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灿
数学标准课程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素材的精选有助于演绎出高效课堂,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与反思的深刻性。有效的素材的开发应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息息相关。素材的开发应用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够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素材内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活泼有趣的情境,鼓励学生注意生活中的数学,积极地分析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下面对本课素材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设计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素材的动态性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让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诱惑性和吸引力,学习材料的趣味性、现实性和挑战性应是首先考虑的。所以在设计情景上,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拼图,利用简单图形拼接成新图形,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形象直观地了解组合图形的定义“由简单图形拼接而成的”,从而进一步从简单图形抽象到组合图形,对进一步学习组合图形建立了空间观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根据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生活中真实鲜活的教学素材,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学生最直接的经历出发,对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加以开发运用,就无法打造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智慧课堂,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关注数学知识和现代生活至关重要。我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你家”的客厅装修需要多大面积的地毯。通过与装修师傅的对话,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估算,使他们把具体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从而为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提供了丰富有效的素材。
三、化静为动,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活跃素材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的探索过程,通过发放答题卡,让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探究,大胆地猜测、推理,增加了数学体验,活跃了素材。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懂得了如何运用数学语言,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如下:
四个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把想法写在答题纸上。
生:可以这样画辅助线,我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然后把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把它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长方形的面积加正方形的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师给予鼓励,继续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把它分割成两个直角梯形,然后把两个直角梯形的面积相加,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师:对吗?
生:对。
师给予鼓励,继续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补上一个小正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然后把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掌声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手脑并用,思维变化非常快,同时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师进而引入“分割法”和“添补法”,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索数学知识,比较各种解题方法的优劣。此时教学重难点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因此,化静为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好感,从而促发他们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现象,让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要点和关键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通过由静至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四、巩固练习。丰富素材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不能摸清知识脉络,掌握知识的实质,仅仅依靠题海战术,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习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事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实际中的组合图形,让他们事先测量好,然后我从中选择几种比较典型的题目,分小组各个击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堂小结。提升素材内容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总之,本课的教学是对于小学数学教材素材的开发应用的探索与尝试。通过实践,激发对教材素材的研究,使它更好地用于我们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明显感受到课改让课堂变得“热闹了”、“精彩了”、“现代化了”。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口号,在新课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该如何准确把握,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素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体会与思索,才使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对教学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也期望我们的工作从现在的浅表走向深层,使其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