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红能
邵逸夫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多年来,邵逸夫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及中小学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香港多所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
邵逸夫(1907—2014),原名邵仁楞,著名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香港上海商会成员。其主要成就有拍摄超过一千部电影、成立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捐款逾亿港元成立中大逸夫书院、汶川大地震捐款一亿港元、创立“邵逸夫奖”。1974年,邵逸夫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他被英女王册封为爵士。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第二千八百九十九号行星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3年创立“邵逸夫奖”,以表彰在科学学术研究上取得“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成果的科学家。邵逸夫奖(奖金一百万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科学奖项,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名副其实的拓荒英雄。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献出的心血。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事电影业到现在,邵逸夫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堪称“电影史的见证人”。
(一)
邵逸夫生于镇海,祖籍浙江宁波,其父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在兄妹八人中邵逸夫排行第六,在上海时期被称为“邵老六”,后来在香港被尊称为“六叔”。邵玉轩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有趣的是,邵逸夫和大哥邵醉翁、二哥邵村人、三哥邵山客的名字如出一辙,皆源于陶渊明的田园诗篇,原为“号”,叫惯了也就成了“名”。邵逸夫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山客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注定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那段时间,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他们历经磨难,备尝艰辛,星马的穷乡僻壤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先后购入多间戏院,更到欧美搜集西方的先进电影及器材。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一百一十多家和九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当时“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抗战结束后,邵逸夫考察了澳大利亚和美国,迫切地感到邵氏的电影事业不应该只是恢复旧业,而是要重新创立一个全新事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决心要寻找一个地方,实现他对电影事业的理想。他最后选中了香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得历史之机遇百业兴盛,电影业也不例外。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以五十岁年纪为开辟事业新天地而搏命。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他想抢占香港这个制高点,还要建立自己的影院和出品自己的影片,而后者难度更大,关键要有制作优质电影的摄影厂。建厂就得买地,香港地少供不应求,他只买得清水湾一块地皮。那是一座荒山,用邵逸夫的话说,在山上向四周开枪,都不会击中任何人。
邵逸夫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知人善任,拥有一大批各方面人才为其所用,更在于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尽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样学一样,从不懈怠。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更是行家里手。
(二)
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邵逸夫开创邵氏电影王国,经历了电影史上不同时代的演变,是中国电影事业名副其实的拓荒英雄。1965年,邵逸夫开始进军电视业,与人合资创办香港首家商业无线电视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两年后正式启播,邵逸夫出任常务董事。邵逸夫对华语影视圈的贡献享誉全球,被称为“华语影视大亨”,邵逸夫家族缔造的邵氏电影主宰亚洲电影市场半个世纪,“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品牌更在东南亚街知巷闻。其旗下影城物业是全亚洲最大的商业电视电影城,被称为“东方好莱坞”;邵氏家族也进军电视业,入股香港无线电视(TVB),四十多年来香港无线电视制作的节目蜚声国际,“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邵逸夫旗下的邵氏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的电视剧”,经典的影视文化形象誉满全球、脍炙人口,是全球华人的集体回忆。
早期,邵逸夫以实际行动来要求自己成为精通电影的专家。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他也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就精通了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一早就来(上班),很晚很晚才下班。”邵氏拍每一部影片,首先考虑的是观众喜欢不喜欢。凡是观众不喜欢的,就坚决不拍。因此,他拍的电影上座率很好,常常观众爆满。最盛时,每天有一百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陵波、李翰祥、邹玉怀、张彻……无不出自“邵氏”门下。邵逸夫称自己制片相当“严谨”,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烧掉好多部。”“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据称,邵氏在三十七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
在香港,邵逸夫别无选择。买下清水湾的一片山后,夷去六十英尺为平地,在上面建制片场。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据悉,这项工程仅地价和土方就花费近五十万港元。此后,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四十多部影片,远远超过香港其他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一千三百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邵氏出品的影响力,甚至在港资还未全面启动北上掘金潮之前,便已先行渗入内地,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内地引发了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仍被一代人奉为“经典”;香港演艺圈的“黄金一代”也基本出自邵氏,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等。可以说,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在香港的文化史上,他是一个即使再过一百年都不可被忽略的标杆性人物。
(三)
邵逸夫的传奇不仅在于他的身家财富,还包括他的慈善之心。在跨越两个世纪的岁月中,邵逸夫所展现出来的谋略智慧和乐力慈善,值得一代代中国企业家学习效仿。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六叔”的慈善形象深入民心。据悉,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唯有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在中国,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常常可以找到共同点,那就是在他们曾就读的学校里都有一座“逸夫楼”。无论是逸夫楼、逸夫中学,还是逸夫体育馆、邵逸夫图书馆或者逸夫医院……同一个名称下,是一位传奇企业家勤勉慈善的拳拳之心。这一切来自于同一个人:邵逸夫!“香港一个邵逸夫,大陆多少逸夫楼?”这是一位网友发出的疑问。时至今日,关于逸夫楼的精确数字因为太多而无从计算。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四十多亿港币,在内地兴建了六千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五千个,遍布三十一个省、市及自治区。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达到数万座,遍布大江南北。几乎各地可见的“逸夫楼”,已经成为很多学校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建筑。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祖国内地,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尽心尽责,不遗余力。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三十亿元。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邵逸夫对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乐此不疲,他认为“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这位颐养天年的百岁老人用一生证明了这句话。邵逸夫有什么养生秘诀,可以保持如此超人的精力和体魄?他说:“秘诀有三:一是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见过邵逸夫的人,都称赞他精神不错,而且体魄强健,行动自如,这与他年轻时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邵逸夫曾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