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庆
(辽宁省锦州市果树工作总站,辽宁 锦州121000)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锦州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
锦州地区葡萄总面积约18667hm2,主要分布在北镇和凌海,品种以 ‘巨峰’为主,占葡萄总面积的81.3%。2016年7月以来,锦州地区遭遇阴雨连绵、阵雨不断、雾气茫茫的恶劣天气,仅2d时间降雨量达200mm余,且持续15d左右,空气湿度达85%以上。加之农民防病的意识淡簿,在发病之前没有预防,初发病期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到位,使病原菌传播与蔓延,引发1990年以来我市第3次葡萄霜霉病大发生 (第2次在1998年)。通过调研发现,全市葡萄霜霉病发病面积约13333hm2,其中北镇受害面积约10667hm2,凌海受害面积约为2667hm2。全市葡萄减产约3.6万t,按每吨4400元估算,经济损失达1.59亿元。全市各地葡萄霜霉病发生程度不尽相同,有轻有重,比较严重的受害面积约3667hm2,如北镇的正安、鲍家、常兴店、闾阳,凌海的三台子、大凌河等乡镇,80%的叶片出现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卷须、叶柄、花序、果穗、果梗和果实等幼嫩组织。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黄斑点,后期扩展为黄色至褐色多角形斑,叶片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再后霉层变为褐色,多个病斑可汇合成不规则大斑,叶片早落。新梢、卷须、叶柄、穗轴发病,产生黄色或褐色斑点,略凹陷;受潮时也产生白色霜状霉,生长受阻,易畸形。花序和幼果受害,表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花穗腐烂干枯,幼果变硬、后变褐色、软化、干枯,易脱落。果实着色后不再受侵染。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于土壤中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再由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传播。自叶片背面侵入,进行初次侵染;经过7~12d的潜伏期,在病部产生孢子囊梗及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一个生长季节可多次侵染。在锦州地区一般从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与降雨、潮湿、低温、寡照天气有关,它的适宜侵入温度为12~13℃,最适温度为18~24℃。
葡萄霜霉病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于土壤中越冬,彻底清扫果园、减少病原基数是防止葡萄霜霉病发生行之有效的措施。秋季要彻底清扫果园,修剪病梢,集中深埋或烧毁。冬前果园要翻耕,并在地面喷3~5°Be石硫合剂,以杀灭菌源,减少来年初侵染的基数。生长季要随时清除果园中的病枝、病蔓、病叶和病果,及时喷药保护,减少再侵染的机会。
多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改善树体营养,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雨季注意果园排水,降低果园的湿度,保持地面干燥;适当提高结果部位及棚架高度,合理修剪,保持架面通风透光;实行优质控产栽培,疏花疏果,合理负载;此外还要推广果实套袋。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早春上架前喷福星6000倍+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2~3叶期喷硫酸铜280~300倍液;花后喷易保1000~1200倍液,每隔10~15d喷1次,连喷三四次。如感病,喷抑快净2000倍或50%烯酰吗啉1500~2000倍液。由于病菌从叶片背面的气孔侵入,因此喷药的重点是叶片背面,这是预防霜霉病发生行之有效的经验,也可节省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