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静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各种疾病呈高发趋势。很多疾病年轻化,以往一些仅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渐渐蔓延到年轻群体。高血压、糖尿病、动脉斑块、脂肪肝等疾病都和人们的饮食结构息息相关。这些疾病的发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深重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糖尿病就需要对饮食有严格的控制。糖尿病不仅影响我们体内的血糖,对微血管、肾脏、免疫力也都有影响。那么在当今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下,如何避免患上糖尿病呢?
一、控制饮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管住嘴,尽量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玉米、荞麦、豆类等。副食则以蔬菜、瓜果为主。对降糖有辅助作用的食物,如苦瓜、柚子皮(作菜)、番石榴、雪莲果等要常吃。还要戒烟限酒。
二、坚持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体内的氧含量,增强信心,延缓衰老,预防高血压,提高免疫力,增加代谢,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三、心态平和
保持心态平衡,减轻心理压力。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心如止水,保持平静的内心,就有健康的身体。
四、合理减肥
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代谢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在西方国家,肥胖已经作为一种疾病,肥胖是血脂异常、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因素。所以,保持正常的体重对预防各类疾病都是必要的。
五、预防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
如果我们注意饮食,坚持锻炼,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疾病便不再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