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雷 申 亮 王海洋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 (邯郸 056200)
头针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袁 雷 申 亮 王海洋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 (邯郸 056200)
目的:观察探讨头针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患儿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头针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QUEST、Peabody-FM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 量表、关节活动度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QUEST、Peabody-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可有助改善其关节及运动功能。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自受孕起至婴儿期发生的发育缺陷和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以姿势异常、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伴惊厥、感知觉障碍、心理行为异常及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等,临床认为,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一旦错过最佳诊治时机,患儿极有可能造成终身残疾,不仅影响孩子的一生,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本研究观察探讨头针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患儿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符合2006年第9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和第2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脑瘫诊断标准[2]。治疗组中男 16例,女 12例;年龄在9~18个月有20例,19个月~4岁有8例;病因为早产儿10例,新生儿黄疸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临床分型为痉挛型5例,不随意运动型4例,强直型3例,共济失调型3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9例。对照组中男 15例,女 13例;年龄在9~18个月有19例,19个月~4岁有9例;病因为早产儿11例,新生儿黄疸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临床分型为痉挛型6例,不随意运动型4例,强直型3例,共济失调型2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8例。均排除肌张力为0级、伴癫痫发作、合并严重智力及视、听觉障碍等患儿。两组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治疗同意书,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基础治疗,常规处方:采用恩经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国药准字号S20060052),3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ml,肌注1d1次。申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国药准字号H20046213),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1d1次。10d 1个疗程,病情较重者可增加至15d 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康复训练采取阶梯式疗法(Vjota诱导疗法)和神经发育学治疗法(Bobath疗法),每周5次,每次40min至1h,观察3个疗程。
治疗组基础治疗加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针具:用0.30×25mm 毫针,选穴:双侧头部运动区中2/5,臂臑、肩髃、曲池、手五里、合谷、手三里、三间、八邪、后溪。针法:先针刺双侧头部运动区中2/5,然后留针1h;接着点刺八邪穴,不留针,其余穴位均采取常规针刺,以平补平泻法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肢体与头部留针可同时进行。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3]采用的是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共88项评估项目,五个功能区,总分264 分,A区为卧位和翻身,17项总分51分;B区为坐,20项总分60分;C区为爬和跪,14项总分42分;D区为站,13项总分39分;E 区为走跑跳,24项总分72分。每项采取4级评分法,0分为未见动作迹象;1分为开始出现但完成<10%;2分为完成10~99%;3分为整个动作全部可完成。显效: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总分进步分值总和>18分;有效: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总分进步分值总和≥10分;无效: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总分进步分值总和<10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关节活动度评定[4]主要针对双下肢六关节,即测定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正常9个月以上儿童双下肢六关节的活动度为大腿内收肌角在130°~150°,足背屈角在60°~70°,腘窝角在150°~170°。显效:治疗后角度达到正常或增加> 20°;有效:
治疗后角度增加10°~20°;无效:治疗后角度增加<1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应用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量表(QUEST)、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FM)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进行测评[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均输入SPSS17.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 量表、关节活动度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GMFM量表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关节活动度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后QUEST、Peabody-FM和PE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QUEST、Peabody-FM比较(分)
讨 论 头针是治疗脑瘫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基本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根据祖国医学中针灸学之经气横向联系理论,并与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解剖学结合,针对脑瘫患儿不同的临床症状,对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相应投射区进行针刺。脑瘫患儿在中医的发病机制没有一致定论,可有多型,脾肾亏虚型,因肾主全身骨,脾主全身肌肉,脾虚则肉少,肾亏则骨软,若同时受风寒、风热外邪侵袭,便成“五软”;若先天阳气不足,则血脉不敛,气血不荣,不能温暖肢体,肉肤毛孔空松,易受风寒侵袭,侵袭后筋脉拘急挛缩,无法伸展,血液运行滞涩,便成“五硬”。肝肾两亏型,因肾主骨,肝主筋,若肝亏损,筋则不能约束骨导致关节屈伸不利;若肾亏损,则肾气不足,骨空变软,此时遭受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则会导致筋骨相互协调障碍,统合失散,便成“五迟”或“五软”[5]。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认为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中枢,因此,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放射区进行定位,刺激头皮相应的功能区域,治疗相应功能的障碍性疾病。脑瘫患儿的主要肢体功能障碍会表现为筋脉软弱无力、痿废不用,符合中医的痿证范畴,首见于《内经》中便有“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而《素问·痿论》也有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痿疾者,当取之阳明,阳明就是足阳明胃经,因此,中医“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强调的就是在治痿证中应重在脾胃。如:《素问·经脉别论》也有提出,四肢、肌肉、筋脉、百骸都是依赖五脏精气来充养,同时五脏精气津液就是起源自脾胃,因此,阳明者,乃为五脏六腑之海,润其宗筋,而宗筋又主束骨,同时利关节。在痿证的针刺治疗中,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取穴应以阳明经穴为主,认为阳明气血亏虚,长期筋脉失养为主要病机,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因此,刺阳明则出气血,能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一旦气血充足,筋脉便得养,痿证的功能障碍表现就能得到缓解[6]。
本研究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入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治疗12周后,在关节活动度、粗大运动功能及QUEST、Peabody-FM评分方面均效果十分显著,可见此法对于改善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关节活动度,还有调整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促精细运动发育,有显著的作用。
[1] 薛 芸,侯双兴,刘学东,等.以冻结步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3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4):465-467.
[2] 李晓捷,唐久来,马丙祥,等.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520.
[3] 黄金容,邓仁才,孙克兴,等.头针留针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11):52-54.
[4] 孙瑞雪,姜志梅,徐 磊,等.手-臂双侧强化训练对偏瘫脑瘫儿童上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108-110.
[5] 高志平,贾 宁.小儿脑瘫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49-150.
[6] 刘 娜,张 伟.COPD晚期合并外周骨骼肌萎缩从“治萎独取阳明”论治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6,37(3):383-385.
(收稿2016-07-04;修回2016-07-20)
脑性瘫痪/针灸疗法 头针 穴,臂臑 穴,肩髃
R748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1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