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群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浙江杭州 310018)
基于职业选择力的高职目标教育探索和实践
吴刚群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浙江杭州 310018)
某些高职院校受到社会评价、多元意识形态、应试教育、学生自身认知管理能力薄弱以及传统教育教学等因素影响,学生目标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强。文章提出并分析了“职业选择力”的新概念,认为“职业选择力”可以明确并统一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生成长目标,可依托《学生目标规划导航手册》建设“四立”的高职目标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职业选择;目标教育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和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上睡觉或者玩手机,课余时间谈恋爱、上网、玩游戏,搞得天昏地暗,不能自拔,茫茫然不知所措地混日子。到毕业时面对就业市场,不知如何选择职业方向,高不成低不就,有的毕业几年后仍在漫无目的地频繁跳槽,有的选择了继续“啃老”。诸多没有目标的表现和后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树立目标,启航远行,实施目标教育应时应景。
树立明确的目标对于推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以及激励作用,人通过制定目标并努力加以实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集中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学生普遍存在目标意识欠缺、目标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了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多个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
(一)思想意识多元化对学生主流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
价值观对人的思想、道德、心理、行为具有导向功能和调节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学生思想状况日趋多样化,部分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较为模糊,责任意识欠缺,学习目标不明确。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脉关系至上”等思想的影响,认为金钱、关系比什么都重要,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迫于自主择业机制和就业难的形势,认为所学知识并不一定有用武之处,产生了读书无用的心理,觉得到大学混张文凭就行,主动成才意识淡薄。
(二)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父母和老师总是帮助学生做好了安排,致使学生养成了被动选择的习惯。到了大学失去了升学的目标,放松或者降低了自身要求;普通教育阶段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封闭式的教育也使学生对社会和职业了解很少,面对全面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职场的需求,不知道自己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自主生活、身心素质、人际关系又碰到了各种问题,让学生们无所适从。
(三)学生自我认知和管理的意识薄弱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高职学生自身内部产生的、与自我认知密切关联的相关因素,是导致目标缺失的主要因素。自我认知是衡量个体自觉性、自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只有意识到“我是谁”“我要什么”“我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发地做事;只有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认识清楚,才能扬长避短。但高职学生自我认识处在表层的居多,不够深入,其结果就是自控力不强,学习自觉性、自律性欠佳。
近年来,各类高校越来越重视目标教育,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和实施目标教育,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足。
(一)育人目标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具体
高职教育目标定位是高职教育战略最核心的内容,只有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高职教育才有发展的基础和未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国家层面上表述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从2000年教育部首提“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到“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到现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国家层面的抽象概括的教育目标,统一表述无可厚非,对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个人的培养目标却是众说纷纭、百家齐放的;口号式的提法多,重点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明确,具体内涵和支撑少,目标不明,育人工作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了。而传统的培养模式重专业教育教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轻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之间脱节
(二)内部运行机制不畅:部门育人合力不足
从现有高职院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看,对系部、二级管理部门、教师的考核,还是看重科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等内容,而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比较欠缺。另一方面,校内各部门在育人工作上“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学校的教学部门(包括二级院系)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只考虑课程安排,教师们上完课就走,很少关注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和需求,顶岗实习针对性不强。就业部门开展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注重学生职业目标引导,但是很少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不注重专业和个体差异,不注重实践,学生只知相关知识却没有相应的生涯规划能力,知行不一。学工部门只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少考虑学校特色和专业差异。
(三)学生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导向作用不佳
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取决于学生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硬性标准。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延续应试教育的模式过多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以为成绩好就可以得到很多荣誉、奖学金和优先入党的资格,就能够获得好工作。这给了学生一种错误的引导,认为学习成绩过关是接受大学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而学得如何无从得知,考试后老师批好卷评完分上交,没有反馈和总结,学生无从得知自己学得如何,学习积极性不高,主体参与性不强,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学生管理相对宽松:强化引导意识不强
宽松式管理初衷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但是从严格进入到相对宽松的环境后,自主管理能力不强的学生,没有了他人的严格监督和管理,产生了惰性,失去了目标。大学多样的考试考查方式,使一些学生轻松地过了考试关,自以为掌握了大学的学习方法,影响了后续的学习和成长。学习压力不大自由时间又多,课外生活就“丰富多彩”了,有的刚跨入大学就四处搜索目标开始谈情说爱,有的热衷于兼职倒腾点生意,有的醉心于当干部,组织和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偏离了重心,迷失了方向。
(一)目标教育的内涵
2000年李德全发表的《从目标管理到目标教育》一文提出了“目标教育”的新概念,认为目标教育与目标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两大基本途径与方法。且对“目标教育”做了学界较为认可的界定:所谓目标教育,是指根据上级要求、所在组织管理目标和受教育者自身的状况,制订一定时期的组织(或个体)教育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而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
目标教育相对于学生个人层面来讲,就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包含目标制定、实施、检查与评价一系列环节的动态过程。在具体实施中,大学生在各个环节都有不尽如人意的表现:确立目标的意识淡薄,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目标定位盲目,模糊多变,不知道要确立什么样的目标;目标管理实施能力不强,恒心毅力执行力不够;总结反思工作蜻蜓点水,形式主义,不够深入。
基于以上的问题,高职目标教育实施应当有以下四层内涵:首先需要提高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潜能,有了自我成才的主动性,才能事半功倍;第二是提高学生制定目标和规划的能力,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明确制定目标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分解规划;第三是提高学生目标管理和实施的能力,学生确定了具体目标后,知道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怎么提高执行力;第四是培养提高学生总结反思调整的能力。即激发意识——树立目标——执行实施——总结反思。
(二)职业选择力的内涵分析
明确了目标教育内涵、环节、层次,对于教育主体高职院校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了。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既反映学校育人目标,又可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目标,又体现社会用人需求,可以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同时影响学生目标意识和管理能力。笔者提出了“职业选择力”的概念。
当前处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每一个毕业生都将面临职场社会,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自由职业。一个人面临一个岗位或者职业的时候,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会不会选择,一个是能不能选择。“会不会选择”取决于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职业认知能力、态度和职业价值观等,我们把它称之为“职业发现和选择能力”;“能不能选择”取决于学生的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情商、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获取能力,我们把它称之为“职业胜任和获取能力”。
把情景放到求学阶段和职业发展阶段,“职业发现和选择能力”和“职业胜任和获取能力”就是动态的,“职业发现和选择能力”会影响“职业胜任和获取能力”。职业胜任和获取能力强而职业发现和选择能力弱,说明其发展是非常盲目的;职业发现和选择能力强而职业胜任和获取能力弱,目标明确而没有胜任力,他会选择妥协或者去提升职业胜任和获取能力,这时你会发现还有一个中间变量在影响他们,我们把它称之为“职业匹配和调适能力”,包含自我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图1 职业选择力
我们把“职业发现和选择能力”“职业匹配和调适能力”“职业胜任和获取能力”合并统称为“职业选择力”,以区别就业能力和狭义的职业选择能力,突出强调“选择”对人的驱动力。职业发现和选择能力越强,职业匹配和调试能力越强,职业胜任和获取能力越强,职业选择力就越强,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力既可测量也可提升开发。
综上所述,职业选择力是一个影响学生大学学习、毕业就业、职业发展、自主创业等各个环节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说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调适与社会的关系、提升自己的过程,而大学是一个关键阶段,学校应该将“职业选择力”作为目标教育的主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依托《学生目标规划导航手册》的“四立”目标教育模式(见图2),“职业选择力”的目标确定,使“四立”教育形成了聚焦点,为“四立”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进一步细化了“四立”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实施“立德教育”,注重意识、态度和价值观、进取心、自信心等内容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实施“立学教育”,注重学风建设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业目标;实施“立能教育”,强化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能力目标;实施“立身教育”注重情商教育、文明寝室建设,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将“四立”教育的内容载体依据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的要求,编印进《学生目标规划导航手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指导老师,选择性地将目标细化成具体的指标和项目,学生目标的确定、分解以及实施结果全部体现在手册上。目标制定、实施、检查和评价整体实施过程,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目标规划、自我管理、动手执行能力。
图2 “四立”目标教育模式
目标教育的实施效果整体上还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意识教育是前提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采取某些行为必然受到意识的制约,所以要引导学生确立目标、强化目标管理,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意识。没有主动成才的意识,对《目标规划导航手册》可以应付着填写,再明确的教育内容、再丰富的教育载体对他也产生不了教育效果。意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随时变化,思想意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不能只单单在入学初期让学生了解知识、激发学生意识,又不能单单在临毕业时进行集中的技术指导,必须是全程化的、同专业相结合的,近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分阶段的实施。
(二)系统而丰富的一、二、三课堂教育体系是基础
要根据目标教育的内容,构建系统的大学生目标教育课程体系。我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时候,贯有的作法就是根据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来设置课程,更有甚者就是根据老师特长设置课程,设置思政理论课、就业指导课、党团课、体育、心理健康、人文艺术等相关课程,同时必须把目标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要搭建丰富的目标教育实践载体,比如专业始业教育、人文学堂、礼仪学堂、五个一的情商教育活动、学业与职业发展咨询活动、公益素质教育、文明寝室建设、项目策划跨专业实训、会展文化节、微电影艺术节等等,教育载体要覆盖所有学生,学生亦能自主选择,这样才能确保目标教育实施得到有力支撑。要抓好抓实高职特色的顶岗实习,不能放羊,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工作情况,岗位类别、专业对口情况、工作强度、薪酬福利水平以及学校关怀和帮助,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学校和企业要形成教育合力。
(三)完善合理的管理和考评机制是导向
要针对二级院系、班级、个人开展目标教育状况评价,点面结合,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形成目标教育的氛围。尤其要加强对学生个人目标实施情况的评价,每个学期、每个学年以及整个大学期间分阶段评价反馈,学生根据导航手册确立的目标,填写目标实施情况,以及一个阶段的总结反思,各班组建由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个人评议小组,评价学生目标实现的情况。这里尤其要引导学生树立“总结主要不是给老师和其他同学看的,关键是给自己看的”,总结反思越认真越仔细越到位,对自己的成长越有利。
高职院校实施目标教育通过唤醒自我意识、激发学习主动性、增强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职业选择力,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高职育人理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必须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使目标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1]丁养斌,程新锋.党的教育方针与大学生目标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汤帮耀.大学生职业目标教育实施方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6).
[3]李德全.从传统教育模式到目标教育模型—ISO9000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机契合[J].教育探索,2005(1).
[4]潘丽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学生目标教育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5).
[5]郑小冬.当代大学生自我目标意向缺失问题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
[6]张炜琪.基于目标管理理念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人才培养与就业,2016(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College Objective Education Based on Career Choice
Wu Gangqun
(Department of Tourism,Zheji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consciousness and objectives management ability is not strong due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social evaluation,pluralist ideology,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students'weak capacity for cognitive management,as well as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d analyzes a new concept,"career choice ability”,which clarifies and unifies the goal of college education with the goal of students’growth.It also presents the system of target education based on career choices ability and the student target navigation manual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career choice;target education
G64
A
1001-7070(2016)06-0072-04
(责任编辑:彭志雄)
2016-10-17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科研课题“基于职业选择力的高职目标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6YB08)。
吴刚群(1979-),男,浙江东阳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政教育、创业教育及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