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 李小舟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移民安置社会稳定分析
崔伟 李小舟
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都有利弊两面,都会涉及到社会稳定问题,本文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阐述了风险分析思路,通过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利用初始风险指数法对初始风险等级进行判断,并通过风险防范措施及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判断,综合分析后得出本项目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为低级,项目是合法、合理、可行、可控的结论,此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为其他水利工程所借鉴。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涉及河南省商丘市和周口市的7县2区。主要利用清水河线路进行引提水供以上7县2区的工业、生活用水。主体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利用输水河道长64.5km(清水河和鹿辛运河),新建压力管道68.3km,新建梯级泵站3座、加压泵站2座、调蓄池3座,新建、重建各类水闸、桥梁等建筑物60座。
主要实物成果:工程总用地面积31717.92亩,其中永久征地5078.44亩,临时用地26639.48亩;涉及农村居民拆迁61户,303人;副业3户;拆迁各类房屋19270.80m2;影响专项线路144条。
生产安置规划:根据生产安置标准计算,本工程用地区规划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2070人,全部采用本村安置方式,可利用土地补偿款及生产开发费用规划生产开发项目创造收入,弥补由于工程永久征地造成的种植业收入损失,使农民安置后生活水平不降低。
搬迁安置规划:规划水平年313人,均采取本村后靠分散安置方式,根据本村村庄布设情况,在原居民点适当位置后靠安置。
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物料运输等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施工噪声等对环境都有一定影响,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其影响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施工期环境影响是暂时的;运行期通过引提水入河后可适当改变现有的水环境和缺水现状,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改善水质、扩大水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为打造宜居河畔环境提供条件。
水土保持影响评价:由于工程建设战线长,建设时间长,开挖土方量大,挖损、堆垫面积大,现状植被将遭到破坏并形成裸露的地表,使部分地区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工程施工期间将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对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产生危害,对自然景观、河道水质、土地资源等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有步骤的开展风险调查工作,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拟建项目公众参与情况;拟建项目所在地周边的自然环境现状和社会环境情况;项目实施可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群众、利益相关者对拟建项目建设实施的意见和诉求;拟建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政府和组织、社会团体的态度;媒体对拟建项目建设实施的态度;拟建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内容。
共发放公众调查表560份,其中个人480份,基层政府组织80份。回收531份,其中个人454份,基层政府组织77份,回收率达94.8%。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对照表法进行风险因素识别,识别出影响本工程顺利实现的各种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同时要识别出主要的关键风险因素。
1.初始风险指数计算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和水利部《关于印发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水规计[2012]474号)的要求,对本工程的社会稳定风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确定高、中、低等级。根据本工程特点并结合专家讨论、打分确定各单因素风险在拟建项目整体风险中的比重。本项目初始风险等级判断定量计算见表1。
表1 初始综合风险指数定量计算表
2.初始风险等级判断
风险等级判断标准参考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873号)的规定,详见表2。
表2 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评判参考标准
根据综合风险指数评判标准,本工程风险指数0.234<0.36,初始风险等级应为低风险。
实物调查精度问题:按照实物调查规范控制调查方法和精度,取得群众和地方政府的认定,在实施过程中对错漏登项目,在不违反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据实核对,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失地农民问题:对于占地比例较大的村,计列生产开发费用,利用土地补偿款及生产开发费用规划生产项目创造收入,弥补由于工程永久征地造成的种植业收入损失;政府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技能培训、就业信息等,保证失地农民在失去耕地后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收入水平不降低。
土地补偿标准问题:对补偿标准按国家征地政策做好宣传、公开、公正;对补偿资金加强风险预警和监管、预防腐败;征地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水土流失问题:落实水土保护方案和措施。
大气污染物排放、水体污染物排放、噪声和振动影响:落实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
用相同方法计算落实措施后的综合风险指数为0.071。相应的风险等级仍为低风险,但比采取措施之前风险更低。
本分析报告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价,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建议,得出结论如下:
1.项目风险等级结论。本项目初始风险等级判断为低风险,在进一步制定、落实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后,可以确保本工程预期风险等级仍为低风险。
2.项目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分析结论。引江济淮工程其环境影响、水土保持等决策程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项目是合法的;经对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引黄供水区和引江济淮供水区关系论证,项目是合理的;该工程实施后,可有效缓解沿淮及淮北地区较长时间内的缺水矛盾,对完善江淮运输体系,缓解巢湖及淮河水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