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培养的达成策略

2016-12-15 03:25蔡焕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亲子课外阅读读书

蔡焕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92-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来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的实际,谈几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培养的达成策略。

一、教师导读——让读书活动更有质

1、激发学生喜爱阅读的兴趣。教师,是学生的阅读伙伴,也是学生的阅读索引。我们既要做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也要做他们书海航行的指引者。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笔者考虑到课文中有较多的词语和句子学生难于理解,预习时让学生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安排他们课外找有关的图书来读读。为了弄清问题,学生在图书室里忙碌地找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他们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尝到了乐趣,课文的重、难点在自主阅读中解决了。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认真阅读,圈划出好词好句,背诵富有情趣或蕴有哲理的谚语、名言等,变单一的读书看报为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过程。在教学《火烧云》时,笔者让学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美丽多彩的火烧云。学生一下子列出了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等词语。教学实践证明,扩大学生阅读量,加强语言积累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没有吸收,哪来倾吐?”想必也是启发我们老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提高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课外图书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吸收知识的思维过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敢于质疑,可以是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语的意思,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甚至是一些天文地理、科普知识等。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更要指导学生自觉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虚心请教别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探索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

二、亲子共读——让阅读活动更有情

亲子共读,是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师要经常对家长渗透亲子共读这种充满温馨充满亲情的阅读理念。笔者经过实践发现,由于家长的竭力配合,很多学生都养成了积累的习惯,有经典字词的摘抄,有阅读感悟的畅谈,有精妙段落的记录;由于有家长热切的鼓励,很多孩子由原来很少读课外书变得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还时常和家长进行阅读方面的交流,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亲子共读活动,家长和孩子经常为书中的内容在一起探讨,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加强了家长与孩子的心灵沟通,有力地促进了家长与孩子关系的融合,使阅读活动变得更有情。

三、展示交流——让阅读活动更有趣

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围绕课外阅读活动主题,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读物,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的成果形式可是读后感、创意读书卡、手制创意图书、创意情景漫画等,以巩固阅读成果。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班级读书交流会。班级读书会的宗旨在于拓展视野、知识交流,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享受过程的快乐。读书会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好书推荐会、主题性阅读、读书交流会等。如在学生阅读了不少革命英雄的故事后,组织学生举行 “革命英雄故事大家讲”的交流会,不仅使学生在大量的事实,更多的具体形象中受到了巨大的、深刻的教育,而且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深切地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与满足。

优秀作品展示场。笔者认为,不定期地展示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的作品,如剪报、书签、读书摘抄、手抄报、亲子共读心得等,能让学生的读书作品在活动中得到交流。我们不难发现,一幅幅极富个性的作品,透出的是学生对于阅读的渴望,是学生心灵深处对于阅读的深刻理解。这样的激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阅读。

读书节展演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是给学生一个精神得以狂欢的舞台,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学生会根据读书活动主题,齐心合力编排表演的节目,制作表演的道具,撰写主持的稿子,布置优秀作品的展示……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活跃,情感的真实,想象的丰富,个性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价值追求。

四、多元评价——让阅读活动更有效

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始终保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科学的评价既有利于结果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过程目标的达成。

1、全面评价阅读过程

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限制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小学生的评价应从课外阅读量、阅读面等进行整体评价,注意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受、体验和价值取向等,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科学评价阅读过程

课外阅读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活动,它具有长期性,需要经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评价,注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材料,具体掌握学生阅读状况,为评价提供依据。

3、正面评价阅读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坚持以正面的定性评价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和取得的进步,促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在老师的赞扬声和鼓励声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评价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

猜你喜欢
亲子课外阅读读书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