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主政治的显性“争吵”与隐性“和声”

2016-12-15 09:02岳成浩
学海 2016年6期
关键词:达尔公共政策共识

岳成浩



论民主政治的显性“争吵”与隐性“和声”

岳成浩

现代民主应该具有双重面相,即“论辩”与“共识”。“论辩”主要基于自由主义理论描述和刻画的“参与”和“反对”,表现为竞争者可以在公共议题、公共政策、政府当局等层面展开争论;“共识”指的是政治参与者(特别是政党)在竞争中必须坚决地持守对民族国家、民主体制和选举程序的认同,它是支撑“论辩”有效运作的前置性规则。“共识”的稳定性决定了民主政治整体的稳定性,这既取决于竞争主体(政党)的自愿认同,更需要运用强制的手段对之加以维护和保障。总之现代民主政治既需“论辩”的显性“争吵”,更应有“共识”的隐性“和声”。

民主 论辩 共识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寻求现代化的强国之梦,其间充满了迷茫与曲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随着甲午海战而葬身海底之时,康梁的维新运动才将焦点聚集在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和变迁,君主立宪的主张开始步入中国历史的舞台,然而短暂的命运暴露出其落脚点的错误性。民主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狂风暴雨中虽然姗姗来迟,但很快便深入民心,扎根中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新航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也一直带领人民追求和实践民主梦,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尚未完善,且争论日趋激烈。中国百余年民主化的曲折很大程度上源于国人对西方民主认识的混乱,为此,厘清西方民主,特别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意涵,刻画出其整全的历史面貌,在当下便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显性“争吵”:主流的“竞争”修辞

今天,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将当前西方主流的民主判定为自由主义的民主模式,但这种清晰可辨的面貌曾一度处于混乱的状况,进而被萨托利称之为“民主观混乱的时代”——民主成了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指的指称。为此,萨托利下定决心“清理房间”,即“一项对论据和概念的污泥浊水进行清理的任务”,①以便恢复民主的主流面相。而恢复出来的主流民主被称为“熊彼特-达尔路线”,或被称为“竞争-反馈式民主”。萨托利从规范和描述的意义上将其改造成为一种基于选择和功绩的多头统治②,其核心一方面在于凸显现代(代议制)民主的竞争性和程序性的本质,另一方面在于强调“参与”和“反对”的不可替代性。在这条线路上,熊彼特是开创者③,达尔是集大成者④。故达尔的民主思想成为理解这条线路的关键,而理解达尔所谓的“多元(头)政体”是把握其民主思想的不二法门。这一模式不但被达尔视作民主的典型表现形式,而且受到众多研究民主的知名学者的追捧和赞赏,如赫尔德、亨廷顿、萨托利、李帕特、唐斯、蒂利、哈贝马斯等。

所谓的“参与”,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公民参加选举投票和担任公职的权利,衡量“参与”广泛性的一个根本指标就是普选的程度。所谓的“反对”指的是公开争论,主要指在一个国家中是否存在反对党以及反对党是否能进行自由的反对。达尔用“包容性”来指称“参与”,用“自由化”来表述“反对”,二者的程度构成了不同政体类型划分的标准。⑤这种定义从“量”和“质”的双重维度对民主做了体系化的注释。如果说“参与”(普选权)从规模、范围上体现了民主的“量”的维度,那么带来自由公正选举的多党竞争模式则保障了民主“质”的方面。对民主而言,“质”的维度要比“量”的维度更具有意义,如达尔所说,“参与”若缺少了反对权,仅体现包容性,没有实行公开争论,其意义便大打折扣。⑥因而,党争——政党之间的自由反对被视为现代民主的本质,迪维尔热曾标定,有组织的反对党(派)的存在是东西方民主的本质区别。⑦萨托利则对此做了一个经典的比喻,“民主与政治恰像市场制度与经济一样。就这个比喻来说,我们知道保护消费者的办法莫过于禁止经济上的垄断性集权,同样,我们也知道鼓励自由的方法莫过于让政党相互竞争。”⑧因而,民主无法存在于无竞争性的一党制度中。不过,将“党争”视为民主的关键仅仅凸显了“质”的一个侧面——竞争,仍然无法看出竞争的质量。

隐性“和声”:作为竞争前置性规则的“共识”

西方主流理论将民主描述为“参与”和“反对”,凸显民主政治的参与性和竞争性并没有错,而且也符合民主的本质。我们要追问的是,这种“参与”和“反对”背后的逻辑条件是什么?倘若将“参与”和“反对”看作是民主的“论辩”面相,那么在这一面相的背后应该存在着支持它的逻辑条件,笔者将其界定为基础性共识(以下简称“共识”)。⑨共识仅表明了人们在某些方面,如目标或手段等可以形成一致的看法,基础性则意在强调共识不是任意领域或层面的认同,而是一些特定的,但对民主“论辩”良性运作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共识。基础性共识包括三个层次,即共同体(民族国家)层次、民主体制(宪法规定的基本政治制度)层次和选举程序(如选区的划分标准、选民资格、提名程序、投票方法和日期、计票方法、开放选举的公共职位设定标准和程序等)层次。历史地看,正是这三大共识才奠定和搭起了民主“论辩”面相的表演舞台。进言之,基础性共识应被视为民主“论辩”的前置性规则,且一旦确立,它不会随着时空的不同而变化。

对“共识”的三个层面而言,从共同体到体制,再到程序,亦应是一种词典式排序,即如果在共同体层面上无法达成一致,更遑论体制与程序层面的共识,例如非洲一些国家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部落意识影响,在国家共同体层面上几乎不存在共识,各个部落更不会在民主体制和选举程序层面达成共识。相反,即使在共同体层面达成共识,也不一定在体制与程序层面毫无异议,比如建国前的国共两党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不存在分歧,也就是说在共同体层面上能达成共识,然而,两党在体制和程序层面上却存在很大的分歧。而且,下层共识的弱化或崩溃会对上层共识产生消极的破坏性影响,如南斯拉夫和前苏联的解体,均是源于对体制的异议和不满,从而产生对体制所支撑的共同体无法达成共识的后果。同样,“论辩”三个层次也有递进逻辑关系,只不过这需要从反面来理解,即如果直接反对执政当局,那么通常而言也会反对当局施行的公共政策以及当局对公共议题的看法,比如泰国出现的红衫军或黄衫军运动,其目的就是让当时的执政者下台,重组政府,所以,执政当局通过调整或改变公共政策或公共议题无法令其满意,平息运动。反过来说,即使在公共议题层次上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并不意味着直接针对和反对公共政策层次或当局层次。当然,对下层的争论会逐渐扩散和激发上层争论的发生,如果政府当局长期无法有效的凝结和表达公共议题,那么自然会引发反对派和民众对公共政策的不满,及至对其执政能力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从而导致政府当局重组与下台。比如美国共和党就非法移民议题与奥巴马政府发生的争论,不意味着他们在移民相关的公共政策存在分歧,更不意味着共和党想因此将奥巴马政府赶下台,但是倘若奥巴马政府对此类公共议题始终处理不好,有可能使得作为反对党的共和党对其实行的公共政策展开批评,及至将其赶下台。上述逻辑关系可通过下图得以简单的勾勒。

“共识”的自愿接受抑或强制认同?

1.“重叠共识”的自愿认同

2.“共识”的强制认同

小 结

③熊比特认为,“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出决定的权力”。(熊比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5-396页)

④达尔的《多头政体》的副标题就是“参与和反对”,这本书的第一章以“民主化与公开的反对派”为标题。可以说达尔正是运用“参与”和“反对”这两个指标来标定多头政体。(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9页)

⑤⑥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15页。

⑦Maurice Duverger,PoliticalParties:TheirOrganizationandActivityintheModernState, trans. by Barbara and Robert Nort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63,p.413.

⑨James W.Prothro and Charles M.Grigg指出,大部分学者都会谈到对一些基本原则的共识是民主有效运作的前提,但共识的这些基本原则到底指什么,却是相当抽象,且差异较大。(James W. Prothro and Charles M. Grig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Bases of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TheJournalofPolitics, Vol.22, No.2, 1960, pp.276-294.)Herbert McClosky亦指出了人们对“共识”具体所指的抽象和匮乏,并指出政治学家经常将对基本价值或游戏规则的遵守作为“共识”的内涵。由此而言,关键之处不在于谈论共识对民主的作用,而在于支持民主运作的共识的“所指”到底是什么。(Herbert McClosky,Consensus and Ideology in American Politics,Th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58,No.2.,1964,pp.361-382)

⑩英文原文是“community”,大陆中文版将其译作“社区”甚为不妥,无法将其和政府(政策)层次区分开来。中国台湾的学者将其译作“共同体”较为妥当。(Giovanni Sartori:《最新政党与政党制度》,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第25页)

〔责任编辑:成 婧〕

岳成浩,政治学理论博士,西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yuechenghao456@aliyun.com;xbchp@nwu.edu.cn。西安,710127

猜你喜欢
达尔公共政策共识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湖南与蒙达尔纪的深情“握手”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分析及其对老年合唱教学的启示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