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警察的社会教化功能*

2016-12-15 09:04吴永生
学海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化民国职能

吴永生



民国警察的社会教化功能*

吴永生

在特定的社会转型中,受旧制与西学双重影响的民国警察,既深化了对其社会教化功能的认知,推动了制度建设,也以相应成效体现了现代警察的价值取向。但是鉴于社会风气的惰性,眼界狭隘、思路模糊的认知,催生了制度建设的抱残守缺,致使其社会功能仍有明显的努力空间。

民国时期 警察职能 社会教化

沿袭西制的清末警政,起初尚属于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后则更多遵循警务规律,逐渐体现出自觉自为的色彩。辛亥功成后,制度与职能渐趋健全的民国警察,既在历史惯性中有所继承,又在顺应时势中努力创新。期间,警察的政治与社会职能以一种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的方式蓬勃发展,其社会教化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社会教化是一种化诱万民以维系社会统治的政治工具与社会软调控手段”①。为此,国家在不放弃强制措施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机制,对民众进行教育与示范,以稳定政治秩序。作为警察职能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体现,社会教化更多发挥规范言行、移风易俗、涵养道德、传承文化等作用,在稳定维护安全与秩序的同时,成为改进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与主要路径。

民国警察社会教化功能的社会环境

清末内政外交的颓势引发了全面深刻的巨变,以至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十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期。”②在此背景下,移植于西学并作为清末新政重要构成的警政变革,不仅明显改变了军警不分、人员混杂的传统体制,而且“较之他项现代化的新政,几有遥遥领先之势”③,故堪称“新政之基”。因为“警察之制”上可以“通政府”,下可以“达穷乡”,进而“可以验治理之得失,而官府可资为耳目,藉以考察舆情”④。这样,清末警政不仅“促进了近代警察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而且它的一些法规与制度在民国时得以承袭,对民国警察制度有很大影响。”⑤

民国警察社会教化功能的思想认识

民国警察社会教化功能的制度建设

民国警察社会教化功能的实际效果

置身于特定环境中的民国警察对其教化功能具有较为自觉的认知,并付诸一定的制度创新与身体力行,也的确收到了空前效果,甚至出现了职能化的倾向。

①邹芙都:《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青铜礼乐器社会教化功能述论》,《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

②[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98页。

③王家俭:《清末民初我国警察制度现代化的历程(1901-1928)》,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8页。

④⑧天津图书馆等:《袁世凯奏议(中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04、608-609页。

⑤戴逸等:《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辛亥革命》,红旗出版社,1997年,第294页。

⑦《南京警察学堂潘缙华、张侠琴二君上江督警务条陈纲要八则附消防一则》,《大公报》1905年9月4日。

⑨《文明之政不要参杂恶习》,《大公报》1905年6月10日。

⑩《成都市志·公安志》,219,查禁淫秽物品条。

〔责任编辑:姜守明〕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的警政制度建设研究”(项目号:12YJA7700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京国民政府警政建设研究”(项目号:13BZS045)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权力运行中的权力监督定位研究”(项目号:16CZZJ06)的阶段性成果。

吴永生,博士,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jdllyj@163.com,wys2008at@163.com。山东临沂,276000

猜你喜欢
教化民国职能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职能与功能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从《大武》“乐”看戏剧教化人心之能效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