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6-12-16 08:54谷明月赵新义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微课程资源共享

谷明月 赵新义

【摘 要】微课程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将知识的核心内容教授予学生。本文以探索移动互联时代下学生学习新思路、新载体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建构起一个较为成熟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程;微信平台;互联网;资源共享

1.项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利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随时上网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习惯,如何将这种习惯运用到教学上成为当今热门话题。微信在当代社会中使用率极高,借助该平台开展一种教学活动,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微课程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授课模式,它将大块知识点拆分成一个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微小知识模块,精炼而短小,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核心内容。如果有效地借助微信平台,构建微课程的开发与资源共享,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本文研究了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引领下,以探索移动互联时代下学生学习新思路、新载体为出发点,如何建构起一个较为成熟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即“教师授课+自主学习+学习者间相互交流+学习者与教师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创设崭新的学习环境。

本项目为高职院校微课程的实践提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个改革方向,为高职院校的老师与学生提供一个有用信息化的平台,通过更新颖,更感兴趣,更高效,个性化的微课程学习支持系统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断扩充微课程的学习资源,让微课程成为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及辅助教学资源,提高师生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成果。基于微信的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对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微课程开发的内容选取

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从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途径获得的关于微课程、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梳理微课程、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的国内外发展进程和实践现状,借鉴国内外已经成熟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现状总结微课程与移动学习的优势、不足与挑战,如何将微课程与移动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为基于微信的微课程构建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通过分析微课程与移动学习关系与特点,以及在高职院校实施微信微课程移动学习的特点,收集与《PLC编程及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从中提取符合微课程的内容,进行实践与论证,最后做出总结,并初步确定授课单元,进行录课任务分配。

3.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微课程开发设计过程

3.1平台的构建

率先在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网站15自动化班试点,对该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实行问卷调查,用以掌握学生的实践情况,为后续的平台内容设计和平台布局人性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及回应进行整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平台的建设性意见,总结微课程与移动学习结合在翻转课堂中实施的成果。

利用移动互联网申请微信公众号“PLC编程及应用课程微课平台共享”,建立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PLC编程及应用》微课程资源共享微信平台。

3.2微课程的录制

参考教材为《可编程序控制器项目教程》校编教材,由全体项目组成员编写。学院计算机机房已经安装Articulate Studio系列等微课程制作相关软件,利用Articulate Studioe-learning课件制作技术,包括Articulate Engage、Articulate Quizmaker、Articulate Video Encoder和Articulate Presenter等,制作较精美的微课程课件,根据课件利用Camtasia Studio屏幕动作录制技术软件进行微课程的录制。

3.3微课程在微信平台的上传

项目组将录制好的《PLC编程及应用》微课程共计28次课逐一进行审核,对授课内容进行部分修改与删减,通过个人计算机,登录微信公众帐号,将微课程视频逐一上传校对。利用个人微信关注此公众号,点击视频试运行,正确无误后公布并发表。并将此公众号公布在学院官网,便于高职院校学生随时访问学习。并设有后期网络维护及知识更新,以便实现微信微课程的共享性及持续性。

3.4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主要研究内容

(1) 微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教师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微课程、学生如何基于微信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师生如何通过微信平台交流评价。

(2) 自主学习支持系统

探索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设计一套简易的自主学习支持系统,将社交的实时性和参与性引入课堂,从而实现学生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的移动学习。

(3)微课程

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从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媒体资源、交互形式三方面进行设计等。

4.总结

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是以探索移动互联时代下学生学习新思路、新载体为出发点,根据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PLC编程及应用》课程学习时所出现的显著问题与不足并予以总结,建构起一个较为成熟的微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崭新的学习环境,开发出的一款基于微信的微课程的自主学习支持系统。本项目中的微课程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是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微型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 叶成林,等.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8.

[2] 时荣.移动学习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综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2).

[3]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

[4]吴珂,运用微信公众号建立通识课程教学互动平台探索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3(1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谷明月,副教授,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论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SZ16116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微课程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