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图
利率市场化的蝴蝶效应
●陈金图
经过30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上取得到了非常巨大的成就,金融市场的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伴随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网络化和自由化,我国的金融市场又必须要正视日益临近的一系列挑战,面临金融的自由化、网络化,金融监管如何深入;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又是我们所必须跨过的槛;金融去媒化日益明显的趋势下,利率市场化的呼声越发的紧迫。我国的金融市场必须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并在金融改革上取得一定的进步。利率市场化——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产物。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现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推崇的发展本国经济的手段。
利率市场化;蝴蝶效应;金融市场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开了序幕。1998年人民银行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999年尝试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2000年又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2004年再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12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正式放开,一直到2013年7月20日,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个人住房贷款暂不调整),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化。
2015年5月1日开始,央行正式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经过这几次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我国在利率市场化上已经逐步成熟。利率市场化将会给我国的金融市场及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多有利的影响,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硬币的另一面是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而,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乐观的同时,我们需要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有冷静的思考,对利率的市场化是否会带来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要有充分的认识,深入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好处以及其负面影响有助于思考将来金融市场出现极端情况时应急方案的制定。
什么是利率的市场化?按照定义来理解,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基础,以货币市场的利率为中介,并由市场供给所决定的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这个国家金融深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是金融市场化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拉开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序幕的。在历经了十多年的努力之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货币市场利率放的开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战果。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市场的利率品种已完成市场化,其中包括有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2)存贷款利率管理已简化许多,商业银行管理利率的自主性进一步提高了;(3)为了增强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缓解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我国先后四次扩大对中小型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4)放开对外币利率的管理;(5)中资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行大额定期存款业务,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6)正式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成果斐然,但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以往已大大降低,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4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0%。法律上的也出台一系列相关法规、完善了经济法律体系涵盖了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相关法律制度。利率市场化的突破还将有效地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但是,我国金融市场毕竟脱胎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还有许多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的地方。利率市场化实现之后,如果其他方面的改革裹足不前,利率市场化所应达到的效果很可能会打折扣。
第一,国企在经济上占主导作用,但国企还未建立一系列相关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果过早开放利率国企可能会对过高的利息难以承受。
第二,金融市场上占主体地位的五大行都是国有资本,为了共同的利益很可能结成“同盟”,而股份制银行、民资银行等还过于弱小,无法形成有力的竞争关系,也会影响到利率市场化的效果。
第三,对金融方面的监管还不成熟,金融监管的不成熟极有可能在未来市场化使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障碍不能有良好的互动与促进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有垄断趋势,市场竞争不充分、银行股权结构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化、银行资本风险资产率相对于一些国际银行还来略显不足,以及管理的能力不足是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四,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对利率市场化的实施相当重要,但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未成熟、规模尚小成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阻碍。
第五,在利率市场化之下,商业银行“嫌贫爱富”的特性也可能会泛滥,在提高大客户利率的同时,以压低利率的手段排挤以底层民众为主体的小额储蓄者。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有莫大的影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影响并不只是体现在流动性方面的影响,对于整体经济也会带来冲击。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受到的冲击也不容忽视,而不单单对货币市场有影响。
首先,利率市场化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利率的市场化下,银行不得不为争夺存款而提高存款的利率,竞争将改变其利息率变动与信贷资金变动的关系。存款利率的提高必然导致贷款利率的上升,一些原本可以拿到的低利率贷款项目也将改变,这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很有可能导致许多企业中无法承担债务的企业破产或无法清偿债务。由于企业破产,无法清偿债务,银行将承担这些损失,这很可能进一步导致银行承担过度的债务而破产,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其贷款利率水平甚至不愿发放贷款,这又会使社会生产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其次,利率市场化会使我国的银行体系受到冲击。利率开放之后,银行所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尤其是民营资本与国外资本的进入,将会使整个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面临巨大的冲击。在还未开放的情况下银行还能通过提高其收入端来维持债务的水平,但处于完全竞争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的盈利能力会因为负债成本的提高和资产收益的降低在短时间内降低。
最后,利率市场化还将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房地产相关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了相当的地位。利率的完全放开会导致银行间为了竞争而拉高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一旦上升,房地产市场的部分投资者会将目标转向货币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吸引力会因为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大大下降。
1.有效监督机制的缺乏及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行使其作为中央银行的监管义务。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几的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发展缓慢,金融监管还不够完善。
利率市场化下,政府只能间接干预利率的变化,宏观调控的方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金融监管制度不够完善,某些监管法规过于僵化。第二,我国现在的监管方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还有待改善。第三,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上下级部门目标不一致、分工不明确、沟通不到位以及重复监管等问题依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最后,银行新业务的快速发展,给金融监管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如,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和网络银行的无纸化等。
2.商业银行体系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1)国有银行的体制离市场化有一定距离
目前,我国仍然是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为主导,这一现状与非国有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国的国有的独资银行还存在着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也因此我国的国有银行的业务形式还处在非市场化阶段,一些银行很有可能会在利率市场化下利用自身的优势来谋取私利;同时,产权关系不清直接导致我国银行不能对所拥有的资本进行分配,影响了银行的运作。
(2)国有银行过于依赖传统存贷业务
图1 利率市场化前的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
图2 利率市场化后的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
从上图可知,随着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非利息收入的占比大幅上升,利息收入占比则大幅下降,我国如果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银行的收入结构必然会趋向于美国的情况。
图3 国内四大国有银行的收入结构
表1 2013年四大国有银行收入结构
我国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的存款份额、贷款份额等在银行业中占的份额都超过了70%,这就会导致市场的竞争不足,市场利率的形成也就很可能产生垄断化,当垄断产生时利率市场化程度也就会因此变弱,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创新也会因为市场的竞争力不足而制约其竞争创新的能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垄断成为了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阻碍。
3.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尚需与时俱进
利率市场化与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紧密,利率市场化需要企业有相对较完善的制度,要能敏感地反应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而我国的很多国有企业负债率很高,过高的债务负担容易导致在利率完全放开后一些国企难以负担更高的利息负担。我国现在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中后期,在经历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脚步已明显放缓,已经不像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那样,改革的结果都会使大部分人受益,推动改革的动力充足。现在如果继续改革下去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一部分受益。这就导致一些有办法影响政府决策的各种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各种手段使改革进程受阻。
利率市场化是希望市场中的每个主体对利率有敏感度,这需要国有企业进行进一步改革。如果国有企业不进行改革、政府职能不进行转变,这些企业就可能缺乏对利率足够的敏感度,最终会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效果。
4.我国金融市场工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金融市场对于利率市场化的用。一个合格的金融市场不仅在融资工具体系上要合理,在法律监管与信息披露制度上也要符合市场化的要求。我国的金融市场规模对比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还较小,2013年底我国证券市场总价总值占GDP的比重为52%,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这个比例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远远不及,证券化率较高意味着虚拟经济规模较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较大。英美等成熟市场资产证券化率一般超过100%,新兴市场大约70%~90%。而且,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分割,货币市场发展滞后;间接金融行为还远比直接金融行为活跃;债券发行以国债发行为主,行业证券发行不足,企业债券严格控制;市场继续扩大与发展,但商品期货品种不足,金融衍生品几乎没有;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少;基金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规模还不是很大,品种单一等都是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在金融市场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国债市场和票据市场的发展尚未充分,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并且,我国的货币市场的总体规模较小,市场的发展也不够均衡。交易规模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有着巨大的差距。
从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对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上来看,我国的金融工具还是太少。目前我国与利率相关的货款类金融工具更是相当缺乏。虽然我国在近几年来陆续推出了一些金融工具,但这些债券类的金融工具也只是零零星星的几种,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中不难看出,利率市场化离不开一个完善的银行监管体系。我国虽然经历过十几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我国现还处于高度管制利率的时期。在经济学的角度上,利率是资本的价格,应该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而不是人为的控制。利率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货币价格的作用和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但它的这些作用并没有在我国的经济中体现出来。如果要实行利率市场化,我国应该以一些合理的方式放开利率的行政管制,让利率的央行定价方式平稳过渡到利率市场化。
1.建立一个独立的银行监管机构
由于金融活动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现如今的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监管机构——“一行三会”本身就都属于金融行业的范畴,这就导致金融监管的公正性与有效性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其公信力也大打折扣。为了更好地对银行金融业实行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以及保证监管的公正性,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于金融机构的监管机构。而这个机构只能由投资者、消费者以及潜在的资本使用者所组成。这样才能从外部实行监管,保证其监管的有效性,并非简单的“一行三会”监管方式。
2.选拔优秀的人才组成先进的监管团队进行监管
选拔和培养一些比较有能力的人才来监管有利于提高我国监管的灵活性,与科学性。在面对一些较新的问题时能以有效的方式及时应对。队伍的培养与选拔可以从银行业的高级从业人员、金融从业者或政府中从事金融法律方面的人才中挑选。对这些优秀的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主要培训金融监管的相关知识以及监管团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监管团队配备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3.政府与银行通力合作
政府与银行间的合作更能使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取得有利的位置,战胜即将面对的强敌。政府应发挥其作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金融业监管法律体系,从外部发挥其政府职能对银行业进行监管,起到帮助银行业重视风险,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
4.加强监管体系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虽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银行的监管带来了一些监管上的困难,但科技的进步也为金融监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全民监管。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使得统计工具、统计方法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这就使得银行业可以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对银行业务进行大数据的统计。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银行应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来提高其监管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例如,通过“大数据”在以往单一的监管方式之上建立一个可以让民众监督的全民监督方式,让资本的所有者与购买者参与到其中,发挥其监督的作用。如今我国监督的脚步还完全未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虽然从信息化的发展中银行业务的开展与统计都得到了很多便利,但是银行的监管方面还是要加强监管体系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一些国际上的银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此,结合我国的资本充足率现状,提出两条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策略。
1.分子策略
分子即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以此来起到改善资本结构的作用。
其中,分子策略从内部来看,为了不受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展资本节约型的中间业务,银行可以获得大量的佣金费以及手续费,由于它具有不运用或较少运用到银行资金的特性,因此可以有效增加银行的盈利性,这是一种增强竞争力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业务形式。而外部对策方面,也可以通过从外部引入资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2.分母策略
分母主要在于优化资产结构,通过降低风险权数高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加强表外业务管理的方式,选择转化系数及相应风险权数较小的表外业务。一是增强风险管理,减少资产损失,完善商业银行的信用制度,加强不良资产的管理,尽量减少风险资产数量及风险权数。二是透过“资产证券化”,降低资产风险权重,将长期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减少加权风险资产,改善其资本充足率的大小。
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并没有发挥效力,导致国企经营不理想,利税率不高,利息承受能力小。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1.产权制度的改革
在产权制度的改革上,可以把大部分的企业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一些国家的命脉企业可以是国有独资,这样股权就不再单一;而效益较好的,规模大、有发展前途和竞争能力的企业,可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吸收更多的资金,从而实现股权的社会化。按照现代化企业选择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方式,按入股比例选择,并行使监管与决策的职责,制定有效合法的盈利模式。
2.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企业的兴衰一方面与企业的经营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有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盈利能力如何提高始终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好的企业一定是那些运作规范,管理有条理的企业,标准化与制度化是卓越的企业摆脱不稳定的人治的法宝。企业如何才能基业常青?只有通过制约与激励才能长治久安,使企业不断保持活力、持续盈利的是企业自身内在的动力。制度是企业成功的基石,但制度的最终落实还需要依靠人,因而,激励和约束管理人员是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应该建立利益共享的机制,以股份制的方式,把企业的盈利与员工的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具有更强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个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能为大规模、速度快的资金流动提供更好的环境,防止利率的激烈变化对经济造成损害。一个统一、开放、有序、高效的金融市场需要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形成长效创新机制。同时也要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努力完善金融市场的建设。
建立完善发达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使人民币能在境外流动起来。通过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加快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给境内外投资者更多的市场选择。
[1]刘艳,李慧娟.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影响[D].五邑大学学报,2013(1).
[2]张健华.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谭慧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1.
[4]李磊.浅析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出国与就业,2011(6):109-110.
[5]邸磊,杨建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银行监管问题分析[J].经济问题,2014(2):72-74.
[6]杨杰,班斓.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J].大众商务,2010(3):22.
[7]杨英法.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理财改革[EB/OL].中华会计网校,2009-07-06.
[8]周小川.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
[10]张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5.
2015-12-16
F822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献标识码:A
A
1008-5947(2016)01-0051-05
作者及单位:陈金图,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经济学硕士。(福建 泉州 36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