收入影响至关重要; 年蒸发量(x2):连续性变量,蒸发量对农业生产起副作用; 地理位置(x3):定序变量,按照距离中心城市(镇)及交通便利程度分为1、2、3三个等级, 1为10km之外, 2为5~10km内, 3为城郊或城内; 灌溉程度(x4):定序变量,耕地灌溉便利程度分为1, 2, 3三个等级, 1为灌溉严重不足, 2为基本保证, 3为完全保证; 家庭特色种植(x5):定类变量,有政府出资帮助建设的日光温室、大中拱棚,或种植葡萄、药材、枸杞等, 1为无, 2为少量兼业经营, 3为规模经营; 人均灌溉面积(x6):连续性变量; 资源禀赋(x7):定序变量,按拥有旅游资源或矿产资源程度依次为无,少量,中等,丰富,取值为0, 1, 2, 3; 劳务产业培训和生产经营培训(x8):按照培训时间为0次、1次、2~3次, 3~5次, 5次以上,分别取值0, 1, 2, 3, 4;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9):连续变量,单位为元; 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0):连续变量,单位为元。
由于研究对象是2011~2015年的搬迁移民,以上资料均以2011年为准,即初始搬迁迁入区的客观区位条件。对上述这些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58个调查点, 10个指标,进行两步聚类,对连续变量进行标准化。聚类中采用距离度量:对数相似值。聚类准则为施瓦兹贝叶斯准则(Schwarz′s Bayesian Criterion)(BIC)(B)。根据BIC值,按照将最小的BIC值对应的聚类数(共15种可能类数)作为最优确定原则聚类。进行凝聚和分离轮廓测量,聚类效果尚好,(图1)。在聚类分布表中, 58个个案参与聚类过程,其中26个分配到1类(引黄灌溉地区),另外14个分配到2类(中温干旱地区), 11个分配到3类(干旱地区),另外7个分配到4类(多山地区)。
图1 两步聚类质量
表1 聚类后各类的个案数和比例
表2 各类地区农户分布
2.3 聚类后各安置点自然条件以及农户生计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各安置点自然、经济条件以及农户生计特点如下。
(1)引黄灌溉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却最多,地理位置通常居于市镇较近。灌溉较为便利。资源较为丰富。经济基础较好,由于集中居住。各种培训力度也较大。特色种植较多,人均耕地多。这类地区为宁夏北部,以银川3区为主。主要分布在镇北堡、闽宁镇、兴泾镇、良田和顺新村、贺兰、永宁、贺兰山农牧场、南梁农场。
(2)中温干旱地区:降雨量中等,地较多,但灌溉有时不便利,位于中心城市较远,当地经济基础较差,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牧业资源少,培训较少,安置点为同心下马关、红寺堡,花马池镇。
(3)干旱地区:降雨量较少,距离中心城镇距离适中,资源较多,耕地有限,可以灌溉,当地经济基础居中,种植收入不多,养殖条件也缺乏,主要靠本乡短期务工收入,安置点为狼皮子梁、月牙湖移民村、中宁县内移民村、平罗县移民点。
(4)多山地区:降雨量多,达到500mm以上,耕地为山地,可以发展牧业,经济基础较差,安置点为南部山区县内移民,以固原原州区、泾源县为代表。
3.1 数据来源
在聚类的基础上,课题组对不同类的移民户进行调查,具体为月牙湖滨河移民村,同心下马关,盐池花马池移民区,镇北堡镇、兴泾镇、闽宁镇、银川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固原、泾原县等地。每个点随机入户调查。内容包括农户的基本人口情况、各类生计资本及迁移的相关信息。获得158份问卷,有效问卷144 份。各户由于自身能力条件以及经济基础差异,导致获得的各种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研究中选择如下经济变量:x11家庭年来自土地收入,x12外乡务工收入,x13人均家庭养殖收入,x14就近劳务工资性收入,x15人均家庭资产,x16自营性收入(小商小贩),x17来自当地资源的收入(旅游或矿产、能源等)。
3.2 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均值和差异
3.2.1 各类地区农户的收入来源
从表3表征各个调查户特征的各个连续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看出各类地区农户的收入以及来源有很大差异。
引黄灌溉地区,降雨量在宁夏全区处于少量、年蒸发量在2 000mm以上,农户家庭来自土地收入也处于中等,同时有少量的养殖,外乡务工较少,但是就近劳务工资性收入较高,以及来自资源性收入较多。这些农户分布在宁夏的引黄灌区,灌溉便利,闽宁镇和镇北堡,靠近中心城市,有旅游资源。有的农户土地收入中有葡萄收入,就近企业或短期务工,还有相当部分在城里靠旅游服务获得收入。从表1可以看出。地理位置好的,分布农户53.8%,这部分农户得益于较好的位置条件,移民后致富较快。
中温干旱地区,降雨量适中,农户距离城市较远,灌溉不便利,但大部分基本满足。资源禀赋一般,人均设施农业或日光温棚在667m2以上,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满足。来自土地收入有保障。家庭养殖收入也是重要部分。外乡务工收入很少,就近劳务收入较少。来自资源性收入以及自营收入有限。这些农户来自中部中温干旱区,以同心以及红寺堡新移民地区的农户居多。这部分农户得益于当地良好的养殖条件。加上素有养殖经验以及当地牛羊肉的品牌效应,获得较好的养殖收入。移民各项条件建设较好的地区,包括红寺堡早期移民户,农户的收入渠道多元,种植葡萄,设施农业,具备了经验,自营性收入也比较多。
干旱地区,是降雨量很少的引黄灌区,同时距离城市不远不近,是新移民,收入主要来自土地的流转收入,没有旅游资源,养殖受限制,劳务的培训参与较多。灌溉基本满足。这类农户移民时间不长,长的就3年,短的才一年。移民到新地区往往不适应,对原有的地方怀念,新地区的种植技术还没有学会,原来广种薄收,房前屋后都可以种植,养殖也有空间,移民后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这部分农户中,有部分具有设施农业,如良田镇的和顺新村,人均667m2设施具有温棚,种植番茄,黄瓜蔬菜,家庭从该项目上获得较好收入。由于位置的优越,培训多,就近劳务工资性收入最多。自营性收入、运输、经商等收入较多。尤其是个体户比较多,村干部多。比如这部分中有同心下马关的几户村干部,他们有固定工资收入; 另外,部分农户家庭有镇上有房屋出租,家庭有大型机械或车辆,能够获得租金收入。
多山地区,降雨量稍多,地形为山区,大部分属于县内移民。搬迁后,主要收入来源为养殖、外出务工、资源性收入。移民后政府补助,户均养殖2头牛,植大中拱棚和日光温室收入致使收入增加,同时,政府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户获得较多外乡务工收入。由于降水相对较多,当地具有一些林业资源,如中药材,还有旅游资源[10]。
3.2.2 各类安置区农户收入来源差异
首先,从各种收入的来源看,各安置点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来自土地的收入,平均为5 073.02元,差距是31%,就近务工收入平均为6 751.23元,差距是19.20%,家庭养殖收入5 144.77元,平均差距是15.32%,外乡务工300.22元,平均差距是20.81%。这种移民区之间收入来源的差距,说明了各地移民户“就近取材”“因地制宜”的结果,也说明了安置点选取、安置点“先天因素”对移民的重要影响。
第二,分别从各类安置点内部来看收入情况及移民户的差距:引黄灌溉地区的农户,各种收入来源差别很大。来自土地的收入平均为7 214.25元,但标准差达1 022.05元,标准差系数为14.17%; 就近劳务和务工收入达6 468.75元,但标准差达1 606.12元,系数为24.82%; 当地资源收入达3 656.25元,但标准差1 117.17元,系数为30.56%。这3项主要的收入平均数相比外乡务工收入、家庭养殖收入、自营性收入或非农收入这3类都高,但是每项收入在调查农户之间差别很大。调查户中有的农户仅有土地收入而没有其他收入,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这部分移民户所处的地区是引黄灌区,土地质量比较好,又有一定的特殊资源,如银川的镇北堡、闽宁镇及乡村,都有旅游资源。土地流转促成大户规模种植葡萄、苹果、药材,获得较高收入。在附近旅游点服务和经商、工程务工都能取得不错收入。
就中温干旱地区来看,来自土地收入、养殖收入也比较多,达到9 423.15元和8 543.5元,但是差别也很大。标准差分别达到2 162.28和2 504.01,标准差系数为22.95%和29.31%。来自外乡务工收入、就近劳务工资性收入以及资源性收入相比第一类来说就比较少。这与当地的条件和位置有关。当地处于距离中心市镇较远的地方,缺乏致富的资源条件。但是由于中部地广人稀,加之杨黄工程的实施,种植、养殖条件较好,因此移民户就此获益。例如在下马关,有一户属于养殖大户,年养殖山羊600只,是购买幼畜后养殖,平均每4个月就出栏,年毛收入可达60万。但是就调查户看,大部分农户收入不高,由于当地经济水平不高,可以获得的收入来源比较局限[11]。
干旱地区,属于降雨量稀少、但灌溉不是很便利的移民区。来自土地收入与第一二类相比少,但是差别也大,标准差系数为23.10%。就近打工收入多,达到1.05万元,自营性收入多平均每人达1 200.2元,标准差系数分别为10.84%和5.02%,这两项移民之间的差别就比较小。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建立了一些产业,如同心县下马关项目区有机枸杞种植、圈棚养殖、劳务移民等,对移民收入提高起到决定作用。
多山地区,为降雨量稍多,大部分属于县内移民。搬迁后,政府补助养殖收入达到1.157 895万元。种植大中拱棚和日光温室收入致使收入增加,达到3 084.21元,同时,政府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户获得较多外乡务工收入,达到1.55万元。同时也看到,农户的差距:养殖为10.07%,种植为11.40%,外出务工收入20.99%。来自资源性收入5 663.16元,标准差系数为20.40%。
3.2.3 对移民户收入差异的进一步分析
对于很大一部分农户来说,耕地、灌溉是赖以生活的基础,对于实行移民搬迁的贫困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根基。而迁入区耕地有限,新迁入的人均水浇地0.08hm2,远远达不到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如果没有更多的别的途径,收入就比较局限,迫切需要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对于新移民,不适应新环境,没有社会资本,自身缺乏知识、技能和资金,获取收入的渠道就很狭窄。牧业也是移民户擅长的,但是搬迁后碍于空间的狭小,对于大多数农户却没有条件养殖。
个人的收入与当地整体的经济条件、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相关的,但也与个人的因素有关。移民的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条件都影响收入。调查中对农户的家庭因素也进行了了解,收入高的家庭收入来源往往有地域特点,具有一定代表性,例如,种植收入高的中温干旱地区,其高收入家庭也是靠种植; 养殖收入高的干旱地区,高收入者也是靠养殖。高收入家庭往往家庭主要劳动力年轻,身体状况较好,文化程度也在初中以上,家庭负担人口较少。收入高的家庭搬迁较早,已经适应了迁入地的生产生活,掌握了一定的在新地区的生存技能,而且家庭中往往户主掌握一定技能,勤劳吃苦,善于谋划,适应能力强,能够利用当地条件,抓住机会,具有示范带头作用。
表3 不同安置点移民户收入及差异[12]
3.2.4 结论
总的来说,各类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以及政策扶持差异而导致移民收入有较大差距。
(1)移民农户收入与地域有直接关系。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适合种植的地方,灌溉条件便利,来自种植收入就高。适合养殖,从养殖获得收入就多,适合从事旅游服务,这方面的资源就给当地农户带来了旅游性收益。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中心市镇近的安置区,来自自营性收入和就近劳务收入、从事创业收入的就比较多。如,在银川3区的安置点,普遍条件较好,移民获得种植、工资性收入、资源性收入就比较可观。
(2)移民区基础设施、政府组织培训、劳务输出与移民收入及来源有很大关系。各地的基础建设条件与农户获得的各项收入直接相关。各地水利设施完备,获得的农牧业收入就比较多。如同属月牙湖乡的月牙湖村和滨河家园,由于前者有扬黄水利设施,已经建成多年,灌溉和人畜饮用便利,而后者由于迁入时间短,水利设施不甚完备,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农户的种植、养殖受到很大影响。政府组织培训力度较大的地方,移民知识和技能提高,外出务工的机会就多。同时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也极大地提高了移民收入。各地的培训力度做得好的地区,农户来自外出务工和种养殖收入就比较多。
(3)经济基础的不同也直接影响移民的收入水平。经济基础好的地区,移民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和就近务工收入就多。经济基础差的地区,移民获得的劳动资源和机会有限,获得收入的来源有限,导致收入水平较低。
(4)收入不仅与区位因素有直接关系,移民户个人因素也不容忽视。
4.1 加大“先天不足”安置区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
应该区别对待安置区,改善条件,加大对基础建设较差,自然资源、自然禀赋较差的安置区的投入。第一,对于降雨量少的地区,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引黄灌溉,满足需要,投入资金,建立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 第二,建立小城镇的配套设施,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和商业流通功能,吸引移民到城镇,将生态移民和城镇化结合。第三,在基础设施完善基础上,将一些不适宜大城市的产业在政府引导下搬迁至移民点,既在空间上合理布局产业,也改善移民区的资源禀赋“先天不足”。
4.2 因地制宜,利用中心城市的优势,发挥其辐射作用,加强移民区产业培育,提升经济水平
移民点一般位于中心城市周边,可以利用其市场需求,尤其是劳务需求,带动移民区经济发展。对于有特色的移民区,最大化地发挥其特色产业,引导致富。坚持以不在于量多而在于质高的主旨。具体可以基于特色种植和养殖,开辟观光农业,如在葡萄园区,开展摘葡萄的旅游项目,种植枸杞地方,采摘枸杞; 提供无污染绿色蔬菜和优质粮食和禽蛋肉和特色粗粮等,如红寺堡、同心、盐池等地。同时,可以鼓励公司大户进驻移民区,进行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养殖[13]。总之,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产业,发展经济,移民收入自然就提高。
4.3 组织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提供机会,增加劳务输出
对于壮年的男性劳动力,培养技术专长,既能走出去就业,也培养适应当地条件的圈养、种植暖棚的技能。对于妇女劳动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发挥刺绣,剪纸等文化特长,从而增加收入来源。在培训的基础上提供各种优惠和补助,指导、鼓励创业。同时,各级组织积极牵线搭桥,提供就业机会,进行劳务输出,让更多具有技能的壮年移民走出去,获得较高收入。
4.4 采取各种措施,以人为本,根本上提高移民家庭人口的文化素质,提倡勤劳致富
完善各种移民区文化设施,开展文化及思想教育,对移民群众进行文化提升。对于一些能力弱的群众,由能人带动。推广一些地区的做法,由政府干部对口帮扶,带动弱势移民的发展。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宁政发[2011]34号, 2011,(03): 9-10
[2] 朱杰.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江苏城市规划, 2008,(7): 40~42
[3] 任耀武, 袁国宝,季凤瑚.试论三峡库区生态移民.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3,(1): 28~30
[4] 乌兰图雅. 阿盟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脱贫快.内蒙古日报:汉文版, 2000, 10~31
[5] 东日布. 生态移民扶贫的实践与启示.中国贫困地区, 2000,(10): 37~39
[6] 王培先. 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与西部发展.国土经济, 2000,(6): 25~26
[7] 李宁, 龚世俊.论宁夏地区生态移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19~24
[8] 陈超, 邹滢.spss15.0 常用功能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62~266
[9] 冯佺光. 中国山地农业资源人地结构属性及其功能区划的理论框架简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3): 2~3
[10]黄桂华, 范建荣.生态移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思考——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为例.宁夏社会科学, 2010,(11): 55~57
[11]高占勇, 刘自强,李静.宁夏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类型划分及发展模式构建.开发研究, 2014,(2): 6~10
[12]邵子南, 王怀成,陈江龙,等.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3): 12~13
[13]孔德帅, 胡振通,焦金寿,等.不同类型牧区后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为例.农村经济, 2014,(6): 60~64
INCOME SOURCES DIFFERENCES OF RELOCATION FAMERS FROM DIFFERENT RESETTLEMENT AREAS*
Li Jinxiang※,Xia Shuqin,Feng Liying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g 750021,China)
Relocation and immigration area conditions are quite different resulting in widening income gap of immigrant households. Basing on typical investigation in Ningxia, for example,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resettlement sites were selected, indicators were designed to reflect geographical loca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economic conditions, then Q cluster analysis on the relocation was used during "12th five years plan " period . The resettlement sit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of household livelihood. A sample survey of households distributed in the four groups was conducted, and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household income in different region sources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stly, immigrant household income had a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the region; natural conditions, resource endowments and policy support differences led to a large income gap in immigrants. The amount of public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ttlement area,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of training, labor export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sources of income; economic base also directly affected the income levels of migrants; the immigrants personal factors can not be ignored. Secondly, the construction of immigrant regions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increas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poor conditions area, strengthen industrial training, organize the training of farmers, emphasis on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the migration area, and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village.
relocation; relocation farmers income; source of income differences; location difference; clustering analysis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915
2015-07-30
李金香(1967—),女,宁夏平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农村经济。Email:L_jinxiang@163.co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移民搬迁对西北贫困地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及生计策略选择”的部分研究成果(71163035)
F304.8; C912.82
A
1005-9121[2016]09-008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