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种境界

2016-12-17 10:06张守连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境界

张守连, 许 亮

(北京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4)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种境界

张守连,许亮

(北京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44)

摘要:建筑与文化、境界直接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建造、布局、布置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古人特有的精神境界. 从境界研究角度出发来审视和反思中国古代建筑,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三种境界:宜居乐生的个体生存境界;重视礼制、等级森严的社会境界;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理想境界. 这三种境界给中国建筑文化朝向生态目标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 境界; 天人合一

1建筑文化与境界

“境界”原义是指疆界、土地的界限,引申为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冯友兰在《贞元六书·新原人》中说:“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地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 ”[1]他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4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2]霍桂桓认为,“所谓‘境界’,就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现实个体,在追求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经过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社会环境、特别是物质实践活动的反复教化和陶冶过程,逐渐生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的、融知意情为一体的、具体体现为人生态度和应对环境之综合能力的心态. ”[3]由此观之,“境界”不仅是一个审美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它是现实社会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的隐而不显的根基,是其进行各种自觉的精神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结构的展现和特定文化的载体,其背后必然有着某种精神境界的支撑. 建筑是一个时代以及民族精神的最直接的表象之一.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既由于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不同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也由于不同地区各自产有不同的建筑材料,所以在世世代代的生活过程之中,他们都依特定的自然条件与可能得到的物质材料,按照各自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创造了互不相同各具特色的建筑,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筑方法与建筑风格.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各异,其所包含的文化内蕴自然也不同. 《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这段话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中国古代建筑最早的理论. 从原始人的“穴居”到圣人的“宫室”,从其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建筑体现了一个从最早的主要满足居住功能、到后来越来越注重精神性享受和美感的发展历程,这反映了古人追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展现出了古人底蕴深厚的精神境界. 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它们与古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蕴含的精神境界,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反思与创造性转化.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根据“实践”区分了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 按这种观点分析,建筑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种人化的自然存在,它凝结了人们的意识,蕴涵着人们的审美、价值诉求,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风貌,是以有形的物质存在沉淀并呈现着无形的文化存在. 透过“建筑”这个历史的“望远镜”,我们就能看见先民在建造它们时的身影,读懂支撑他们进行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的精神世界. 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建筑蕴涵着中国古人关于人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而这些思考便逐渐积淀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精神境界.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种境界

2.1宜居乐生的个体生存境界

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们生理和安全需求. 无论设计者选择什么样的建筑环境,想实现什么样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都首先必须满足人类的这些基本需求. 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来看,“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也通过其“需求理论”指出,生理需求是人类首要和最基本的需求. 中国古代建筑突出表现的是人们对自然、恬淡、和谐的幸福生活的追求,亦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样的态度和理念都通过中国古代建筑体现出来了. 中国古代建筑在修建过程中具体采用的善择基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甚至讲求风水等做法,始终贯穿着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首倡实用和“便生”的精神境界,亦即建筑者首先注重的是人的生存、生活感受,强调首先必须使建筑适合人们居住和活动之便.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向来崇尚节俭、实用的理性精神,中国古人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首先加以考虑的出发点就是“宜居乐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基本考虑便逐渐积淀成了与个体基本生存直接相关的“宜居乐生”的精神境界. 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所注重的“适形而止”,便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所谓“适形而止”实际上是强调建筑要根据不同的用途来设计不同的“度”,而“度”即是指建筑物的尺度、空间造型等. 比如说,《周礼·考工记》中就对“度”有所规定:“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轨,宫中度以寻.”这表明,中国古代建筑都是根据不同用途来设计不同的大小和规模的,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实用性,重视宜居的思想境界.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态度和理念无疑比体现工具的理性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现当代建筑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当前中国建筑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适形而止的基础上,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即“乐生”. 无论什么样的中国古代建筑,从故宫到乡间农舍,在其众多差异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相同点,即方便居住者的日常使用,而这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然而然的生活、创造适宜和谐的生活环境. 比如说,《周易·说卦》就曾经提到“土生木,木生风”,这是因为中国古人认为木代表着生气,是一种生命的象征,而土和石头则是无生命意识的象征,所以,在中国古代建筑者看来,木结构与人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良好作用的因素,因而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具体体现了对“乐生”推崇. 同时,“木结构”在中国古代还具有取材容易、造型方便、施工快速、便于修葺等优点,这也契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富含的实用理性主义精神,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体现了“乐生”境界.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的宜居乐生的个体生存境界,实际上蕴含着中国古人追求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基本倾向,它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为这种境界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一个观点——“以人为本”.

2.2重视礼制、等级森严的社会境界

在儒家思想的长期支配下,中国古代建筑中富含着重视礼制、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社会思想. 实际上,讲究等级秩序既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就必定会通过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在内的各种文化形式具体体现出来,从而反过来变成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标准. 儒家思想提倡礼制,以礼为治国之本和个人立身行事的准则,主张孝亲法祖、敬畏天命,这样的思想主张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形制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总体性的“重视礼制”和个体性的“男尊女卑”两个角度出发来考察一下这种影响.

2.2.1重视礼制

中国古代社会是高度重视礼制的社会. 《荀子·礼论》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这也就是说,由于社会资源有限,所以只有通过“礼”使每个人在一个等级结构中各安其位而防止逾越分位争夺资源,社会才有可能稳定地存在和发展. 实际上,这里的“礼”不仅是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律法制度,它通过对个体提出强有力的约束,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从社会生活的分层角度出发来看,“居室”虽然只是满足生活的需要,仅仅是代表了古代建筑的最基本功能,但其在精神层次上的更重要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礼制”,如《礼记·曲礼》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这种蕴含着礼制精神的建筑次序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标准,它要求建筑设计者必须严格依照礼制的要求,绝对不能出现僭越等级的设计和相应的建筑. 在修建各种建筑物时,从设计到建筑,从外形到颜色,从台阶到屋顶,乃至各种相关的细节,设计者和建筑者都必须严格遵照礼制的标准. 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民宅还是宫殿和城市的设计、规划,基本上都采用了严格的中轴对称式布局,即重要的主题性建筑居于中轴线上,其他附属性建筑则对称安排在建筑群中轴线的两侧,这种建筑布局展示了中国古代礼教所充分强调的“尊者居中”的基本要求. 这实质上反映的就是建筑物所代表的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地位的不同,即严格的封建等级制. 再如,《礼记·王制》就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和“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的记载,这些都是有关与人的不同社会地位相匹配的建筑物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等的基本规定.

从中国古代文献来看,“礼”起源于祭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吉、凶、军、宾、嘉各种仪制. ”[5]由此可见,“礼”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权和族权,后来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演变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的核心内容,进而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这一方面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也得到了集中而明确的体现.

2.2.2男尊女卑

中国古代文献《列子·天瑞》曾经指出:“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境界根源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与中国独特的自然环境之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从青铜器时代以来,中国古代社会便从妇女受尊重的母系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妇女处次要地位的父系社会. 在此后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女性体力、经济、生理及社会意识的弱势来体现男子体力、生理及社会意识上的相对优势,淡化和否定女性的人权、经济、生理、生育的价值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便逐渐牢固地树立在了人们的心中,其在观念方面的具体表现便是儒家的礼教对妇女的行为所作的种种规定和限制.

比如说,《礼记·内则》指出:“礼始于谨夫妇. 为宫室,辨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 深宫固门,阁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 这就是说,人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内外有别,女主内,男主外. 这种规制无论是对于宫殿来说,还是就民宅而言都是一致的,它贯穿于一切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制之中.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内外并不单纯指建筑空间上的内与外,而是形象地借助空间上的内和外,来表示家庭内和家庭外的事情的区别. 外部的事情相对于内部的事情来说难度要大很多,所以需要男人来承担;而女人只需要负责家里的小事情就可以了. 承担的事情不同,享有的权利当然也就不同,这就从建筑上呈现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 这正如《墨子·辞过》所说“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即建筑空间的构成要具备与行为习俗一致的空间态势. 由此观之,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是对中国古代社会重视礼制的一个特殊的重要表现. 在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人们也逐渐变得安于这种建筑等级制,认为只有严格遵照这种建筑等级制,社会才能和谐,天下才能太平. “这不仅是理想状态,而且是天经地义的. 由此,人们只能对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顶礼膜拜,而不能产生丝毫怀疑.”[6]

2.3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理想境界

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明,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实质上已经成为古人在建筑设计和营造时的一种自觉意识和理想境界. 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的命题最早是由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的,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载把“天人合一”看做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 ”所以,“天人合一”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主要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天人一致,即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其二是天人相应,或曰天人相通,即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人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比如《老子》二十五章曾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清楚地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汉儒董仲舒也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成为延续2 000多年的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而这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在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风水理论. 据说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而比较完善的风水学说则起源于战国时代. 早期的风水理论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方位、营造等方法及原则,是一门有关选择合适的建筑方位的学问. 中国古代建筑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支配下,建筑者无论从选址定位、设计布局,还是城市规划都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相互映衬和浑然一体,并由此而延伸出了在建筑中非常注重的风水学思想. 这里的“风”指的是元气和场能,“水”则指的是流动和变化. 因此,就其狭义而言,“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

风水理论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有机大系统,建筑者必须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进行考察,如清代《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因此,在这个有机大系统中,天、地、人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人必须宏观地把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结构来寻求最佳组合,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以达到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理想境界.

3结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建筑与人从来就是合二为一的整体,它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追求,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境界绝不能把二者分裂开来. 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都城宫殿、宗教坛庙还是村落民宅,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都体现着中华民族追求宜居乐生、重视礼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深入、系统和细致地探讨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建造、布局、布置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三种理想境界,对于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体会认识中国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境界,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友兰.贞元六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4:599

[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30

[3]霍桂桓. 文化哲学论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02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

[5]郭沫若.十批判书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1

[6]李宝玉.发展与和谐 [M]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5:21

[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6

[责任编辑:牛志霖]

Analysis on Three Spheres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China

Zhang Shoulian, Xu Lia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Abstract:Spiritual context is, in all way, correlated with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Chinese ancient buildings are, in the aspects of design, construction, layout and setting, greatly influenced by Chinese conventional culture oriented by Confucianism. Chinese ancient buildings embody the spiritual context unique to Chinese ancient hum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context, Chinese ancient buildings embrace three layers: the context for survival—livable and enjoyable; the official context—rigidly stratified; the ideal context: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man. The three layers constitute the organic whole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al culture, which presents an immeasurable value on the ecological orientation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Key words:Chinese ancient buildings; spiritual context;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man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张守连(1973—),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建筑文化哲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基金项目(14CSB003)

收稿日期:2015-10-19

文章编号:1004-6011(2016)01-0008-04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对付小偷的境界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