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亭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教师就应该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切、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感,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78-1
一、感受生活现象,激发数学兴趣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在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有意识地借助生活现象把知识与相关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新知之前,找准知识与生活的“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1.从实物中感受。
在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数学教学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的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三幅图片:美丽的蝴蝶,翠绿的树叶,还有可爱的蜻蜓。让学生从具体的感兴趣的物体中充分地体会生活中对称事物的美。紧接着我提出: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它们的话,这三幅图形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在观察后,发现了它们都是对称的,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三幅实物图,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着抽象出平面图形,把生活中的对称物变成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一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
2.在情境中体会。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设计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时,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式的过程。
例如我在教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先请上男、女学生各一名站在讲台前,然后,我拿出4个月饼,请其余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要求大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我边分边说:“我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我接着问如果只有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这样创设了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景,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巧用生活资源,生成教学内容
生活是教育的宝库,无数数学资源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和利用。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就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内容,把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融入无穷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悟生活化教学。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时,我首先利用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请同学们看!”接着我播放了校门口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学生接触到如此熟悉的生活场景,很快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我也由此成功地展开了本课教学。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决不是唯一的资源。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来取代改编教材的例题,会使他们有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不断激励他们积极探索求解的强烈欲望。
三、利用生活经验,体验学习过程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搭配的规律》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衣服、裙子的搭配为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用图画一画,感受其中的的规律。
教学中,只要我们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的实际意义。
四、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他概括了“学以致用,然后知不足”的思想。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以致用。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练习环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小巧手,做一做。”首先由老师示范: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问: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学生猜测,然后剪出图形并展开得到一个“爱心”图。接着提出要求:可以利用画、折、剪等方法,通过你们灵巧的小手创作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操作后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交流,我问学生,我们剪出的美丽的图案能有什么用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可以当书签!”“可以做贺卡!”“可以当窗花布置我们的教室!”……
看来,只要我们用心启发,孩子们就会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和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