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12-15 01:35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9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玉米

李 贺

(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 贺

(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带动农村居民致富具有作用。文章在充分分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玉米生产区连片、自然条件适合玉米生产等相关优势,分析制约玉米产业的主要因素包括玉米专用品种较少; 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逐步退化; 产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深加工比重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外企种业公司带来的市场冲击等。并从加强玉米新品种的筛选和培育; 培育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提高组织化程度,合理促进利润分配;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玉米市场竞争力; 保持耕地总量平衡,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建立玉米产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等6个方面提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策略。

产业化 黑龙江省 玉米 制约因素 标准化

0 引言

玉米(ZeamaysL.)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工业价值,其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数据, 201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 690万hm2,占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的26.8%; 国内玉米产量约为2.21亿t,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2.7%。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保证和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刘海燕[2]在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认为,以科技支撑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逐步引导加工企业由制造初级产品转为深加工产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地之一,近年来玉米产业发展较快,其玉米产量、生产加工水平、商品化率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然而,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加上我国资源和环境的束缚等因素,黑龙江玉米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鉴于此,文章从实际出发,在分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玉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今后一段时间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旨在为促进玉米产业化发展和提高农民增收提供理论参考。

1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处于我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上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拥有丰富的土壤、水和光照资源,有利于玉米的健康生长。同时黑龙江积温带跨越大,对品种有不同的要求,如第一积温带主栽品种为郑单958,先玉335; 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吉单519或龙聚1号; 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为德美亚3号,东农254等,因此,具有玉米产业发展潜力

1.1 玉米播种面积增大,产业地位突出

黑龙江作为玉米生产大省,一直以来在国家粮食安全及带动地方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大以及高效栽培技术和农机设备的推广应用,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得到加快发展,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增加。从图1可以看出, 1997~2005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存在小幅波动趋势; 而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从2007年开始,玉米播种面积开始大幅度增加,达到388.36万hm2,总产量达到1 442万t,随后增速放缓,但总体播种面积仍然不断增加,至2015年播种面积突破600万hm2,总产量为3 687万t,分别是1997年的2.39倍和3.16倍。从图2可以看出, 2015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占比达到34%,其次是吉林省、内蒙古和辽宁省(图2)。另外,黑龙江省工业发展较为落后,开发相对较晚,加上大面积耕地都远离工业区,农药、化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产品用量都低于全国水平,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玉米产业[3]。由此可见,玉米种植业在黑龙江省具有重要地位。

图1 1997~2015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量

图2 2015年玉米主要生产省份的种植比例

图3 2015年黑龙江省各辖市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

1.2 主要玉米产区连片,有利于大面积机耕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土壤结构、农民种植习惯以及各地区积温不同,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区形成集中连片状况。黑龙江玉米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及绥化等4个地区, 2015年播种面积分别为122万hm2、96万hm2、57万hm2以及146万hm2,其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80%左右。同时由于玉米种植面积连片不分散,利于规模化生产和大面积机耕作业,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图3)。

1.3 龙头企业逐渐壮大,加工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黑龙江玉米产业开始向加工业过度,玉米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增加,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生产效率提升较快[4]。根据2014年粮油加工业年度报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企业为22家,玉米总加工能力达到812万t。其中,年加工能力超过40万t以上的企业有8家(表1),合计加工能力为553万t,占总加工能力的68.1%。2015年,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及绥化等四个玉米主产区加工消耗玉米量超过420万t,占黑龙江省深加工总体消耗量的75%。而加工产品主要以啤酒专用糖浆、谷氨酸、麦芽糖精、变性淀粉等为主,也有一部分企业加工速冻玉米、挂面、玉米汁饮料等食品。

表1 2015年黑龙江省年加工能力40万t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 万t

2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玉米专用品种较少,满足不了生产需要

我国玉米专用品种遗传和育种研究工作比美国、巴西等国家起步较晚,玉米种质资源比较匮乏,缺少高抗病害、虫害及抗逆性好的玉米品种。同时在黑龙江省各玉米产区,农民习惯对加工及食用玉米进行统一收获和储藏,造成品种混杂,影响玉米种子质量[5]。与此同时,现阶段黑龙江玉米产区更缺乏一些高油、高淀粉的玉米专用品种。近年来,省农科院和东北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虽然培育出如龙高L2,龙单19,龙单20,龙单25,龙单29等新品种,但真正推广和应用到市场上的专用玉米品种仍然较少,而外来引进的品种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制约,稳定性较差,产量不稳定。此外,青贮玉米专用品种及饲料型玉米还不能满足信贷畜牧业生产的要求,导致经济效益不明显。

2.2 耕地数量和质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一些耕地被转化为非农用地,导致黑龙江省耕地数量不断下降。据黑龙江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近5年来,黑龙江耕地面积减少约30万hm2,玉米产量有所下降。此外,受人口数量增长,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土地利用存在投入少、索取多的粗放经营现象,特别是一些坡耕地、风沙地、盐碱地,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盐渍化严重,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耕地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作物产量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首先,由于没有龙头企业支撑,加上设备和技术薄弱,导致玉米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加销不能有效衔接。其次,黑龙江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缺乏如玉米行业协会等专业化服务组织; 玉米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但质量较差,大部分农户还没有参与到合作社经营当中; 另外,很多企业也没有自己的玉米生产基地。最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快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剩下老人和妇女等弱势群体,这些群体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较为保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也是制约产业化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深加工比重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及绥化等城市,年玉米加工能力在800万t左右,但是由于原料和资金紧缺等因素制约,实际年加工量仅500万t左右,仅相当于年生产玉米总量的1/4左右。此外,深加工的产品主要集中氨基酸、酒精、变性淀粉等初级产品上面,经济效益低廉,不能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竞争力不强。

2.5 外企种业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国外农资企业凭借产品质量、技术、管理及营销等方面优势[6],在我国农业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如:美国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及德国 KWS 公司在种子市场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先锋公司研发的“先玉335”在黑龙江市场份额超过50%以上,德国 KWS 公司研发的德美亚”系列品种更是占据着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区60%以上的面积。国外农资企业的市场占有量对国内种业及国家粮食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3 加快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玉米新品种筛选和培育

一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种子企业与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加强分子标记育种及基因克隆等高新科技的应用,同时要根据种子市场需求,加强对抗病、抗虫、抗倒伏玉米新品种的研究,筛选和培育出高油类、高淀粉的玉米专用品种,加大对饲料转化率高、附加值及经济效益明显的玉米品种,并加大推广力度[7]。二是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种子企业进入门槛,推进种子企业(如种粮集团)并购整合,提高种子企业的研发实力。三是要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和完善基金相关制度,培育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型,鼓励高校科研人才与企业合作,推进种子资源的共享。四是要不断完善玉米品种的审定、退出制度,加强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批,严厉打击制造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的种子企业。

3.2 培育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1)加大对玉米加工企业的补贴力度,引导金融机构逐步放开对玉米加工企业的贷款额度,进一步整合玉米企业资源,同时扩大玉米深加工规模,提高实际加工能力。(2)扩宽加工链条,增加高端玉米产品的精深加工,引进国外高端加工设备和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8]。(3)注重品牌建设,创建一批如北大荒、瑞盛等享誉国内外的特色农产品品牌。(4)减少玉米出口量,加强地区内部消化,淘汰产能过剩的生产加工企业,推动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基地+合作和+龙头企业”模式,进而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销售。(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科学布局,使基地和村庄与市场进行有序对接。(6)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企业基地建设,建设高标准种植基地,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推动企业走研发型道路,培养人才和自主创新,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3 提高组织化程度,合理促进利润分配

建立各级玉米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功能; 健全和完善玉米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行体系,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7]; 加大对玉米育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合作社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产业化运行模式,鼓励农民合作组织与玉米深加工企业合作开发与发展,通过分股、签订契约等形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3.4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玉米市场竞争力

(1)积极调整玉米种植和产业结构,建立玉米的“粮、饲、经”三元化结构,实施订单农业制度。利用黑龙江省优势资源,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玉米产业,创建玉米产业知名品牌。(2)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引导和鼓励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进节药、节肥、玉米秸秆利用、种子包衣及保护地耕作技术,改善生态环境。(3)积极发挥玉米期货市场在指导生产、规避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创新一批具有资源节约、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现代玉米产业群和现代化玉米生产基地,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扩大产业规模。

3.5 保持耕地总量平衡,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各部门各行业要把落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作为发展的基本定位,制定相关规划及用地原则,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从源头上减少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并对非法侵占基本农田的集体或个人给予严厉惩罚。二是改变粗放式经营,大力推广精细耕作,积极开展防护林工程,减少水土流失、盐渍化现象,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增加耕地质量和肥力,为玉米产业化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3.6 建立玉米产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

第一,农业部门应定期组织玉米科研育种、推广、教学专家以及整个产业链诸如加工、质量检测等相关研究人员进行座谈、调研,分析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消费者食物结构等方面信息。第二,加强对黑龙江农产品的线上建设,打造玉米特色品牌,完善物流运输体系和运营机制。第三,建立现代化玉米产业信息平台,将玉米生产、加工、流通的相关政策及时对外发布,同时还加强产销衔接,发展互联网订单,以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

[1] 郭清保.当前中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农业展望, 2008, 4(6): 29~33

[2] 刘海燕.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6): 234~238

[3] 郭淳.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56~60

[4] 杨金兰. 黑龙江省玉米工业加工现状及发展建议.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7(4): 87~90

[5] 杨红旗, 路凤银,郝仰坤.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6): 67~70

[6] 姜法竹, 张涛.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 29(3): 55~59

[7] 任延东, 周静.辽宁省玉米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农业经济,2009, 7(12): 45~47

[8] 刘海燕. 黑龙江省玉米持续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2): 90~92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IZE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Li He

(Agriculture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Suihua University,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China)

Cor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rop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great effects on protect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Based on fully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rn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maize production,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corn industry, for example, the special maize varieties was less;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was decreased and degrad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was not high,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was not perfect; the proportion of deep processing of low value-added products was not high; the foreign seed companies dominated the market.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rn industry, such as selecting and breeding of new maize varietie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lead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nterprise, improving the degree of organ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profits,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corn market competition,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arable land to 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basic farmland, and establishing maize industry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to timely release market in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rn; the standardization;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910

2015-10-27

李贺(1983—),男,黑龙江绥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资源利用与研究。Email:hlj-lihe@163.com

绥化学院科学技术青年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极早熟水果玉米高产高效益种植模式研究”(K1401004)

S513; F327; F307

A

1005-9121[2016]09-0053-05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玉米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我的玉米送给你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