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家校共育的“密码”

2016-12-16 02:12:36文/陈
教育家 2016年43期
关键词:育英共育家校

文/陈 丽 徐 英

解开家校共育的“密码”

文/陈丽徐英

编者按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是生活在20世纪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家庭教育的理念。然而,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时至今日,由于种种限制和束缚,实现理想化的家校共育还只是个“黄粱梦”。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校教育工作者看来,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不可能单独把孩子教育成才。这不是一个偶然的想法,而是该校的教师在多年教育探索中得出的结论。如今,“家校共育”成为育英小学校的校园品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正充分发挥着育人功能。

初衷与愿景:家校共育让孩子全面发展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宋庆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育英人深知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共同体,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学校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互动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整体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育人网络,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协调发展。

学校教育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家校联动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程。如何解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成为摆在育英人面前的难题。经过反复的讨论调研,学校决定针对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全面提高家长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庭教育效果。利用班级博客、家校本、校信通、班级QQ群,搭建家校交流的平台,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发展;给家长推荐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文章,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达到家校教育的协调统一。通过积极地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活动,使家长们成为真正有思想的“教育人”,推动了“家校共育”校园品牌的建设。

“与家长同心同德,把学校建设了为孩子们精神丰盈的家园、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每一位育英人的教育追求。

探索与实践:家校联动优化教育资源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育英小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从家长参与校园管理、建设家长辅助课程、打造亲子课堂等领域入手,让家长自愿、自主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借助家长的社会、知识资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成才。

学校从学生家长中广泛吸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三级家长委员会会议,组织、引导家长参加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协调性。学校39个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学校收集、整理家长委员会的上千条建议,采取了前后校门分流放学的建议,各年级家长义工参与放学秩序的维持,讨论定夺学生校服样式选择、询价等。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和学校办学的实践,有了主人翁的体验,主动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近年来,学校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热情,通过家长课程资源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和征集学生家长教育资源情况,建立家长辅助课程资源库,搜集整理了近300余名家长的特长课程资源,涵盖了艺术、科技、卫生、法律、建筑、环保、金融、厨艺、园艺等数十项,家长课堂“教师”来自大学、机关、工商企业。在学校的统一规划和安排下,各个年级制定了家长辅助课程的课程目标,各个班级拟定了学期家长课程菜单。各行各业的家长,都贡献出自己的“绝活”,开拓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为将学生的课余生活打造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有追求、有品位的人,学校引导家长们策划并实施了新型“亲子课堂”。亲子课堂上,家长们协助孩子们亲自过一把“老师瘾”,“小老师”们以自己的视角讲解“我生活的地方”——家乡重庆的山山水水、人文历史、丰富物产、巨大变化;“让家园更美好”——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学会友善和动物交朋友,让世界更美好;“快乐的少先队员”——红领巾的来历及内涵,让孩子知道成为少先队员是多么光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在成长”——通过成长的足迹,让学生更独立自主。熟悉的教学流程,到位的肢体语言,丰富的教学内容……每一个细节都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

>>亲子环保秀

>>特色管乐课程秀

感悟与收获:在家校共育中幸福成长

教育是双向的,家庭和学校必须积极配合才可能取得成效。学校在家长委员会中,遴选、培养家长骨干,带动更多的家长加入学校教育的行列。从教室的第一次布置到新年的气氛营造,从美食品尝会的课件制作到义卖的海报,从每个孩子的班服到每个孩子的杂物箱的购买,家长们积极地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从两操到卫生,从文明礼貌到遵守纪律,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努力变“他律”为“自律”,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

在三年级七班的亲子课堂上,亲临课堂的家长说:“通过给孩子上课,不仅教育了孩子,更是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重新审视,让自己与孩子实现了心灵的沟通。”江新彦小朋友与爸爸在全班上了一节“我们的家园——环保小卫士”的课,激动地说:“和爸爸一起为上课找资料,做PPT,还专门到三峡广场调查环保情况,体会到了当一名老师的辛苦,同时还和爸爸订立了环保公约,立志从学校、家庭共同监督,践行环保公约。”亲子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快乐、主动的课堂,成为孩子长知识、提能力的精神乐园。

四年级一班张敏老师开展了“课外活动组”实践研究,将全班按照小区地域划分为了四个小组。成立小组家委会,建立小组讨论组,她通过“致家长的信”和“各小组家长会”,给家长们宣传课外实践活动的一些形式和主题,指导并参与他们的小组亲子活动、实践活动。重大组的“美食厨艺课”“走近气象站”,学林雅园组的“英语沙龙”,秋水长天组的“绿色菜园子”“读书分享会”,百年世家组的“心肺复苏的急救演练”“乡村竹筒饭”,每一个家长都用心地组织策划着一个个有趣的学习活动,为孩子的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张老师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个家庭,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提升着孩子的核心素养。

后记:视野中的育英小学校很伟大,写起来却是那样平凡。于无声处听惊雷,育英人在“家校共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让我们叹服。“良好的家校联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联动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从教师口中的平凡话语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教育之果那醉人的醇香。

猜你喜欢
育英共育家校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家校距离
顾小晶坚守基层育英才
逆境之中育英才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巍巍学府 作育英才
黄河之声(2019年19期)2019-11-30 01:28:34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