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冬冬李明
(1.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3;2.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60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
唐冬冬1李明2
(1.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3;2.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601)
我国当前大众文化建设存在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价值观的多样和人文关怀的缺失等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和指导作用,进而明确大众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包括优秀大众文化创作,大众文化企业的管理,大众文化市场运作,大众文化人才培养,大众审美能力提高等在内的多项工程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此意义上,大力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意涵上的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方社会,最初欧洲的贵族知识分子从精英主义的立场出发,将大众文化视为“低能人为低能人所写的东西。”[1]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就是“大众的文化”。后工业化时期,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发生很大转变,逐渐将大众文化视作依靠现代传媒传播,满足普通民众大众文化需要,受到其欢迎的文化产品。美国学者威尔逊就认为“大众文化就是我们的文化中的那些大众化生产的,并且/或者通过大众媒介共享的一切东西。”[2]英国学者约翰·哈特利也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形式。”[3]国内学者邹广文认为,“大众文化就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4]金民卿提出,所谓大众文化是“反映工业化技术和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5]
对大众文化概念的界定和认识,应该与实际的大众文化生存发展的环境相联系,并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分析,解决受众群体、表达与传播形式等问题,同时不带有或精英主义或民粹主义的价值偏见色彩。据此,我们将大众文化界定为在工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为普通民众生产,借助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和流通,满足民众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并受到其欢迎、接受和消费的物质、符号、观念、活动等文化形态。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众文化兴起并逐渐繁荣发展,这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密不可分的,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基础,即经济基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文化基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受众基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政策基础:国家的政策引导与扶持;技术基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外部基础:对外开放的全面深入。结合当前大众文化建设的背景和发展的原因,可就其存在问题概括如下:
(一)价值观念多元化,大众文化建设缺乏核心价值凝聚共识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广大民众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人们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大众文化教育的普及也起到了启迪“民智”的作用,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体系核心的马列主义等思想在一定意义和范围内缺乏民众的普遍认同,大众文化建设亟待指导建构以凝聚社会共识,而这个共识必须植根于中国的传统伦理价值、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
(二)大众文化缺乏人文精神,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消费型大众文化,以市场利润价值为生产取向,将过往历史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消解其神圣,追求感官刺激,以满足大众的消费欲望,而很少考虑文化产品的人文意义和社会价值,这必然会导致文化崇高性与理想的失落。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在大众文化发展中往往会被过度张扬,从而降低大众文化作品的艺术品位,甚至会使大众文化变成纯粹的逗乐、庸俗的调侃。为了迎合、满足市场和取媚大众,文化产品更加以洋为荣、以俗为雅、以色为美、以陈腐为新奇、以暴力为强悍、以假为真。文化所负载的意义、价值、品位也会受到冲击,这必然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理想追求、精神教化的目的相矛盾,并导致文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如影视文学作品宣扬炫富、拼爹、等级观念,宫廷阴谋题材、穿越题材盛行等等。这显示出其浓厚的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物欲主义的色彩。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便是使民族精神欠缺,社会风气恶化。
(三)大众文化发展、认知、消费水平的区域、城乡差异
大众文化的建设发展受制于地区经济、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地区差异。在大众文化产品的提供方面,发达地区的文化娱乐设施相对健全,落后地区受制于自身的经济水平只能维持低水平的甚至没有相应的文化投入。在大众文化产品的受众层面,发达地区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落后地区则有很大的不足。
(四)网络文化空间亟待规范和净化
互联网因其自身的特点已成为大众文化聚焦、发展、传播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互联网内容庞杂而具有良莠不齐、监控困难、传播迅速等特点,在扩充传统大众文化媒介的同时也变成了网络犯罪、色情泛滥等违法乱纪活动的温床,如何引导大众网络文化快速、健康的发展,实现建设互联网精神家园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五)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游离
主流文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它规定着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而精英文化则向来是社会进步的航向标,对社会现实发展和远景规划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为指导,才能与时俱进,与大众的文化需求相适应。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都在各自的文化实践中寻找和确立其应有位置。正是大众文化加快了文化的世俗化进程,并最先显示出其发展的个性,追求感性娱乐。然而,随着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个人欲望的膨胀,致使大众文化在价值取向上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发生背离。作为精英文化生产者的知识分子,似乎迷失了自我,逐渐丧失了文化人的高尚品格,使得所谓的精英文化日渐堕落为迎合大众的平面文化,变得毫无深度,甚至庸俗不堪,无法担当教化大众的责任。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建构一个“意义世界”。文化活动形成价值观,价值观对文化具有反作用,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总是受到特定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文化建设必与价值观密不可分,负载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与集中表达,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思想保证,也为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核心价值观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共识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多样的大众文化提供普遍性的、基本的价值遵循,使之不偏离方向;可以将多元的大众文化整合在主旋律主导多元化,多元化表达主旋律,两者并存的多层次的文化结构体系之中;可以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价值品味和文化内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们所要建立的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商业大众文化,也不是对通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简单复制传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必须坚持这个正确的指导思想。
当前大众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为民众提供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二)以我为主,文化自觉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采取文化上的“闭关锁国”政策,必须加强与其他各国文化的交流合作。一方面,我们的大众文化建设还处于发展期、上升期,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还需要向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交往愈加频繁,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加深,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建设也走西方那套过分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本质上是对实践在意识观念层面上的反映,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是我们无可比拟的文化遗产与无形资源,必须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绝不能“本末倒置”,盲目照搬引进外来文化形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注重内在积累,充分挖掘,实现内涵式发展以摆脱对外来大众文化的过分依赖。
(三)明确大众文化建设的正确目标
我国大众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不断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要,是我国大众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离开了这个基本方向,大众文化建设就会脱离实际,游离于文化断层之中,难以获得人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同。
从大众文化的产生来看,它脱胎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在市场规模的层面上,大众文化是一种与商品卖卖关系密切相关的消费文化,商业性是其本质特征。大众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基本贯穿着商业性的原则,商业化的冲击使得审美价值与人文关怀退居其次被逐步弱化。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属性决定了其流行性,即紧跟时尚来满足普通大众不断变化的而多样的文化需要。大众文化的生存离不开市场,要依靠大众的消费行为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当前的大众文化建设必须正视和恰当理解大众文化的商业属性,利用市场规律和经济杠杆来引导扶持大众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充分发挥大众文化优点的同时避免庸俗化、浅表化、同质化等不良影响,最终实现大众文化的道德价值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四)处理好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所谓主导文化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系统性的文化体系,其目的在于巩固政权合法性,弘扬主流价值观以凝聚全社会的认同,由于主导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官方的话语主体来生产和传播的,本身又担负着很强的政治功能,难以有效的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往往具有权威、严肃和浓厚的政治意涵,表现为“大叙事”特征,这都与大众文化通过市场规则运作,强调多元化的“小叙事”,注重个体思想和情感现实,张扬个性发挥,关怀日常生活的特征是不相符的。大众文化产品的受众群体广,传播迅速、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对主导文化冲击、消解的反作用提醒我们,主导文化必须正视大众文化,“要学会大量使用大众文化的运作机制来推广自身,借助现代化的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体系,来展示自身的魅力。”[6]
精英文化在我国主要是指知识分子群体主导和消费的文化。精英阶层凭借其专业文化知识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具有很强的精英情结,往往承担着宣扬社会理想,传播文明价值,弘扬社会公平正义,阐释人生理想信念等社会教化的使命,扮演着价值“领军人物”的角色。他们拥有比较深厚的学养,具备独立思考的个性和终极关怀的气度,对商业化、同质化特征比较明显的大众文化具有很强的排斥心理。“精英文化是优秀规范和标准的当然继承者,它所关注的是审美的永恒价值,讲求伦理的严肃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因而形成了不断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7]这与大众文化追求感官享受和流行性,迎合各种多样化需求的表现是不合拍的。精英文化必须勇于承担起自身的使命,热切关注现实,敢于针砭时弊,传播符合实际的人文价值、社会理想和科学理性精神。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精英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表现在诸如人文学术著作难以发行出版,精英阶层放弃道德自律,沦为庸俗文化潮流的附庸,知识分子追求金钱名利,学术追求的内在动力削弱,缺乏应有的对社会发展的理性参与、终极关怀和引导等。精英文化在当前大众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当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彰显价值和魅力,为实现现代化注入持久的文化支持力。通过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培育和辐射,勇于担当社会良知的角色以发出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呼声,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教养和精神境界。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整合精英文化以提升其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应整合主导文化,以拓展其发展空间,扩大社会影响力;应整合传统文化,突出民族性特点;整合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根据以上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在对策谋划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建设。当前至少需要完善以下五大工程:
(一)优秀大众文化产品创作工程
只有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才有可能被民众吸纳、接受、喜爱和传播。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优秀大众文化产品的特质、创作机制等问题,探索他们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和流行的原因,研究如何将其创作传播经验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优秀的大众文化应当符合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产品应当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符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要求,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贴近百姓实际生活,能引起人们普遍共鸣。优秀大众文化的创作应当“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灵感,经过艺术化的创作、加工反作用于百姓生活,并在其中渗透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导向。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创作群众路线”,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表现形式、传播手段、价值内涵上博取受众的喜爱。如英国的著名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不仅小说大卖,由此改编的电影也创造了电影历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记录,它所表现的也就是勇敢、正义、忠诚、友谊、爱情等人类永恒的价值观念。“寓教于乐”是优秀大众文化所要追求的目标,要实现“教化”的功能,就必须在内容、体裁、主题选择上贴近平民百姓,在创作视角、表现方式、叙述和创作心态上具有平民意识,而不是“居高临下”。优秀大众文化作品并不一定采用所谓“大手笔,大制作,大宣传”。只要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又能起到示范、引导和教育作用,能够得到民众的欢迎,那么它就是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还必须发挥主导文化产品的辐射示范效应,通过自身创作“名利双收”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占有“文化制高点”,为大众文化创作者“带好头,起好步”。要注意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网络空间中,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如微信、微博等弘扬主流价值、主流文化;通过媒体融合,形成合力,开拓大众文化传播的新领域。
(二)大众文化企业管理工程
正如美国当代文化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说,“市场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8]走向市场化是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正是在市场之中,大众文化才能获得不断发展和持久创新的动力。企业是市场的细胞,文化企业能否发挥活力和生产主体作用,决定着整个文化市场肌体能否保持勃勃生机。大众文化企业也遵循价值规律、商品逻辑和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待文化企业要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引导文化企业将生产传播优秀大众文化产品作为其企业自觉行为,使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不断涌现优秀大众文化的重要源泉。以《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意电视文化节目,充分显示出优秀文化产品巨大市场潜力。因而,文化部门要以不断提高文化企业的策划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使文化企业创作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意充分迸发。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使大量的文化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发挥示范作用,将党的先进理论成果贯彻到大众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文化产品创作的能力与资源,推出一大批大众文化产品。同时,借助市场化的强大的激励作用积极鼓励大胆创新,引导企业自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文明风尚。文化企业还要注意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中的那些重要元素,如服务至上,关心员工,诚实守信等元素同大众文化传播结合起来,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大众文化市场运作工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众文化市场运作工程的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以产业化的方式发展大众文化。我们必须树立文化产业化的观念,将文化事业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洗礼和历练,对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深刻改革,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汲取传统文化给养,发展支柱型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拓宽文化资本、文化创作生产主体的多元化渠道,实现大众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文化市场的管理应充分发挥法律规范和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其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一般规律。以法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使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法律框架内平稳运行,依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保证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政府应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减少行政审批,下放权力,给文化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主管部门可以借助行业协会来发挥对文化企业的监督规范作用,组织成立相关文化企业联盟或协会,以监管协会的名义管理文化企业,设立产业基金或贷款,保证对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通过制定包括市场准入、生产、审查、评估、道德自律公约在内的各种行业规则,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分级、分类、审查、核准制度,产品的生产流通必须活动核准认证、许可,从而实现对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合理把关。
文化市场的管理不能延续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以行政命令方式来管理文化产业的做法,而是要充分尊重市场价值规则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利用经济激励手段引导大众文化主体的各种行为。引入社会资本,实现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解决文化企业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让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以补充新鲜血液,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活力。政府可以建立优秀大众文化产品基金制度,为个人、企业的创作提供资金支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合理使用税收手段,通过减免税收、实行特别税率、文化产品免审等措施来引导优秀大众文化的创作、生产和销售,对获得良好社会影响和百姓口碑的符合主流价值取向的文化产品企业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四)大众审美能力提高工程
文化与大众文化共生共荣是文化生态发展的必然格局。在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的过程中让其不断接触高雅文化,以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大众媒介素养,是从根本上对当代大众文化的文化性、艺术性、美学性和其存在价值的真正维护与引导,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民族众多,分布广泛,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都有相对多元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风俗习惯等差异,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任务还很艰巨。首先,要大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民族整体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只有大众文化素质得以提升,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审美环境,才能塑造高雅的大众审美情趣,为高雅文化的普及推广提供发展环境和生存土壤。在文化教育中,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充分发挥高雅文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做到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其次,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缩短高雅文化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一是进一步推动高雅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的“四进”活动;二是促进新时期农村“三下乡”正常有序开展,落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开展各种形式免费展演巡演,建立并提高农村的文化娱乐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质量,丰富农村的群众文化生活;三是继续落实文化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政策,邀请各级各类专家学者开展通俗报告进社区活动,领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魅力。最后,提升大众审美能力还要做到统筹兼顾,要注意到各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工作;要注意到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生的不同精神文化需要;要注意到城乡之间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联系和区别,统筹好风俗、地域、城乡的差异;要注意保护各地传统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借助商业化运作将民间各类文化艺术推向市场,以促进其更好的传承、发展;要注意做好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框架内,大众文化与民众现实生活的融入工作,“融入现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特别是融入现代的法制观念,民主观念,创新观念等,使自身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使大众文化的现代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展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大众紧跟现代新理念,营造现代新生活。”[9](五)大众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一般商品和特殊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消费者的满足主要是心理而不是生理的,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更具有精神性和不可见性。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仅要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更要在其中承载价值文化观念,这就决定了其创作、传播、营销和管理的过程必须要有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道德水准的专门文化人才的参与。美国、韩国这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所制作的电影、电视剧等大众文化作品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流行,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背后有着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参与其中,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例,他们有专门的编剧专门的剪辑,一流的导演、演员、摄制技术,先进的设备和营销传播体系,这才创造了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神话。
大众文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建立起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创意、项目运作推广、文化企业经营等在内的中国特色大众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政府、市场和社会都应参与其中。一是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鼓励各高等院校改善硬软件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尝试开设文化创意、网络与新媒体等战略性新兴专业,鼓励各科研机构展开相关研究,为大众文化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提供理论指导;二是建立市场筛选竞争机制,搭建出有天赋有能力的人才充分施展其才华的舞台,做到不拘一格,让优秀人才可以脱颖而出,让一切有利于优秀大众文化诞生的创作泉源充分涌流,创作激情充分迸发;三是吸纳借鉴发达国家在大众文化人才培养上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引进外来各类优秀人才,创造条件以鼓励国内文化工作者赴境外访问、交流和学习。
[1]雷蒙·威廉斯著.文化与社会[M].吴松江,张定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384.
[2]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2.
[3]约翰·菲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12.
[4][7]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6-54.
[5][6]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34、19.
[8]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136.
[9]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
责任编辑:林淑周
G122
A
1674-1072(2016)05-038-06
2016-07-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09CZX048);安徽省社科院省领导圈定项目“安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SLDQDKT12-07)。
唐冬冬(1991-),男,安徽淮南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李明(1978-),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当代社会文化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