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武中学(510220)
陈小玲 ●
梯度设问技巧在复杂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实例
广州市南武中学(510220)
陈小玲 ●
本文从高二物理《库仑定律》和高一《加速度》两节课入手,对比传统教学与梯度设问教学,探究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复杂的新知识的教学技巧.
梯度设问;库仑定律;螺旋式上升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强调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和方法.而高中学生对物理这一门学科素来有敬而远之的心理.如何利用设问方式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步骤化,让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得心应手,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就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中要重视问题的设置,只有有效设问才能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库仑定律这一知识点本身不难,但是它与万有引力公式有相近的地方,学生容易混淆.另外库仑定律描述的是微观粒子的状态,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难形成直观的印象.本文从一道典型的库仑定律习题入手,化解学生对库仑定律这一概念的理解误区.
例 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3,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在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为原来的( ).
A.3/5 B.2/3 C.3/4 D.1/3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学生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电荷守恒定律中,两金属小球接触后分开,如果是异种电荷,电荷量先中和再平分,如题目中的q″=3q-q/2=q,需要考虑正负电荷的性质;如果是同种电荷,则需要叠加再平分.二是对于库仑定律,它的大小与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计算时只需要代入带电量的数值,而不需要正负.对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新的尝试.
首先,让学生充分理解物体带电的实质——电子的移动.
问题一 当一个带3q电量的正电荷小球和一个带q电量的负电荷小球接触后分开,他们分别的带电量是多少?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这时分别画出接触前,接触中,接触后的电荷量的变化,并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学生很容易得出,分开后两球的带电量相等且都等于+q.这个计算过程是需要考虑带电量的正负的.
接下来,初步尝试库仑定律的用法.
问题二 如果将一个带3q电量的正电荷小球和一个带q电量的负电荷小球放到r的位置上,他们之间的库仑力是多少?
根据库仑定律公式,即可得出F=(kq·3q)/r2,这时不需考虑电荷的正负,只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
问题三 进一步提高难度,将这两个小球接触后分开,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库仑力又为多少?
结合第一问,学生可以计算出:
最后,它是原来库仑力的多少倍?结合数学公式,学生即可算出答案.通过三个问题将库仑定律经典问题顺利化解.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需要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但加速度的概念也比较抽象,不像位移、速度可以直观感知,所以本文将在新授课时运用了梯度设问的技巧,层层递进,化繁为简.
首先,让学生自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次,通过三个设问将问题深入.
问题探究一:如何理解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的关系?
问题探究二:如何理解加速度正负号的含义?正的加速度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负的加速度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吗?
问题探究三:物体什么情况下做加速运动,什么情况下做减速运动?
在此基础上配以表格数据分析,习题巩固等,让学生掌握加速度.
人类认知水平分为“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如何有效的实施物理课堂教学,以“已知区”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梯度的构建,从而对未知的规律加以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课堂有效性评价的重要内容.而递度式的有效设问符合人类认知层次的特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基本问题入手,逐步过渡到高层次的思维培养、训练和拓展,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来设置问题,既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要实现有效备课,梯度式设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进行有效设问,必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始终以学生为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1]赵璐.《有效设问技巧之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
[2]陈报南.《“设问”技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
[3]何立亮.《新课改理念下课堂设问的若干艺术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3.
G632
B
1008-0333(2016)22-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