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壮
摘要: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物流业,而近十年来,我国物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不断的助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人才供应不足的现实窘境,因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创新和不断改革。本文针对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才培养;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219.2万亿,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于物流行业的扶持。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始终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并把物流行业认定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造成物流人才出现短缺现象。因此,对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来说,积极响应国家支持物流业的政策,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能够跟随物流业发展的脚步至关重要。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在麦克思研究院公司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6年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最高,为96.6%,说明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较大。物流人才的较大需求就造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快速增加。我国高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到2001年才有高校首次开设物流专业。高校物流专业开始是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这15年间,我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本科专业,而开设了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将近600所,为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输送了大量的物流管理人才。但是快速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背后,出现了不少隐忧,即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注重数量,而忽视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导致高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严重、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创新自身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物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势在必行。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偏理论轻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物流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具备从事物流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制定课程体系时,主要还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方面的课程涉及的较少。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平时以理论学习为主,只有在临近毕业才设置实践环节,而物流业是一个高度注重实践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引起在培养物流专门人才中的偏理论轻实践问题。这个问题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突出。
2.教学师资薄弱
物流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略有不同,对于学生的教学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纵观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多数教师学历较高,都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但严重缺乏从事物流实践经验。此外,因为我国物流专业的开设起步较晚,师资缺乏,不少其他专业老师跨专业来教授物流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训练。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缺乏,导致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物流行业所需人才技能背道而驰,结果不仅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物流行业人才的供应和储备。
3.不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各个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试卷考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物流管理专业也例外。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物流理论也在不断的更新,而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对落后物流理论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要从事的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如果在校期间只是单纯的学习物流管理理论而没有实践,最后很难胜任工作职责。
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措施
1.课程体系模块化
高校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调研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详细了解物流行业对于人才的需要状况以及当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物流人才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并根据自身专业办学方向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即根据物流行业的细分,设置相应的物流专业方向,比如可以设置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对于课程体系设计应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三个模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物流行业需求。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好坏在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重视和建立科学的实训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门人才。为此,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如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物流设计及实践比赛,通过在比赛中和竞争对手的竞赛,不断检验和提高自己。此外,学校还应定期聘请校外专家来讲座或者现场指导的方式来传授物流实践经验。其次,学校应该为物流管理专业搭建实践平台。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办学,促进物流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去物流企业实习,让学生亲身接触物流企业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物流实际,开拓视野,增加实践经验和增强实践能力。这不仅拓展了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还为物流企业提供了长期的人才储备。
3.加强教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在人才的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且起决定性作用。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的情况,应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来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不断加强校内现有教师的培训,定期选送一些教师去企业进行培训和锻炼,或者去国外先进院校进行交流访问,以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第二是通过定期外聘物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与物流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增强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4.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采用试卷笔试来考察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因为物流行业在跟随时代不断的发展,很多课本知识已经落后。这种考核方式也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为此,可以改革课程考核形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安排不同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来完成考核。比如可以分小组调研物流行业现状;分小组模拟物流企业生产经营,让学生通过模拟掌握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来规划某一个物流项目等形式来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四、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物流业所起的作用也越打越大,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未来物流行业的实际需要培养专门人才,这不仅能够对物流行业人才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不断保障物流行业人才的供给,这对于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勇,余冰等.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134-136.
[2]曹翠珍.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2: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