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报道
不忘初心 抓好基础 推动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即墨市龙山中心小学校园足球工作特色介绍
◇ 本刊报道
即墨市龙山中心小学在探索体育传统特色教育的道路上,努力遵循“项目特色——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从本校的实际出发,选定足球这一特色项目为切入点,把足球带进课堂,研究开发足球校本课程和魅力足球韵律操,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而自主开发的体育特色课程,确保每个班级每周上一节足球课。
该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足球课教学,将足球课教学列入校本课程课表,由体育组牵头,任课教师参与的校本小课题研究,主要从学生兴趣、训练技巧、整体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促使教师沉下心去教,学生有兴趣去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和水平。同时,学校不断丰富校园足球文化,拓展教育资源,在宣传橱窗、广播、黑板报中设置足球专栏,让学生更多地去感受“足球”文化,并通过开展足球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电子足球报、手抄报、征文比赛等活动,增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在此基础之上,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时间接触和学习足球,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足球社团,并在每个年级成立了足球兴趣小组,力争使足球运动能够辐射到每个学生。组织以中年级学生为主体的足球兴趣小组,每天早晨练习体能,课间操练习技术技能,下午大课间活动结合技能和对抗训练,通过兴趣小组再选拔组建班级足球队和校园足球队。每学期开展班级间的足球赛,吸引了全校学生,尤其是本年级学生的观摩。通过比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学校足球队的训练由学校两名足球教师和外聘教练负责,社团和兴趣小组分别安排专职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组织活动。保证每周五社团活动时间用于足球的活动和训练。学校的足球队员每天集训一小时以上,学校对学生不仅狠抓训练,更重视抓思想品德、抓文化学习,学生因比赛耽误的课,学校及时安排教师给孩子们补课。
在本刊记者来到龙山中心小学时,看到的简陋的土场地,该校属于偏远街道小学,学校的硬件条件与城区学校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踢球给孩子们的带来的快乐并不亚于城里。说起该校的足球,这里不得不提为足球倾注很多心血的体育教师---胡岗伦。
胡老师从1999年毕业至今一直执教于即墨市龙山中心小学,岁月如梭。在这个乡村小学工作有16年了。说起学校的足球胡老师对其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仍历历在目,但是看到自己亲手培养的孩子在各级各类足球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他内心便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他从小就爱好体育运动,毕业又义无反顾的来到乡村小学选择体育教师这一行业,那时他就下定决心,一辈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开始尽管决心很大,热情很高,但学校简陋的条件,还是让他始料未及:最初学校操场全部是沙土,没有一个篮球架,没有足球门,甚至连一个篮球、足球都没有……他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因为工作环境差,个人待遇低和领导讨价还价,而是用实际行动,开始了他的创业。他不满足于上好体育课就行了,2006年向学校建议:建立一支体育传统项目运动队。虽然他学的不是足球专业,但是本着自身热爱,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需求选择了足球,当初学校没有正规的足球门和场地,他就用当初废弃的旗杆做成足球门,带领孩子们把场地的小石块全部清扫,用废弃的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当作障碍物,用木棍当成假人墙,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生龙活虎,欢笑的踢球,心里充满了知足感。
图为胡岗伦老师
在完成每周18节体育课和每天的课间操,每学期春、秋季两次体育运动会的前提下,他还要每天早、中、下午带课余足球队的训练,多的时候带领4支参赛队伍。平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和一切可能的机会外出向有经验的老教练和足球前辈们请教。利用假期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足球培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一坚持就是10年,10年以来为了保证训练质量他牺牲了许多节假日。胡老师从未休过寒暑假,就连一年的52个星期天,多一半都要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联谊赛。超负荷的工作量,长期的训练再加上饮食不规律,让他患上了胃病,腰病。每到冬季,肘关节、膝关节隐隐作痛。有时他不得不带上护肘、护膝和围腰坚持训练。他经常顾不上自己的家庭,每天回家都是看到孩子熟睡的身影。一路走来,全因为有了理解和支持他的父母、妻子和儿女。慢慢的……他带的孩子们一天天成长起来,所训练出的队员,不仅技术熟练,而且有礼貌,明是非,懂事理。外出比赛,经常受到大家的夸奖。人们常说,在艰辛中走出来的队伍,肯定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在历届市级足球比赛中,胡老师带领的球队连年取得亚军、季军,在今年参加的青岛市可口可乐“市长杯”足球联赛中获得男子丙组亚军。胡老师2010年被评为即墨市教学能手;2011年被评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2014年被评为即墨市优秀教师;2016年荣获青岛市校园足球“优秀体育教师”;2016年又再次被评为即墨市优秀教师。
校队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也面临很多困难,如专业足球教师的缺乏,个别教师、家长“重智轻体”的现象依旧,足球硬件场地的限制(该校现在还是以前的沙土场地,春秋风大的时候,足球场尘土飞扬,无法保证训练质量)等等。艰苦的条件下,该校的校足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今天的龙山中心小学没有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胡老师及他同事在与孩子们分享收获和喜悦的同时,也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继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