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澄
摘要: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德育教育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而高校美术欣赏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中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德育教育中重要责任。高校的美术欣赏课当中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解读,体现着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通过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来渗透进德育教育,不仅在美术欣赏课中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同时也要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美术欣赏;高校;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68-02
前言:高校的德育教育也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并借助相应的载体等,同时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或者手段等将德育教育融合在具体的学科当中,在对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不断的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情操。高校美术欣赏课是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美术欣赏课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高校美术欣赏课中对于学生渗透的德育教育
(一)美术欣赏课中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的美术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在这些作品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学生能够通过欣赏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逐步的树立起爱国主义价值观。同时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求知和树立理想信念的关键性阶段,因此在高校的教育阶段中通过欣赏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美术作品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1]。例如在美术欣赏课中通过让学生欣赏《富春山居图》这幅作品,并且在欣赏结束后向学生讲解该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及其艺术价值等,能够更好的使学生了解到作品的内涵,并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美术欣赏课中渗透的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也就是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规范。社会公德蕴含在小事中,因此对于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也应该从小事上抓起。目前部分高校学生身上还存在着破坏公物以及乱扔垃圾等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若教师仅通过口头讲解或者劝说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将社会公德教育融入到美术作品欣赏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例如通过欣赏漫画作品《难以忍受》,作品中作者通过比较夸张和幽默的表现手法,将随处乱扔垃圾等破坏社会公德的丑态形象展示到读者面前,这样当学生在欣赏作品之后就会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当,进而逐步的改正,并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
(三)美术欣赏课中渗透的革命传统教育。
高校的美术欣赏课程中有大量的革命教育题材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或者创作目的都是缅怀在革命中英勇牺牲的先烈或者发扬革命精神等,然而当今的大学生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很难体会到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有些大学生甚至不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而在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这样一方面能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革命主义情怀,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通过美术欣赏强化德育教育。
高校的美术教材中往往都会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中通常都蕴含着艺术家的精神与思想,在作品中展示了艺术家对于社会真善美的理性判断,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追求的体现,因此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感染人和教育人的作用。在高校的美术作品欣赏课当中可以将美术作品的这种特性和作用实现充分的发挥,学生通过大量的欣赏优秀美术作品以及听取教师的讲解等,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刻道德内涵,进而逐步的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美术欣赏中引发学生共鸣。
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一方面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充分的激发起学生发现美、热爱美、崇尚美和追求美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在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并获得愉悦的内心情感体验。心理学的研究中也表明,人在形成行为和意志的过程中,情感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情感能够有效的促使人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在高校的审美教学中可以有效的运用好学生的审美情感,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融入在美术作品中,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
三、高校美术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充分挖掘出不同美术作品中的德育内涵。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境界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财富,美术作品中体现着艺术家丰富的智慧以及审美情感等,美术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高校的美术作品欣赏课当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深入的挖掘出每一件美术作品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价值,将其作为德育教育中的教科书[4]。例如通过欣赏具有刚正忠诚、助人为乐等类型的美术作品能带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正面感受,因此也能激发起学生内心当中的正面力量。例如李唐的美术作品《万壑松风图》中,蕴含着作者对于将士们奋战沙场、保卫国家的赞扬之情,因此通过使学生欣赏这样的作品能够很好的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美术欣赏课中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高校美术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理顺教学思路,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灵魂,尽可能增加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环节,这样能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美术欣赏课中蕴含的魅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5]。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中的基本目标,同时还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美术视觉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幻灯片或者多媒体设备等,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立体的欣赏美术作品,并感悟到其中的德育内涵。
(三)创造良好教学情境。
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创建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更能使学生融入到美术作品中,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挖掘出美术最平中蕴含的德育价值[6]。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听、看、读、思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美术作品中,一方面准确的把握和感受其中的美术知识;另一方面也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于美术作品的准确把握使学生更充分的了解和领悟到美术作品中的文化价值,进而不断提升自我道德素质水平。例如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罗立中的《父亲》,学生能够直观、清晰的欣赏到作品中刻画人物的特点,深深的皱纹、缺失的牙齿、饱经风霜的脸庞同人物身后丰收的场景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农民身上具有的勤劳美和朴素美。
(四)提升高校美术教师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
高校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道德水准等,为了更好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必须不断的提升高校美术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同时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高校教师应该能够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等深入的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德育内容,并用生动的语言将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展示给学生,以此来感染学生,并不断的激发起学生对于追求理想和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热情。教师应通过运用丰富的美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以情感人,并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去感染每一名学生,充分发挥好教师的榜样作用[7]。
结语:我国高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同时高校教育也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情操的基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而高校的教师正是这一职责的主要承担者与执行者。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可以说在高校的美术欣赏课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美学知识,同时也能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高校的美术教师应该善于挖掘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同时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以及良好教学情境的设置,并且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出高校美术欣赏教学在提升学生德育水平方面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国君.注重美术欣赏教学,提升学生审美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7:70.
[2]张淑华.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202.
[3]卢斯阳.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65.
[4]李丽.融德育于美术教学,让课堂更精彩[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96+98.
[5]王景艳,黄小华.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144+147.
[6]熊立庆.中学美术欣赏课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244-245.
[7]黄克煜.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6,0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