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良
美国为什么没有赢得现代战争?2001年以来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战争,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战争和冲突的根源。尽管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这些战争当中,美国都没有取得胜利,在这几次战争中美国牺牲的士兵达到6700多人,花费的金钱近2万亿美元。美国成为阿拉伯、俄罗斯等许多国家人民心目中的敌人,政治形象严重受损。欧洲人也认为,中东大量难民涌到欧洲也是美国轻易发动伊拉克等战争导致的结果。新世纪美国的大量军事行动被证明是灾难性的。
虽然美军利用技术和火力优势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战役和战斗的胜利,但难以取得战略的胜利。先进的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影响战争的因素却是多方面的。
先进的武器装备与技术创新能力
先进武器装备的拥有者占有了一项重大优势。但这种领先优势可能是相对的,因时因势而异。掌握更先进武器的国家或军队通常比它们的对手更占优势。拥有技术优势的一方不仅可以占据战争中的优势地位,还可以提升官兵的信心,从而产生一种天下无敌的感觉。一个士兵或一个国家的战斗意志与他们手中的武器密切相关,这取决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先进武器能够帮助他们赢得胜利。很多时候,他们之所以能够取胜,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赢,对自己在武器方面的优势充满信心。
美国能够保持全球霸权的客观因素之一是拥有科学技术优势。拥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在战争中可以保护己方士兵的生命,减少伤亡,同时可以杀死更多的敌人。现代先进武器装备许多是美国发明的,如原子弹、互联网、GPS导航定位卫星、核潜艇、无人机等。美国能够保持全球领先的科技地位与其采取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网罗世界优秀人才有直接关系。2015年底全球共有244位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其中159位在美国工作。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48人是移民,其中有8人来自德国,6人来自加拿大,5人来自中国;其余111位生在美国,其中51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45人是犹太人,3位是华人。美国对科学领域的控制是绝对的。
但先进武器装备的优势是相对的。1945年美国研制出核武器并将其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取得了对日战争的胜利。美国开始在战争中倚仗核打击优势威慑对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制定了“新面貌战略”,其主要目标是从利用美国核武器对苏联占有优势的假设出发,企图以核打击手段抵消苏联军队的数量规模优势,筹备和发动对苏联的全面核战争。1961年,由于苏联的核实力增强到几乎与美国相当,美国企图对苏联使用核武器打击并发动核战争的战略目的没有成功。原因是美国不可能逃过苏联的核报复,华盛顿被迫放弃了“新面貌战略”而转向“灵活反应战略”。美国企图利用技术优势抵消苏联数量规模优势的“新面貌战略”以失败告终。所以,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警告:“那些只因为俄罗斯被无数问题纠缠,就认为可以将其从大国名单中开除的人,应当记住一个不令人愉快但不容争辩的真理,俄罗斯依然是全球惟一能消灭美国的国家。”其原因就是俄罗斯拥有足以摧毁美国及北约的核力量,并且在核技术领域和核武器威力上有领先美国的优势。至今俄罗斯的核力量在爆炸当量、核打击能力和核突破能力方面领先美国,这个优势足以使普京能够在收回克里米亚后有底气对西方记者说,俄罗斯不怕美国,俄罗斯拥有摧毁美国的核打击能力和坚强意志。
落后于美国的伊拉克暴乱分子采取不对称的技术优势抗击美国也取得重要战果。他们在炸弹制作水平方面仅用了12个月就超过了爱尔兰共和军3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每个月都要发生200多起简易爆炸装置袭击事件。这些简易爆炸装置能炸毁美军的悍马军车,甚至坦克。凡是能想到的电子装置都被广泛应用到爆炸装置上,包括汽车警报器、无线门铃、手机、传呼机和加密无线电。车臣、阿富汗、巴尔干半岛和中东的“圣战”分子通过互联网和光盘进行恐怖分子训练,以闪电般的速度共享着技术、战术以及各种作业流程。简易爆炸装置成为对付美军最有效的武器,也是暴乱分子的首选武器。暴乱分子对现有弹药快速而有效的利用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对美军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力。美军为化解这个优势,投入400多亿美元,研制了2.7万辆防简易装置伏击车,才减少了士兵的伤亡。战争证明,技术优势必须与士兵的士气、纪律、战术和编制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只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纪律优势
纪律是军队在战争中制胜的核心要素,军队缺乏严明的纪律,往往是导致战争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长久以来,无论何时何地,胜利总是属于那些重视纪律、训练和集体凝聚力的国家和军队。军队与乌合之众的惟一区别就是纪律。士兵的纪律性远远强过对手是军队能够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在很多战争和战役环境下,纪律优势可能比战术和武器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纪律是将个体凝聚成一支军队的粘合剂,确保士兵无论面对怎样的恐惧、死亡和损伤,都能够坚守阵地。没有纪律,军队就不是军队,而是一群武装暴徒,无法保持凝聚力、战斗队形和服从性。如果士兵缺乏相关训练,或在与敌人交火、遭受攻击、濒临战败时无法保持纪律和凝聚力,技术优势将毫无价值可言。卓越的军队纪律不仅指服从命令或步伐整齐,更重要的是团结一致和个人对集体的忠诚。
严明的纪律至少跟技术优势一样重要,因为它能将部队团结在一起,让先进武器在战场上持续发挥效用。军队仅凭技术优势并不足以打赢战争。技术优势需要依靠严格的训练和纪律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即便到今天及未来,战争的胜负也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更多是依靠强烈的意愿、完善的作战计划、出乎对手意料的表现、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出色的纪律和训练。士兵面对流血死亡毫不畏惧,不但不逃跑,还能履行杀敌的职能,命令自己冲向正朝着自己开火的敌人,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卓越的纪律。这些不怕牺牲的反应都需要勇敢和献身的精神。只有依靠严明的纪律,士兵才能在战场恶劣的条件下正常履行职责。
美军的纪律松弛,平常和战时违反军纪的现象比比皆是。美军在战争中滥杀无辜和平民,在伊拉克战争中用酷刑折磨、非法监禁或羞辱伊拉克民众的照片公布于众后,对美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形象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这是美国在伊拉克不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严格的纪律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实施持续但有节制的无情杀戮手段
纵观人类历史,战争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能够持续运用无情手段的军队或领导人,杀戮平民也往往成为一种战争手段,不如对手无情却又能够打赢战争的军队极其罕见。持续的无情手段以及投送和使用最强力量摧毁敌人的能力是获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战争中,要敢于使用一切必要的武力和暴力手段杀死敌人,压倒对手的意志。对战争而言,无论处在何种情况下,所有参战人员必须全心全意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消灭和征服敌人,否则就应该尽量避免战争。目前我军一些理论认为现代战争主要是打击敌人通信指挥等关键节点,不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只要实施体系破击战就能获得战争胜利的理论是不符合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战争实际的,西方的战争理论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消灭敌人。
今天的战争与以往的战争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无论我们多么希望不再有战争,但战争就是流血的政治,其导致官兵牺牲和平民伤亡的规律不会改变。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苏联在二战中均采取了持续的无情杀戮手段。美英盟军在二战中对德国、日本进行了持久和无情的反击,而这正是盟军能够在二战中获胜的关键原因。武力的使用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以己方的无情手段与敌人实施的无情手段相抗衡,谁拥有更强大的杀戮手段并决心使用它,谁就能获得战争的主动和胜利。1945年5月9~10日,美国空军出动334架B-29战略轰炸机对东京进行轰炸,造成了8.4万日本人丧生,伤亡人数远超广岛或长崎的原子弹受害者。事实上,美军仅针对日本六大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和川崎的燃烧弹空袭就造成12.6万人丧生。二战中仅美军第5航空队就炸死了33万日本人。
现代战争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美军的每次轰炸都会造成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民众的大量伤亡,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至2011年11月28日撤军,至少造成伊拉克15万人的死亡和几百万的难民。美国自2011年开始的叙利亚战争至今,超过25万人丧生,导致1100万人流离失所成为难民,已有100多万难民涌入欧洲,其中4000多人死于逃难的路上。
意志力优势的重要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尽管战争的实施过程非常复杂,但战争本身并不难理解。战争不过是意志力的比拼,是迫使敌人服从战胜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本质上讲,战争只是双方意志力的较量。换言之、战争中最难估量的就是人的意志,对交战各方来说都是如此。克劳塞维茨的上述观点过去适用,现在及未来依然适用。
摧毁敌人的斗志是所有战争的关键。战争伊始就拥有意志力优势,或在战争进程中通过军队获取意志力优势都有助于参战方获得重要战略优势。如果拥有强大的民族意志,结果更是如此。无论国家武装力量多么强大,缺乏民族意志也会削弱其战斗力。有强大民族意志的国家还能在初战不利后重整旗鼓。意志力在任何战争中都有可能成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倍增器。必胜的信念能够帮助物力乃至人力处于劣势的一方弥补劣势,而强大的意志力也可以增加实力较强一方获胜的几率。但意志力本身并不总是决定性要素,如果实力悬殊,意志力再强大,弱国也不可能战胜强国,如南斯拉夫、利比亚、巴拿马和格林纳达等国最终还是战败了。
意志力会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要影响。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时击溃了伊拉克军队,但并未摧毁萨达姆时期处于掌权地位的伊拉克穆斯林逊尼派民众的意志。此外,驻伊拉克美国联军临时管理部门作出了诸多适得其反的战略决定,包括解散伊拉克军队和剥夺逊尼派领导人的政府职位。逊尼派伊拉克人视美国为侵略者,美国遭到伊拉克民众的激烈反抗,恐怖袭击和简易爆炸装置爆炸到处发生,导致美军在伊拉克处处被动,美国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被迫于2011年11月撤出伊拉克,没有取得伊拉克战争的胜利。直到今天伊拉克仍然持续动荡、每天都有流血牺牲,成为“伊斯兰国”反美的重要基地,“伊斯兰国”反美的意志力超过了美军继续占领伊拉克的意志。
意志力的来源主要是民族主义、宗教、意识形态、复仇和领袖能力等。纵观历史,宗教经常被用来激发攻击他人的暴力行动。如伊拉克的许多穆斯林逊尼派成员只是希望将美国赶出去,因为在美国的支持下,萨达姆时代处于领导地位的逊尼派被什叶派排除在政治体系之外,丧失了原有的政治地位,这是“基地”组织、“伊斯兰国”能在伊拉克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宗教因素成为号召逊尼派伏击、打击美军侵略者的重要驱动力。逊尼派为了确保伊拉克的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在伊拉克社会与政治中的地位,他们拿起武器只是为了反对美国的外来入侵,以及重新获得在伊拉克政治体系中的支配地位,这是美军伊拉克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意识形态一直都是一个国家对内和对外意志力的强大驱动力和力量源泉。参战者都坚信自己的战争是正义的,在反对侵略战争或发动侵略战争中意识形态都会起到鼓舞人心、产生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同时,意识形态也是战斗精神的重要来源。鼓舞人心是领导艺术,有英雄气概和擅于鼓舞人心的领导人能够激发官兵的激情和必胜信念,从而提升部队战斗力。这些士兵之所以相信能够赢得战争,就是因为领袖告诉他们能够赢得战争,而他们对领袖深信不疑。毛泽东就是这样的领袖。我军在革命战争中的军魂就是忠于党、忠于毛主席,这是解放军战无不胜的重要源泉。
复仇心理是意志力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美国在二战中要不择手段地击败日本,就是要报复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之仇;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参加远东对日战争,原因之一就是苏联要报复日俄战争俄罗斯失败之仇。此外一个民族渴望独立或免受外族统治一直也是意志力的强大倍增力。国家意志力和决心的来源多种多样,但怎样才能使国家永远拥有敢于出兵战胜敌人的坚强意志力呢?只有保持人民和官兵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和平幸福而战,使军队感到整个国家真正关心战场上官兵的浴血奋战,官兵们才会无怨无悔地投人战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始终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核心因素,对持久战或艰苦卓绝的战争而言更是如此。
在当今及未来的战争中,意志力因素仍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及西方与“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和塔利班的战争是持久的战争,因为美国及西方是“侵略者”,其对手是反对其入侵的“反侵略者”,他们拥有更强的意志力、经受战争艰难困苦的能力以及勇于牺牲的反抗美国及西方的决心和意志。意志力优势不属于美国和西方,因为西方没有认识到反暴骚乱行动需要极大的耐性,而这种耐性需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和持久战的决心。伊斯兰极端分子为了宗教信仰、民族复仇和国家独立,为了战胜美国及西方愿意付出并勇于牺牲。所以,美国在中东发动的侵略战争还要付出更大的战略代价。
2009年4月,美国陆军正式颁布了FM3-24.2号野战条令《反暴骚乱行动战术》,附录中将英军将领劳伦斯1917年8月20日发表在《阿拉伯快报》上的《劳伦斯的27条原则》作为指导美军与阿拉伯人打交道和反暴骚乱作战的参考。劳伦斯是西方最了解阿拉伯人的军事专家,劳伦斯在其《智慧的七大支柱》一书中写道:“镇压暴乱的战争混乱而缓慢,就像是用餐刀喝汤。”这也许是对反暴骚乱作战最贴切的比喻。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战争证明,入侵者企图平息任何藏身于民众之中的反侵略的暴乱活动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生命、鲜血和金钱,即使胜利也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民众的支持、拥有耐心和坚定的意志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赢得战争的关键。
确保军事创新、军费和战争准备
军队要与时俱进善于接受军事创新。军事创新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一是创新研发生产制造新式武器;二是调整改革指挥控制体系和军队编制体制使其更有利于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三是创新战略和战术,将战争手段的变化体现在作战行动中;四是在战争开始之前、进行之中和结束之后都善于继承和吸取新的经验教训。在国家赢得战争的战略较量中,这四个方面都至关重要。因为战争手段永远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同时国家和军队的战略目标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军事力量建设、军队的改革创新、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略战术的变化也要与时俱进,这是未来战争制胜的重要条件。
保护资金不被民众和统治者滥用。保护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战场建设、装备保障、战争准备和后勤的资金不被浪费、滥用和贪污非常重要。贪污和腐败会严重破坏军队的凝聚力,削弱部队战斗力。所以保证军费合理使用是保障军队打赢战争的重要因素。
时刻做好战争准备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国家和军队为实施或应对未来战争而进行的准备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法律、信息舆论和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战争准备分为平时准备、临战准备和战争过程中的准备。对军事力量建设要从战争实际出发,不断训练提升官兵的作战能力,培养其敢打仗能打胜仗的意志、士气和杀敌本领。
责任编辑:刘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