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分析及对策

2016-12-17 12:43赵昌涛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

赵昌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当前,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不仅严重影响了高职院体育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基本体育行为的分析,提出了逐步消除高职院体育弱势群体的策略,从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完善体育评价标准、丰富体育项目选择展开具体论述,为新时期高职院体育教学均衡性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 体育弱势群体 评价标准

当前,高职院体育教学暴露出诸多令人困扰的问题,其中体育弱势群体的出现和扩大化严重制约了新时期高职院体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体育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直接挑战,更是影响高职院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障碍。而高职院体育教学存在的忽视体育弱势群体的现象,更是体育弱势群体逐渐远离体育活动圈的重要推手。因此,高职院应该从根本上重视体育弱势群体教育工作,为他们获得和“正常”学生同等的体育权利创造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根本上促进智力体力的均衡发展。

一、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分析

(一)体育弱势群体选择锻炼项目特征分析

体育弱势群体的“弱势”首先表现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他们不能像“正常”学生一样随意选择运动项目,只能从自身身体条件出发针对新的选择锻炼项目。“慢跑”是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最青睐的体育项目,乒乓球和跳绳也是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这类体育项目既能起到身体锻炼作用,同时运动量不大。而对于运动量和要求身体对抗较为激烈的足球和篮球项目,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并不经常参与[1]。总之,对技战术要求不严格、对场地要求不苛刻同时运动量适中的体育项目更容易被体育弱势群体接受。但同时,也有部分体育弱势群体学生选择其它运动项目,诸如太极拳和瑜伽等,反映出当前高职院体育课程设置的不足。

(二)体育弱势群体锻炼时间和频率特征分析

对于高职院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而言,他们每周投入到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坚持一周至少5次的课余体育锻炼,仅仅一半的学生能够保持每周至少1次的课余体育锻炼。大部分学生只在每周的体育课上参加体育锻炼,时间非常有限,一般为30分钟到60分钟,因此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是比较低的,这进一步造成了他们身体素质的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教学对策

(一)解决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

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大部分缺乏对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喜欢体育活动,应该列为高职院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正确体育文化观,体育教师应该通过专业体育理论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锻炼其体魄,提升其意志,增强其自信,提高其能力,将体育活动有机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实现体育和学业的和谐共存[2]。此外,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消除他们对体育错误的认识和偏见,在形成运动习惯的基础上体验运动乐趣,以正确的体育观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二)因材施教,完善体育评价标准

高职院体育弱势群体的“弱势”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心理特点、体能特征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部分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具有耐力较差的特点,进行1000米跑测试时,可以合理降低达标要求和评价标准,而对其学习过程予以重视和肯定,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成就感;体型特殊的学生,组织他们多参加带有娱乐性的体育项目,循序渐进,提高体育兴趣。对体育弱势群体积极倾注师爱,从心理上关心他们,从动作上呵护他们,从标准上照顾他们,促进师生互动,推进师生情感交流。总之,对于不同特征的弱势群体,应该结合学生实际,采取针对性评价标准,帮助他们努力达成力所能及的目标,建立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三)提高内容多样性,丰富项目选择

随着“健康第一”思想地位的确定,学校体育在健全学生体质方面扮演者更重要的角色。对于体育弱势群体,他们也希望通过体育学习获得运动营养、急救、养生以及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知识[3]。当前,由于高职院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多数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片面性,难以满足学生日趋多元化的选课需求,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很难选到适合自身的项目。尤其是对于不适合参加体育锻炼或者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更应该在内容上面体现出多样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考虑体育弱势群体锻炼需求,充实一些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项目,比如瑜伽和太极拳等,同时合理增设介绍体育营养、运动安全、急救康复以及锻炼方法方面的课程,从根本上丰富体育内容多样性。

三、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质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作为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也呈现扩大化趋势。体育弱势群体不仅暴露出体育教育的弊端,也是一系列社会经济和医学问题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院应该充分重视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采取正确的对策,给予体育弱势群体享受体育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完善体育评价标准、丰富体育项目选择,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消除体育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 张言卓,庹新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弱势群体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3(2).

[2] 曲丽萍,崔俊杰.高职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成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0).

[3] 邓雪.河北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现状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0).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
中小学心育课的“心理味”
“校企合作”携手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技能考核方式
构建建设类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库评价标准
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初探
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三条路径
基于加权结构复杂度的角色挖掘评价
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