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足球的赛制思考与设计
——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

2016-12-16 07:06裘飞龙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315020
校园足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江北区赛制足球联赛

裘飞龙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315020)

中小学校园足球的赛制思考与设计
——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

裘飞龙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315020)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校园足球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的热点工作,中国足球迎来发展良机。但良机亦是挑战,最近二十几年,关于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因素日趋为大家深入探知,其中足球人才培养最受到关注。

在推广校园足球人才培养过程中,竞赛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比赛是最好的教师,而良好的赛制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套前瞻性的,可持续与可操作的校园足球竞赛制度,其作用就好比高楼打地基,能使得校园足球发展得更为稳健。而这就需要我们慎之又慎地开展研究,使之既能符合当前需要,又能对接地方、学校特点,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与广泛参与,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校园足球的开展。

一、校园足球赛制设计前思

英国的调查结果称,“中国民间隐藏着7000个梅西”。确实,从正态分布理论来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的确应该潜藏着众多足球天赋的孩子。因此,国足要有所起色,尽力挖掘有足球天赋的孩子,并引导培养他们成为足球人才,这会是一个较大的发展突破口。

那么,如何才能把有足球天赋的孩子变为足球人才呢?

随着校园足球工作的推进,很多层级的学校都热闹了起来,这是非常可喜的变化,孩子、家长、学校、社会同时开始关注足球,为足球运动的开展营造了难得的好氛围,这时,有必要提醒业内人士要保持冷静,毕竟人才培养是急不得的,中学、大学的学生由于运动发展期已过,很难再培养出超级巨星(当然也有大器晚成型的个例),我们应该有目的地把视线集中到中低段小学生身上。即:着力关注“运动发展关键(敏感)期”。据研究,0~6岁是儿童运动发展关键期,当儿童接近青春期时,神经元联接的步伐开始放缓,3~12岁是最旺盛的。持续地使用技巧将改变脑的结构,学习者越年轻,改变就越容易发生,迈克尔·乔丹8岁开始篮球生涯,发展出超人的精细运动技巧,成为一代篮球巨星,但在31岁退役转行至棒球运动时,尽管非常努力,却没有成功。这就是运动发展关键期给我们的启示,也印证了邓公曾经倡导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是一个正确论断。

综上,在现阶段推进我国的校园足球工作时,主要可以做如下考虑:中学、大学推进校园足球目的在于扩大足球人口,提高足球认识,培养对足球的热爱,未来可以利用足球进行健身与娱乐;小学阶段推广足球运动除与中学大学相同的目标外,更是为了中国的足球运动接轨国际,培养世界级足球巨星。如此,校园足球开展的工作重心在近期应该落在小学。政府重视、媒体宣传当然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创新与足球人口的扩大,在这里,作为顶端设计之一的竞赛制度建设应该及时启动。

1.高度重视,加速推广

县(市)区区域行政管理是我国政权体系的一大特色,权利的行使和指令的执行都非常高效,教育局牵头举行足球联赛学校会热衷参与,只要组织得法,推广活动会立竿见影。另外,采用比赛进校园,主客场联赛制,主场方组织学生观摩比赛等措施能扩大影响,提增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与参与热情。

2.挖掘人才,加大普及

足球普及一词在概念界定上不应该理解为全区学生从事足球运动,这样势必影响其他项目在校园的推广,项目的多样性被破坏,最后将冲击中国的体育事业,这点应该理性地避免,所以,可以在全县(区)布局三分之一左右的学校(江北区布置了7所小学)发动全员参与足球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足球进课堂、足球进大课间、班内小组赛、班际足球联赛、校园足球吉尼斯活动、校园最有价值球员评选、校足球运动队训练等,使全体成为足球人口。另外一个层面的考虑是这7所的学校在将来要进行县(区)级的联赛,这一数量控制,联赛时间就不会拖得很长,便于操作。

3.适宜赛事,分责助力

春秋两季安排两次联赛,会促使学校全年系统地训练选手,对选手的成长有利;联赛主客场积分制,每次比赛进校园,主场方组织学生观摩比赛,同时制定观赛礼仪教育学生文明观赛,把足球文化渗透到育人环节中,既能熏陶体育精神又能营造足球氛围。同时,这种分责制也可以减轻组织者的工作负担,所以是一举多得。

二.校园足球联赛赛制设计

小学生足球赛采用春秋两季5人制男女混合联赛(图1),比赛分为四节,前两节每节耗时15分钟,后两节每节耗时20分钟,整场用时70分钟。

图1 校园足球联赛模型——小学

一二节对应的学生分别为水平一(1、2年级)、水平二(3、4年级),要求大小年龄队员之比为3:2,且必须有一名以上场上队员为异性,如水平一上场队员中二年级学生人数为3名,一年级上场队员人数为2名,同时要求必须男女混合但比例不限,这样的安排首先是因为中低段男女生基本不存在因性别不同而导致的运动能力差,其次考虑了男女足球人才的同时培养,也减轻了学校可能要同时带男女两支足球队的负担。

因为5、6年级男女生在运动能力上差异显著,所以三四节对应的学生分别为水平三女(5、6年级)、水平三男(5、6年级),上场队员大小年龄之比也为3:2,每一节后都要交换场地,这样一来,上场参与比赛的学生在20名以上(有替补),若规定每个水平的学生人数为5名正式队员,两名替补队员(5+2),则学校组成的一支足球队的总人数在28名,这样的安排即考虑面向全体,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又考虑年龄层级的梯队建设。

每一节比赛都采用积分制(小积分),按胜积3分,负积0分,平积1分。整场比赛的成绩采用四节比赛的积分相加。积分多者胜(大积分)。

三.设计组织校园足球相关比赛的建议

1.联赛主场方在举办比赛时,充分利用午休时间,适时适度调整比赛作息,留出一个半小时的空隙就能组织比赛,既使得比赛的正常开展,亦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初高中的联赛也应该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分节对抗,在分三节的基础上,每节的比赛时间可以增多,初中生建议7~9人制,高中生建议9~11人制。

3.校方在开展校内足球联赛时,可以采纳这种赛制,也可以自创赛制,相应的场地规格也不必太拘泥,足球是一项自由包容的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可以很低,对人的高矮胖瘦也可不作要求。

4.对小学生来讲,尽可能地采用小场地踢球,触球机会多了,就能提高球性,兴趣也就有了。9×18是场地,15×28也是场地,可以更小,都不会影响这一运动的开展。

5.为突出足球的育人功能,应提倡在比赛之前有问候礼仪,赛后有告别礼仪(需设计),我们不仅要培养勇士,也需要更多的绅士。

全体参与是校园足球的主要特色,比赛进校园、男女生混赛、各年龄段对抗以及足球进课堂进大课间等各种设计与要求,都是为了增加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只要我们静下心,脚踏实地,尊重规律,讲究科学,足球人才将会不断涌现。

猜你喜欢
江北区赛制足球联赛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认识足球(九)
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南区)精彩掠影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赢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