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航
20世纪40年代末,印度和中国先后独立。历史遗留下的中印边境纠纷,严重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60年代初期,中国高层为和平解决中印领土争端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周恩来总理更是四访新德里。
短暂的“蜜月期”
因为相似的殖民地经历和共同的“反帝”诉求,中印这两个亚洲古国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曾有过一段平顺的“蜜月期”。
1954年6月,周恩来按毛泽东的指示,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第一次访问印度,受到10余万印度群众夹道欢迎。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6次正式会谈。6月28日,《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发表,重申了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个月后,尼赫鲁偕女儿英迪拉·甘地回访中国。毛泽东在会见尼赫鲁时说:“朋友之间有时也有分歧……这种吵架同我们和杜勒斯(美国国务卿)的吵架,性质是不同的。中印签订了关于西藏某些问题的协定,这有利于消除引起怀疑、妨碍合作的因素。”同一年,尼赫鲁再次来到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达赖、班禅等一起出席了印度驻华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1956年底,周恩来再度访问印度并停留12天。中国代表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印度群众的欢迎,“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号响彻印度大地。
在这一时期,出于外交的需要,中印边界领土争议曾一度被搁置,中印双方都默契地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
未谋面的“口水战”
印度虽然刚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脱离出来,但其强烈的大国主义情绪却毫无收敛。在西藏问题上,尼赫鲁设计出一个“理想边界”,将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邦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把西藏作为“缓冲国”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而“麦克马洪线”正是他眼中印中边界的理想分界线。
1958年12月,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了一封长信。这是印中两国总理正式交涉边界问题的第一封信。尼赫鲁言辞强硬地提出,“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毫无疑问是印度的。1959年1月,周总理在回信中声明,“麦克马洪线”是英国和西藏地方当局代表,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决定的,它从未被中国任何政府承认过。
在与周恩来用书信方式“唇枪舌剑”的同时,尼赫鲁公然发动了军事挑衅。1959年8月至10月,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上相继发生中印武装部队交火事件,全长2000公里的中印边界全线紧张。1959年9月8日,周恩来严词批评印方行为,要求“印度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撤回越境的印度军队和行政人员,恢复两国边界久已存在的状况。”
11月7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致函印度总理尼赫鲁,建议两国武装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武装接触,同时建议两国总理尽快举行会谈。但尼赫鲁置若罔闻。
在新德里的较量
为了表明中方的态度,中方高层决定先伸出橄榄枝。于是,周恩来第四次访问印度(周恩来第三次访问印度是在1956年12月,会见了滞留印度的达赖)。1960年4月19日傍晚,周恩来在外交部部长陈毅的陪同下,从缅甸仰光起飞,前往印度。
周恩来到达新德里后,遭到了印方前所未有的冷淡对待。尼赫鲁等率领少量随从前来迎接,简单的欢迎仪式只进行了25分钟,便匆匆结束。中国代表团下榻总统府,从19日至25日的6天时间里,周恩来与尼赫鲁进行了20多个小时的会谈,但因为印方态度强硬,始终没能取得任何有实质意义的进展。
临回国的最后一天,周恩来作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决定:在新德里单方面召开记者招待会,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的和平态度。
4月25日晚7点30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早已守候在印度总统府圆柱厅。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周恩来率领陈毅等人,快步由边门走进会场。当周恩来缓缓走上讲台时,有一个尖细的声音喊道:“中国佬,滚出去!”但这阵小小的骚动还没有掀起大浪,就被其他国家记者给周总理的热烈掌声淹没了。
周恩来开始了演讲,“中国、印度,都有着5000年的古老文明。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和平相处,休养生息。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也应坐下来,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切不可对上辜负了列祖列宗的遗德,对下贻害后世子孙。”
周恩来演讲结束,一位西方记者发难道:“我是英国路透社记者詹姆斯,总理先生口口声声要靠谈判来解决问题,请问,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你认为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去讨论这东西的归属呢?”周恩来当即反诘道:“如果一个强盗夺走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原物的主人难道不该向强盗讨还吗?”詹姆斯恼羞成怒地说:“你敢说印度是强盗?”周恩来回答道:“强盗,有,但不是印度,而是英国殖民政府。中国和印度是朋友,而且应该永远是朋友。”又一位记者站起来问:“在有争议的地区擅自修了一条公路,这难道也是在表示和平、尊重和友谊吗?”此时,台下响起一片嘘声。周恩来镇定地说:“青藏公路是为了改善新疆、西藏地区交通困难的状况而修筑的……我们原本以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国领土。后来印度政府提出了抗议,我们愿意就此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如果这不算和平、尊重、友谊的话,那么印度政府越过传统的边界,在有争议地区建立军事据点,武装巡逻,不但不打招呼,而且逐步推进,动枪动炮,这又算是什么呢?”
在45分钟的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不但有力驳斥了在场有敌意的记者们的质疑和发难,更用他的儒雅和机智赢得了长达7分钟的掌声。然而,这番努力终究没能拉回心意已决的尼赫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