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对清代新疆文化变迁的影响*

2016-12-15 09:04杨发鹏
学海 2016年6期
关键词:北疆南疆天山

杨发鹏



自然地理环境对清代新疆文化变迁的影响*

杨发鹏

清朝前期,新疆文化呈现二元文化格局,清朝中后期即统一新疆之后,新疆文化演变为多元文化。除人文因素的影响外,清代新疆文化的变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中地理位置、疆域面积、气候条件、山川形势、天山的位置等因素对新疆文化的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代新疆 文化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 天山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纵览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我们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即与我们地理位置与生存环境差异性越大的国家或民族,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也越大。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其情况也是如此。就自然地理环境来看,我国新疆是比较独特的区域,其地域文化自古以来就与内地有着明显差异。清代是新疆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社会文化在清朝统一新疆前后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些重大变迁主要起因于清朝中央政府与新疆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政治、军事博弈,同时也是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结果。不过,新疆的自然环境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虽然不是清代新疆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但对清代新疆文化变迁产生了的影响不可小视。本文拟从从地理位置、疆域与气候、山川形势等方面对清代新疆文化变迁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新疆,古称西域,自汉代西域都护建立之后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此后,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控制时强时弱,绵延不断。1644年,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由满洲人建立的清朝政权趁明亡之际,大举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内地的统治。在此前后,游牧于西北地区的准噶尔蒙古人也开始强大起来,它统一了西部蒙古的各个部落,建立起准噶尔汗国。1680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派兵侵入南疆维吾尔人地区,确立了在整个新疆地区的统治。18世纪中期,准噶尔汗国发生了严重内乱,清朝乾隆皇帝果断派兵入疆,统一天山南北,新疆尽入清朝版图。统一新疆的历史事件是清代新疆历史演变的转折点,也是新疆社会文化发生变迁的重要节点,因此我们可以将清代新疆的历史以清朝统一新疆为时间坐标分为两个阶段,统一之前称为清代前期,统一之后称为清代中后期。前期自1644年至1755年,中后期自1755年至1911年清朝灭亡。

清代前期,准噶尔割据势力盘踞于西北地区,新疆游离于清朝的版图之外。天山北部是准噶尔蒙古人,他们以游牧为生,信仰藏传佛教,天山以北地区草原游牧文化色彩浓厚;天山南部地区主要是维吾尔人,他们经营绿洲农业,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天山以南地区突厥-伊斯兰文化鲜明。总体上,清朝前期新疆地区呈现出二元文化的格局,而且界限比较清晰。清统一新疆后,随着内地满、汉、回、索伦、锡伯等各民族大批迁居新疆以及清朝治理新疆各项措施的实施,新疆原有的二元文化格局被彻底打破,新疆文化短时期内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主要表现在北疆地区游牧文化的衰落,屯垦文化的勃兴;中原文化大规模进入新疆地区;新疆文化再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等方面。

大部分时期内,多元文化一直是新疆区域文化的重要特征。汉唐时期,西域文化的多元性引人注目。宋元以后,新疆地区的文化仍然保持着多元化的特点,但是由于伊斯兰教的强大影响,新疆地区的文化出现整合同一的趋势,其多元性特征逐步减弱。东察合台汗国以及其后的叶尔羌汗国时期,伊斯兰教对新疆文化影响的趋势加强,新疆文化的多元性进一步减弱。但是由于西部蒙古人势力的发展,天山北部地区逐渐由卫拉特部落联盟整合为草原文化区,伊斯兰教对新疆文化的整合则局限在南疆地区。至准噶尔汗国时期,新疆区域文化基本上呈现出二元文化的特征,即天山以北为准噶尔蒙古人的草原游牧文化,天山以南为维吾尔人的突厥-伊斯兰文化。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新疆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再次显现,不过,此时多元性所涵盖的内容与历史时期的多元性有显著不同。历史时期新疆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新疆原住居民自身的多元化。比如汉代西域有三十六国,后来分为五十多个小国,他们互不统属,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均有差别。这种差别受中亚、西亚、南亚文化的影响很深。而清代新疆统一之后出现的文化多元化则是体现在一个统一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多样性,除了各民族自身传统以及新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有一部分是国家在治理新疆过程中出现的多元化现象,如移民入疆、多元的行政管理制度和司法制度等。因此,这一时期新疆的多元化某种程度上讲是清朝政府国家政策的产物。

清代后期,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新疆近代化文化因子逐步出现,其中俄罗斯和英国在这一文化变迁中所起的作用比较明显。在伊犁、乌鲁木齐、喀什等较大城市,欧洲风格的建筑、西洋人的着装、各种西方商品均能见到。此外,清末新政在新疆所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基本上是参照西方工业国家的模式进行的,它对于推动新疆文化向近代化演变起到积极作用。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心地带,亚洲的中心位置,其东面连接着中国内地,西面与中亚诸国为邻。自汉代张骞通西域以来,它一直是中西交通的必经之地和东西文化的汇流之区域。就清代而言,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巩固清朝的西北边防十分重要,如《西域图志》所说的那样:“新疆东捍长城,南连卫藏,西倚葱岭,居神州大陆之脊,若高屋之建瓴,得之则足以屏卫中国,鞏我藩篱,不得则晋陇蒙古之地均失其险,一举足而中原为之动摇。”①上述言论表明,新疆处于三大地理单元的结合部,新疆的形势动向,安危盛衰,不仅关乎蒙古、西藏等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内地的安全,而且对于抵御从西而来的外国势力的入侵起着屏障作用。正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清朝政府才会在18世纪中期出兵统一新疆;出于同样的原因,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疆被阿古伯侵占后清朝政府才会决意收复新疆。而统一或收复的战争及其后的各项政策,最终带来新疆社会文化的一系列变迁。

新疆地域非常辽阔,如《西域图志》所云:“自嘉峪关西迄准部回部外列藩部,圆广二万余里。其疆圉之阔远,几与中土埒。”②也就是说,新疆如果从嘉峪关以西算起,加上帕米尔以西的清朝藩属,其疆域面积差不多跟中国内地的面积相等,可见其地域之辽阔。若仅以清朝新疆直接管辖的范围算,其疆域仍然非常广袤。据《西陲要略》记载,新疆“全境之地东界安西州,东北界阿拉善及喀尔喀蒙古,北界科布多,西北界哈萨克部,西南界布鲁特及霍罕、安集延等部,南界西藏,东南界青海蒙古。东西七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周围二万余里。”③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新疆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占到当时全国领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以上。如此广袤的疆土,对于已经有人口压力的清朝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量,清朝统一新疆后移民新疆政策的结果之一,就是将中原文化广泛传播到新疆地区。

新疆位居大陆中心,四周远离海洋,周围高原与高山环绕,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炎热干燥,春秋季短促而变化剧烈。但是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形成了气候差异明显,水热分布悬殊,自然条件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在古代,农业和畜牧业一般是一个社会最主要的两种经济形态。在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既有适宜农业种植的大片绿洲,如在塔里木盆地周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绿洲;也有适宜放牧的辽阔牧场,“在天山北麓,有一片重要的草场,阿尔泰山南麓的草场则更加肥美。这些草场可以使游牧人从东到西,或从西到东,连续地迁徙。”④南疆喀喇沙尔西北一带地域宽广,自然条件优越,宜农宜牧,史载:“著勒土斯山场,迴还千里,草肥水甘,多野牲,足资游牧,开都河水畅流,足资灌溉,以故人户繁盛。”⑤这里是维吾尔人经营农业的地方,“果木黍稷,盘空被野,夙称富庶之邦。”准噶尔强盛时,凭恃强力侵占了这一地区,将其辟为牧场。总之,农业和畜牧业在新疆都有发展的广阔空间。正因如此,新疆对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量。

新疆重要的地理位置、广袤的土地、多样化的自然条件对各种文化具有吸引力,这是清朝实行移民实边和开发新疆政策的重要前提。事实上,清代汉、满、回、锡伯、索伦、察哈尔蒙古、土尔扈特蒙古、哈萨克等诸多民族、众多人口迁徙至这里,或从事农业耕种,或从事游牧活动,展现他们各自的民族风采,也印证了新疆对各种文化的重要贡献。清代统一新疆后出现的文化多元性特征,也与其重要的位置、广袤的土地、多样的自然条件关系密切。

新疆对于与其毗邻的西方国家,同样也具有吸引力。早在17世纪上半期,当准噶尔汗国建立之初,俄国就觊觎这片土地。苏联学者伊·亚·兹拉特金指出:“俄国当局极力通过和平手段把卫拉特王公和执政者变成俄国的臣民,把从属于这些王公和执政者的居民变成替俄国国库提供实物税的居民,并把他们居住的地区变成俄国的领土。”⑥只是由于当时俄国当局尚无力在这一地区大规模扩张以及准噶尔汗国的积极斗争,俄国的这一企图未能实现。进入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历了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尤其是沙皇俄国经过农奴制改革之后,实力大增。历代沙皇通过对中亚地区的一步步蚕食与鲸吞,已有更多的领土与新疆接壤。新疆这片膏腴之地,已成为沙俄下一步吞并的对象。而英国当时已经占有印度、阿富汗等地,新疆也成为其扩张的又一个目标。甚至于原属于清朝藩属的中亚浩罕国,即便在自其身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也想利用其与新疆维吾尔族在种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把新疆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沙俄、英国、浩罕等国为了达到占领或控制新疆的目的,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商业、宗教、文化、政治乃至军事等各种手段对新疆地区进行渗透,部分乌兹别克人、俄罗斯人、塔塔尔人也先后迁居新疆,成为新疆的世居民族。所有这些都会对清代新疆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

需要指出,新疆既是多元文化汇聚之地,同时也不断塑造着其文化的多样性。此处仅以清代新疆各民族居住条件为例来说明其文化多样性的塑造。清代新疆从事游牧活动的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等民族住蒙古包或毡房;而维吾尔族、汉族等从事农业的民族则住平房。这种区别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受制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即便是同样从事农业的维吾尔族与汉族,他们居住的房屋也有所差别。清代新疆汉族人的房屋多系土木结构,一般是三开间房,进门的一面是镶有木格窗子的墙壁,其余三面是土墙。室内陈设简单,土炕占去了大部分空间,人们“吃饭、睡觉、接待客人都在炕上”⑦,这与内地汉族居住条件基本相同。清代维吾尔族的房屋也是土木结构,但是墙体较厚,而且墙壁上没有窗户,只是在房顶开一个天窗用来采光。这是因为维吾尔族居住的南疆地区夏季酷热、冬季严寒,而且一年四季风沙大,而这种结构的房屋冬暖夏凉,可以防暑防寒,也可以防风沙。清代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的房屋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屋顶较平,而且不覆瓦片,这与中原内地不同,这显然是由于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缘故。

新疆地域虽广,但周围高山环绕,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加之清代中国及中亚的政治形势已与汉唐时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山川形势对新疆之外的文化有相当大的排斥作用。

《西域图志》对新疆的这种山川形势有所表露:“准噶尔四部及诸回部,旷处荒陲,考其山川形势,崇岗迭障,险足以守,长河广泽,深足以堑。”⑧《西域图志》编纂于清朝统一新疆后不久,当时清人就已认识到新疆的山川形势对外部势力的排斥作用。

迨及清代,塔里木盆地东部这条通道经过的地方的自然状况并没有多少改变,依然是荒凉的戈壁和沙漠,但是清朝政府在新疆的台站交通道路体系建设的成就,克服了新疆广大沙漠及重山叠嶂与内地的重重阻隔,使内地与新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变得更加畅通起来。以前山川形势对中原文化的排斥力量逐渐减弱,随着清朝政府对新疆统治的逐步巩固和日益加强以及大批中原人民的移入,新疆本土文化对中原文化由原来的排斥逐步转向接纳和吸收。

在塔里木盆地西部通往中亚的交通,尽管依然被高山阻隔,但历史上原有的一些山间通道,仍然保持着与中亚的联系。如贴咧克打完山口,是费尔干纳盆地经阿赖岭到喀什的重要通道。这个山口除了正常的商旅往来之外,也是历次和卓叛乱窜逃的通道,阿古柏入侵新疆,也是从这里经过。新疆当时人口最多的民族维吾尔族,与中亚各族原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亚的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正是通过这些山口传入新疆,被新疆的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民族吸收和接纳。

新疆周围高山环抱,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而在其内部,高山与盆地相间排列。北部为阿尔泰山脉,南部为昆仑山脉,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人们形象地把新疆的地形概括为“三山夹二盆”,并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南疆与北疆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南疆的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团团围住,气候特别干燥,大多是戈壁和沙漠,只有在边缘地区的绿洲上才能种粮食、棉花和瓜果蔬菜。北疆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地不是很高,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能够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的绿洲可以经营农业以外,沿着天山北麓有大片的牧场,这些牧场草质优良,畜牧业发达。

天山南北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曾经长期造成了南疆与北疆生产方式上的差异。自汉代以来的大部分历史时期内,南疆地区的居民以经营绿洲农业为主,绿洲农业文化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北疆地区常常为不同的游牧民族所占据,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因此游牧文化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

在准噶尔汗国统治时期,南疆的主要居民是经营绿洲农业的维吾尔人,北疆的主要居民是从事游牧经济的准噶尔蒙古人,形成所谓的“南回北准”说。由于这一时期南疆与北疆经济方式的不同,天山南北可以明显地区分为绿洲农业与草原游牧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清朝统一新疆之后,随着大批内地移民迁入北疆地区以及大规模屯垦活动的展开,北疆地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逐渐成为北疆地区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游牧经济退居次要地位。这应该是新疆有史以来经济面貌第一次巨变,因而南疆与北疆在经济经生产方式上逐渐趋于一致。

然而,南北疆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趋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天山南北文化之间差异。清朝统一后,天山南北居民在民族成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仍然存在很明显的差别。例如,统一后南疆的主要居民绝大多数依然是维吾尔族,而北疆地区则成为汉、满、回、蒙、锡伯等10余个民族的居住地;南疆通行的是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文,北疆则以汉语和汉字为通行的语言和文字;南疆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北疆居民主要信仰佛教、道教等;南疆居民基本遵从原有的生活习惯,北疆居民的生活习惯则与内地大体相同。另外,清朝政府对南北疆实行的统治政策也不一样,统一后天山北部实行跟内地相同的郡县制,而在南疆实行伯克制,这是南北疆制度文化方面的显著差别。

南北疆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两地居住民族的不同以及清政府治理新疆的理念和政策的不同等人文环境因素所造成,但新疆地理环境的方面的因素依然不容忽视。

首先,南北疆自然条件的差异尤其是气候条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天山的阻隔所造成的。由于天山的阻隔,北冰洋的湿润空气很难越过天山到达南疆,使得南疆气候异常干燥,而北疆地区由于有北冰洋的水汽经过,气候显得相对湿润。同时,天山南坡与北坡的自然景观也迥然相异。北冰洋的水汽在天山北坡遇阻爬升过程中,形成较为丰富的降水,天山北麓一带形成大片的天然草场。而天山南坡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可供游牧的草场很少。

其次,正因为南北疆自然条件的不同,人们在选择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差别,这种差别进而导致人们在经济经营模式、生活习惯等文化方面的某些差异。尽管清朝统一新疆之后屯垦农业在北疆取代了游牧经济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形式,但由于天山北麓大片草场的存在,畜牧业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清代北疆地区是屯垦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而南疆地区由于缺乏可供放牧的草场,基本上是单一的绿洲农业文化。

再次,横亘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成为南北交通的天然屏障,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南北疆人民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这种阻隔使得南北两地居民在文化方面沿着各自的传统延续和发展,难以形成一种完全相同的文化形态,有时甚至连大体相近也无法做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初,本着“因俗而治”的方针,对天山南北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清代后期,清廷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民族之间文化隔阂对新疆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采取一些措施消除这种隔阂,比如在维吾尔人当中推行封建文化教育,新疆建省等。然而,天山南北之间的文化差异依然明显。这一方面是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使然,另一方面,也与天山的阻隔有关。因为这种阻隔使天山南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降到了最低程度,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清朝试图弥合南北文化差距的努力。

雄峙于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既有其本身的自然属性,更凝聚了许多文化属性,因此人们往往把天山看作新疆文化的象征。作为这种象征,天山不仅可以代表整个新疆地区的文化属性,同时也标示着南北疆文化之间的差异。

结 语

应当指出,清代新疆文化变迁是该时期国内外及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自然环境不是清代新疆文化变迁的决定性因素,但它在清代新疆文化变迁进程中无疑在悄无声息地发挥着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新疆南北文化的显著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天山的阻隔所造成的就是鲜明的例证。总之,自然环境对区域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新疆独具特色的区域历史文化。新疆的地理位置、广袤的土地、多样的气候条件是吸引各种文化的自然力量,同时也是造就清代新疆多元文化的重要因素;新疆的山川形势对新疆之外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排斥作用,但当外部力量增长并强势介入新疆时,这种排斥作用会逐渐减弱;天山作为新疆地理的重要标志,凝聚着诸多的文化因子,它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南北文化之间的交流,进而造成南北疆文化的显著差异。

①[清]王树枏:《新疆图志》卷1《建制》。

②[清]傅恒:《西域图志》卷1《图考》。

③[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卷1《南北两路疆域总叙》。

⑤[清]七十一:《西域闻见录》卷2《新疆纪略下》。

⑥[苏]伊·亚·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1635-1758)》,马曼丽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71页。

⑦[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2页。

⑧[清]傅恒:《西域图志》卷31《兵防》。

⑨[德]阿尔伯特·冯·勒柯克:《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陈海涛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⑩[英]奥里尔·斯坦因:《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巫新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责任编辑:姜守明〕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清代新疆文化地理变迁研究”(项目号:13YJA770040);国家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清代天山北路文化变迁研究”(项目号:14BZS062)的阶段性成果。

杨发鹏,历史学博士,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历史与民族学系副教授。yangpeng@126.com。石河子,832003

猜你喜欢
北疆南疆天山
天山雪莲
天山儿女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天山雪鸡
北疆博物院建筑初探
北疆纪行
筑梦南疆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北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