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测度*

2016-12-15 09:04田贵良
学海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业部门投入产出增加值

顾 萍 田贵良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测度*

顾 萍 田贵良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贡献程度,与其他产业有什么样的关联,关联程度如何?需要建立科学的定量模型进行测算。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完全劳动报酬系数、完全税收系数等维度研究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影响效应,从而量化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依据最新公布的江苏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尚未充分发挥;(2)各级政府应积极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全方位发展;(3)虽然文化产业对江苏财政税收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对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把握好“文化+”、“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推进文化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突出文化创意设计的产业引领功能。

文化产业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实证研究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从国家层面上说,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成为我国占重要地位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发挥其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主导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然而,当前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贡献程度,与其他产业有什么样的关联,关联程度如何?这些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文化产业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行业,不是表现为单一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群,由多种产业组成,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这导致在测算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上有着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不仅在于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它同时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因此,认清并详细了解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机理,测算其贡献份额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文献回顾及评述

在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和关联机理的测量上,国内外很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卡西·布里克伍德①(2000)强调文化不仅是一种辅助性行为,而且是社会的驱动力,驱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生产力”理论的形成,Kibbe②提出文化产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并拉动经济发展,Ashworth &Tunridge③则是从外围环境角度,定性研究了文化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环境,从而吸引高素质人才和优质资本,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样地,Lawrence & Phillips④理论性地分析文化产品对工业产品的渗透性,提出文化产业对工业产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提升的促进作用。而徐正教⑤(2003)根据宏观经济模式定量分析了韩国文化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波及效应。卡西·布里克伍德⑥(Cathy Brickwood,1999)研究了欧洲的文化产业后指出,应把发展文化产业考虑进欧洲的经济框架中,作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通过强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刺激产业的开发,改善欧洲当时的经济结构,积极建立资助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⑦(1999)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竞争力两个方面对韩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约翰·霍金斯⑧(John Howkins,2001)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出应通过提高文化企业运作管理水平推进其发展,进而实现整体产业的发展。

然而,当前学者在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分析都分别有以下不足:(1)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文化产业投资拉动效应的定性分析,很少针对区域范围文化产业波及影响的定量模型研究;(2)大部分的研究只是作了某一个方面的工作,没有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指标分析,虽然已有的学者采用了灰色预测或生产函数的方法,对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进行预测或定量测算,但这两种方法只能测算其直接贡献,而对产业之间的多轮次的波及影响无法涉及。投入产出模型综合考虑了产业之间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于本研究而言较为恰当,虽然有部分学者就建立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尝试,如李连友等,但本研究认为,考虑到消耗系数的原因,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时,不宜对产业部门进行归并处理;(3)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指标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必须要用新的数据来考量区域文化产业现今的发展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核算体系,构建文化产业波及影响的投入产出模型,力求可以全面的阐述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贡献测度。

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

1.产业链视角的文化产业波及影响与量化模型选择

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核心是基于文化产业链形成的,这种产业链实质上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形成的单轮次、多轮次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产业链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封闭、循环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文化产业除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产生增加值、税收并贡献就业等,即直接经济效应,还是一个向产业链上下游广泛渗透的部门,文化产业通过扩散的需求效应和渗透的供给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依赖工业、服务业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发展,因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广泛地扩散对工业和服务业的需求,此为文化产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同时,文化产业可以深入渗透到下游产业之中,增强下游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文化要素和魅力,高文化要素含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其价值空间,诱导更多下游企业注重和追求文化创业和文化要素,并在其设计、生产、销售、市场、品牌以及经营管理诸多环节主动渗透文化理念,增加对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力度,这是文化产业的后向推动作用。

此外,文化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作用通常不是一轮的、单次的,而是多次的波及效应,类似于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随着文化产业产品供给不断扩大,内涵日益丰富,其与工业、服务业的联系将更为深入、广泛和复杂,文化产业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效应将广泛波及开来,成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软实力。

综上,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分层效应如图1所示:

图1 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图

鉴于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多层性和复杂性,精确量化这一影响需要适宜的模型。经济学中常用的量化模型通常有生产函数法、灰色关联法以及投入产出模型法,其中,生产函数法需要对涵盖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进行拟合,这本身是一件数据要求极高的工作,而且拟合结果难免存在一定误差,而灰色关联法只能从数据层面描述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指标的走势吻合程度,难以排除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因此,也难以有信服力地说明文化产业的贡献。而基于投入产出核算体系的投入产出模型不仅数据来源有保障,而且能够准确、深层次地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并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数值反映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完整的区域经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涵盖中间使用、最终使用、中间投入和增加值四个部分。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消耗系数,可计算产业部门之间的相关依存的关联关系,特别是依托完全消耗系数建立的波及影响指标可全面地衡量某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多轮次、整个过程的关联特性。

2.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首先,构建基于产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诱发模型。文化产业影响力是指文化产业产出的变动所引起国民经济体系中其他产业部门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可用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表述,该值越大,则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就越强。计算中可用文化产业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⑥-⑧,其中,前者即为列昂惕夫逆矩阵中文化产业所在列的系数之和,表示文化产业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的完全需要量,后者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所有列之和的平均值。

当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示文化产业发展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当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等于1时,表示文化产业发展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当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小于1时,表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其次,构建基于产业感应度的文化产业促动模型。相对于文化产业影响力,文化产业感应力是指由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变动后文化产业的感应能力,文化产业感应力表现了该产业受国民经济的拉动力的大小,通常用感应度系数表示,即为文化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的平均感应度之比,其中,前者为列昂惕夫逆矩阵中文化产业所在行的系数之和,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文化产业产品的完全需求;后者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所有行之和的平均值,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全体经济部门产品的完全需求的均值。

与影响力系数类似,可通过其与1的大小,判断文化产业感应度与社会平均感应度大小关系。

再次,构建文化产业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模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扩大自身产出从而促进自身就业,而且基于带动作用,其同时拉动了前向、后向相关产业的产出,从而进一步扩大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就业需求。在此,研究文化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应该包括文化产业的自身就业以及其所制造的间接就业需求。

根据劳动报酬系数avj=vj/Xj可以推导出V=AVXj。当规模扩大,总产出增加时,相应的劳动投入也会上升。在劳动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可得公式(1):

V+ΔV=AV(X+ΔX)

(1)

进而可得公式(2):

ΔV=AV(I-A)-1ΔY

(2)

从而导出完全劳动报酬系数矩阵BV,表示为公式(3):

BV=AV(I-A)-1

(3)

当AV、BV越大,说明文化产业部门带动就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进一步,用新增加的劳动报酬数除以劳动者平均劳动报酬,就得到增加的劳动者人数。

第四,构建文化产业对税收的影响效应模型。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税收,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不仅增加了自身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同时其带动了前向、后向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导致其扩大规模进而增加了相关产业部门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因此,在研究文化产业对税收的影响效应时,应该包括文化产业自身税收以及其所引起的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税收。

根据税收系数r1j=1j/Xj可以推导出L=R1Xj。当规模扩大,总产出增加时,相应的劳动投入也会上升。在劳动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可得公式(4):

L+ΔL=R1(X+ΔX)

(4)

进而可得公式(5):

ΔL=R1(I-A)-1ΔY

(5)

从而导出完全税收系数矩阵Q1,表示为公式(6):

Q1=R1(I-A)-1

(6)

当系数R1、Q1越大,说明文化产业直接与间接地对财政收入的作用就越大。

最后,构建文化产业对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效应模型。在投入产出表中,产业的增加值为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组成。随着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不仅扩大了文化产业自身的产业增加值,由于拉动效应,其也拉动了前向、后向相关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因此,在研究文化产业对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效应时,应该包括文化产业自身的产业增加值以及其所引起的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产业增加值。

令产业增加值系数sgj=gj/Xj可以推导出G=SgXj,其中,gj表示为j部门的产业增加值。当规模扩大,总产出增加时,相应的劳动投入也会上升。在劳动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可得公式(7):

G+ΔG=Sg(X+ΔX)

(7)

进而可得公式(8):

ΔG=Sg(I-A)-1ΔY

(8)

从而导出完全产业增加值系数矩阵Kg,表示为公式(9):

Kg=Sg(I-A)-1

(9)

当Sg、Kg越大,说明文化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作用也就越大。

数据与实证研究

依据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对文化产业的贡献进行测度,需要使用投入产出表数据。由于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每5年编制一次投入产出表,尾数逢“2”、“7”年份编制投入产出表,并于2-3年后颁布投入产出数据,因此,2014年10月公开发布的《江苏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为最新的数据。沿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对产业部门的划分,本研究将区域经济划分为42产业部门。

1.江苏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与感应度

当某一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超过1时,该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所在,本研究根据各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的测算结果,选择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产业如表1所示。

表1 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的测算结果

由表1得出,产业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是金属矿采选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金属制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以及燃气生产和供应,其产业影响力系数均在1.2以上,表明这些部门增加使用投入会分别带动国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对社会的影响力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文化产业的影响系数在0.863086,推动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排在中游位置,说明江苏的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同时在表5中,可看出文化产业的感应度只有1.109272,意味着在其他产业部门均增加1元产出,文化产业也只增加产值1.109272元,感应力系数为0.378905处于下游,说明江苏经济发展程度对文化产业的促动作用并不明显。

3.江苏文化产业对就业、税收与增加值影响效应

依靠公式(1)-(8)测算江苏文化产业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和产业增加值方面的变现,选取了42产业部门中完全劳动报酬系数、完全税收系数和完全产业增加值系数排名前五的产业部门(相应系数加粗表示)并与文化产业部门的相应系数作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文化产业对劳动、税收、产业增加值影响的测算结果

如表2所示,包含了分类中13个部门的劳动报酬系数、完全劳动报酬系数、税收系数、完全税收系数、产业增加值系数、完全产业增加值系数,从表2中可以对比出文化产业的完全劳动报酬系数(即带动就业人数能力)为0.492605,虽然低于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住宿和餐饮、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教育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产业部门,但其完全劳动报酬系数仍处于全部产业部门的中上水平,说明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就业能力。在这方面表明文化产业能配置大量的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在税收影响方面完全税收系数仅为0.099725,在贡献政府税收方面,文化产业处于靠后的位置,说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江苏省的财政收入并没有其他产业部门影响的大,在42类部门中处于较弱的位置。而在产业增加值方面,文化产业部门处于中间位置,说明江苏省文化产业对产业增加值的影响适中。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文化产业波及影响的模型,并依据江苏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文化产业对江苏省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给出了以下结论与对策建议:

(1)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尚未充分发挥。通过江苏省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尚未达到理想效果,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表明其对经济的波及效应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但从趋势上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不断向好,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在不断加强,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环境污染小,节能排放少,延伸文化产业链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的助力。因此,应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实现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从文化产业的内部构成来看,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会展以及艺术品交易领域仍然存在市场化不足的问题,各地方政府在推动具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的同时,也应采取更积极的政策措施加快基础相对薄弱的文化项目发展。

(2)各级政府应积极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把握好“文化+”、“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推进文化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突出文化创意设计的产业引领功能,大力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通过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引进来壮大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增加,形成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保障文化产业的规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处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位置。

(3)文化产业对财政税收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对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社会岗位,为当前紧急的就业形势缓解压力。同时,可以看到当前的文化产业在我国并不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这就表明应该调整我国的文化产业的结构,必须把握好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壮大国有文化企业的规模、实力与培育助力民营文化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必须把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大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在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中来整合资源、衍生创新产品和新业态,在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目标的同时,同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①⑥卡西·布里克伍德:《文化产业投资与文化产业发展》,邱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年,第193-194、193-194页。

②B.Kibbe, “Creative Workers,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Culturalindustries,1982,7(1):120-135.

③B.Graham,G.J.Ashworth,J.E.Tunbridge,A Geography of Heritage:Power,Culture,and Economy,IncludesBibliographicalReferences,2000,pp.261-276.

④T.B.Lawrence,“Understanding 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JournalofManagementInquiry,2002,11(4):430-441.

⑤徐正教:《文化产业的投资对经济增的波及效果分析》,《经济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⑦三星经济研究所[OL],http://www.seri.org。

⑧John Howkins,TheCreativeEconomy:HowPeopleMakeMoneyfromIdeas,2001.

⑨段杰、张娟:《基于灰色预警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

⑩李连友、李宾:《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贡献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责任编辑:吴 明〕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家灵性资本视角下企业创新导向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项目号:15BGL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粮食安全的虚拟水贸易对气候变化动态响应与调整”(项目号:41471456)的阶段性成果。

顾萍,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田贵良,管理学博士,河海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南京,210097

猜你喜欢
产业部门投入产出增加值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唐山市氮代谢过程分析
山西省产业部门“能—水—碳”耦合研究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网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