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雪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从认知语法角度分析汉语双主语构式
马雪雪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本文旨在从认知语法理论角度出发对汉语双主语构式进行简单分析。汉语中存在的句首有两个名词短语NP1和NP2作主语的现象叫做“双主语构式”。此构式的显影是一种参照点关系,NP1作为整个小句的参照点,是“外主语”;NP2作为内部小句的主语,是“内主语”。此外,身体部分关系是NP1和NP2的典型。
认知语法;双主语构式;参照点关系
双主语构式是指在句首有两个名词短语充当主语角色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很多语言中,比如:日语、汉语等。认知语法创始人Langacker对双主语构式也进行了反复研究。本文主要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指导,在参照点关系的引导下对汉语双主语构式进行简单分析。
本文试图在认知语法参照点关系模式下对主语和话题进行讨论。例如对于下面这三个句子该如何区分:
(1)小王,他喜欢下棋。
(2)小李小红很喜欢。
(3)我肚子痛。
2.1 参照点关系
一个最基本的点是:概念化在本质上是动态的,它包含我们在大脑内部的连续处理活动。通常我们认为概念化主体C(conceptualizer),也就是人,将一个想象的实体用作参照点R(reference point),用一个词来建立与另一个实体T(即目标target)的心智接触(mental contact)。这一组实体通过一个特定的参照点形成自己的领域D(dominion),这就是参照点关系最基本的结构(Langacker,2007):
在一个指向关系(profiled relationship)中,射体tr(trajector)就是一个表达式相对于其他东西所要定位、描述,处理的那个实体,而相对于射体所要描述的那个凸显实体则是界标lm(landmark)。射体和界标分别是指向关系中的首要核心参与者和次要核心参与者。一个话题就是一个参照点,它可以激发一系列的百科知识领域,而目标组成了此领域的命题表达。主语是一个名词短语,它的显影和指向关系中的射体相对应。此外,物主结构(possessive construction)可以被看作是参照点结构,所有者(possessor)是参照点,所有物(possessed)即目标在它的领域内。身体部分(body-part relationship)则被认为是这一关系的典型(prototype)。
2.2 汉语双主语构式的主要特征
本小节通过对双主语构式和话题构式的主要区别的分析来认识认知语法观下的汉语双主语构式。首先我们总结一下Lankacker本人对于双主语结构的主要特征的分析(Langacker,2007:243):
(4)
① NP1和NP2都可以被称为是主语;
② NP2和谓语部分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小;③ 整个结构也是一个小句;
④ 相对于内部小句NP1而言是一个话题;
⑤ 对于NP2来说NP1是一个典型的所有者;
⑥ 身体部分关系在NP1和NP2之间是典型的;
⑦ 通常情况下对于内部小句而言NP1是一个体验者的角色;
⑧ 这类句子通常都是静态的;
⑨ 尽管没有物主动词,这类句子经常可以用“有”来翻译。
(5)关于双主语构式的图解(Langacker,2007:246):
比如例(3)中的“我肚子痛”,“肚子”是内部小句的主语,充当谓语部分的射体,同时也是内部参照点,叫做内主语,内部小句的显影是一个过程。但是双主语结构还有另一个结构,我们将另一个名词短语相对于内部小句来说当成是话题或者参照点,“我”相对于内部小句是整个小句的主语,即外主语。而对于整个结构,我们只需要带有一个显影的单个句子,所以整个句子的显影构成了参照点关系,不同与谓语谓语部分的显影。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我”和“肚子”都是主语。
本文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对汉语双主语构式进行了简单分析。首先介绍了参照点关系;其次分析了汉语双主语构式的重要认知特征。文章分析比较浅显,只是对前辈们的总结做了简单的综述,再加上作为认知语法初学者的理解,基本达到了认识程度,但是仍有很多分析不到位的地方,今后会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增加文章的立意和深度。
[1] Langacker.R.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Grammar by Ronald Langacker.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04).
[2] 文旭.汉语双主语构式的认知语法观.外语教学,2008(04).
马雪雪,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法。
H 030
A
1671-1602(2016)20-01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