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嫦 区月团(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000)
肝素钠在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周婉嫦区月团(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佛山528000)
目的:分析与探讨活体肾脏移植血流灌注中对肝素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2011年10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亲属活体肾脏移植的患者,2013年12月前有35例实施供肾摘取,2013年12月后有65例实施供肾摘取,器官灌注期间均给予8500u的低分子肝素钠,将其加至肾保存液内部。结果:对照组35例与65例亲属移植受体肝素组围手术期都比较顺利,对照组中,7例在手术后产生肾移植功能恢复迟缓,每日尿量低于400mL或者无尿,实施规律血液透析治疗,4例受体在手术后的10d实施肾脏移植穿刺,经病理证实是急性肾小管坏死,术后20d受体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肝素组在手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受体尿量正常,没有出现延迟恢复情况。两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在血流灌注中具有应用可行性,对避免形成移植肾微小血栓与降低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器官损伤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肝素钠 血流灌注 应用
供肾来源短缺是近些年医学领域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活体供肾是国际上倡导对供体缺乏进行解决的一个有效方法,国内明文规定,活体供肾来源应该是患者家属,同时还要保证是三代血亲之内[1]。摘取供肾之后,将低分子肝素钠加在灌注液中,以实施器官灌注保存,手术后能够良好恢复患者移植肾功能[2]。本研究为分析与探讨活体肾脏移植血流灌注中对肝素钠的应用价值,选取近些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活体肾移植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下为具体报道:
1.1基本资料:选取100例2011年10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亲属活体肾脏移植的患者,供受体标准为《人体器官移植条例》,HLA配型、ABO血型、淋巴毒试验以及交叉配合比较好,通过器官移植伦理会正式供体与活体供肾移植原则相符,通过临床评估,没有患者出现手术禁忌症。
1.2方法:供体选择全麻单侧肾脏摘取术,取出供肾后及时由手术组进行血流灌注修整,2013年12月前有35例实施供肾摘取,2013年12月后有65例实施供肾摘取,器官灌注期间均给予患者8500u的低分子肝素钠,将其加至肾保存液内部。
1.3术后治疗:术后受体实施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实施常规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常规支持,对受体血药浓度与肾功能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选择软件SPSS18.0展开统计学处理,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35例与65例亲属移植受体肝素组围手术期都比较顺利,对照组中,7例在手术后产生肾移植功能恢复迟缓,每日尿量低于400mL或者无尿,实施规律血液透析治疗,4例受体在手术后的10d实施肾脏移植穿刺,经病理证实是急性肾小管坏死,术后20d受体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肝素组在手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受体尿量正常,没有出现延迟恢复情况。两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因为亲属活体供者本身具有的生物学特征与和受体组织相容性比较好,保证移植受体能够得到更高肾脏存活率。摘除活体的肾脏后,供体血流灌注导致的缺血再灌注缺损情况没有理想防治方法。在血流灌注损伤方面,研究显示[3],粘附分子P2选择素能够以介导中性粒细胞等聚集与粘附,在血流灌注导致的人体肾组织损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4],P2选择素作为内皮细胞或者血小板活化标志与相应的粘附受体,可参与启动白细胞粘附级联反应。P2选择素不仅能够在机体防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在病理状态下对炎症发生与发展形成促进作用,为组织器官免疫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若选择P2选择素直接抑制,能够有效防护再灌注肾损伤。
低分子肝素的组成部分为糖醛酸与D2葡糖胺的交替残基链,肝素是硫酸化程度比较高的一种蛋白多糖。相关文献报道[5],肝素含有能够结合P2选择素的聚糖结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P2选择素结合配体,以此对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形成有效抑制作用,同时对中性粒细胞粘附进行有效抑制,有效治疗炎症性疾病。小剂量肝素和抗凝血霉结合,采用灭火银子X与有效抑制转变凝血酶,从而对血栓形成进行有效抑制。肝素还采用抑制纤维蛋白因子的方式对纤维蛋白结块进行有效阻止。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35例与65例亲属移植受体肝素组围手术期都比较顺利,对照组中,7例在手术后产生肾移植功能恢复迟缓,每日尿量低于400mL或者无尿,实施规律血液透析治疗,4例受体在手术后的10d实施肾脏移植穿刺,经病理证实是急性肾小管坏死,术后20d受体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肝素组在手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受体尿量正常,没有出现延迟恢复情况。两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低分子肝素钠在血流灌注中具有应用可行性,对避免形成移植肾微小血栓与降低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器官损伤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王爽,许亮,蔡明,等.低分子肝素钠在活体肾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旬刊,2009,1(6):41-42.
[2]池艳春,黄乐,郭静.肝素盐水灌注在内瘘溶栓中的应用[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1,9(3):40-41.
[3]Thines L,Proust F,Marinho P,et al.Giant and complex aneurysms treatment with preservation of flow via bypass technique [J].Neurochirurgie,2015,62(1):1-13.
[4]王佳旭,陈宝霞.胎儿脐动脉超声血流指标对肝素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评估[J].河北医药,2012,34(23):3607-3608.
[5]吴爱萍,张冰沸,唐红.加压输液袋肝素灌注在外周动脉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35-36.
R 692
B
1672-8351(2016)11-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