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居民感知差异与需求分析

2016-12-15 08:07赵鹏宇
关键词:河曲北路梆子

赵鹏宇,崔 嫱,许 瑶

(忻州师范学院 旅游管理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居民感知差异与需求分析

赵鹏宇,崔 嫱,许 瑶

(忻州师范学院 旅游管理系,山西 忻州 03400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居民感知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职业、收入水平的居民对忻州非遗项目的感知度有较大差异,不同的居民了解非遗的途径有所不同,忻州当地居民对非遗的潜在需求很大,大多数居民认为通过发展旅游文化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有必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度;需求;忻州市居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命记忆,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非遗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忻州的非遗十分丰富,截止到2015年6月底,忻州市国家级非遗包括北路梆子、五台山佛乐、河曲二人台、河曲民歌、繁峙秧歌戏、忻州挠羊赛、定襄面塑、河曲河灯会、原平凤秧歌、代县峨口挠阁、忻州八音、云胜锣鼓、神池道情戏、雁门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静乐剪纸代表项目共15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共达52项,市级非遗代表项目共达151项,县级以上的非遗则更多.非遗作为宝贵的资源,对人类的生活发展,内心情感的表述及相应的旅游业提供了可能,那么应如何保护与传承非遗?基于此近年来非遗的保护与传播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忻州非遗的保护传承进行了对策研究.

潘孝忠[1]对山西省忻州市国家级非遗做了详细概述;陈守明[2]等运用设计学、传播学、营销学剖析忻州非遗的艺术特征,提出提升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策略;席梅竹[3]基于忻州市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从保护规划、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保护对策.但就非遗在居民心目中的感知与需求探讨的较少.本研究主要针对忻州市当地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主要分析居民对忻州非遗的感知差异与需求,为当地非遗的保护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涉及三个部分,一是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二是关于非遗居民感知差异,三是关于非遗需求.根据居民答题需求进行编码,回答类型仅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调查开始于2016年2月26日,分为 3个小组,分别前往忻州人民公园、忻州和平公园、火车站广场、北方商城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调查.调查过程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有些居民对调查内容了解并不多,填问卷过程中出现顾虑、敷衍了事、拒绝调查等状况出现.调查中要考虑居民表达观点方式的差异,同时要避免占用回答者过多的时间.对调查进程进行监督,对于不清楚、错答、漏答等情况现场做了积极说明,以便提高问卷质量.

1.2 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07份.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忻州市当地居民,居民对忻州市非遗的感知反馈率较高.样本情况见表1,性别构成男女比例分别为41%,59%,其中年龄构成分四部分,18岁以下的居民占8%,18~35岁的年轻人占37%,36~55岁的居民占26%,55以上的居民占29%.居民的居住地则以忻州市忻府区及忻州各地区为主,忻府区的居民占比例最大,达到36%.居民职业结构以自由职业者为主.居民受教育程度上,以“高中及以下”和“本科”占比例较大.居民的收入结构则以1200~6000元为主.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2 居民感知差异情况

2.1 感知差异整体情况

居民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以“一般了解”居多,占51%,“不了解”占到“39%”,“了解”仅占到9%.表明居民对非遗的了解不是很深.以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为例,居民对知名度较大的“北路梆子”最为熟悉了解,甚至忻州市以外的居民也表示听过或知道“北路梆子”,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忻州市非遗项目,居民对“北路梆子”的感知度占绝大多数,比例为21%.居其二的是“五台山佛乐”,五台山作为国家知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乐”的影响力也很大,比例占到11%.居其三的是“河曲二人台”,河曲有“中国北方民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因其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地域文化,河曲二人台就是其独特的产物,所占比例为10%,位于前五位的还有“忻州挠羊赛”和“河曲河灯会”.感知度位居第六位到十三位依次为“繁峙秧歌戏”、“原平凤秧歌”、“河曲民歌”、“定襄面塑”、“晋北鼓吹-忻州八音”、“神池道情戏”、“云胜锣鼓”“静乐剪纸”.

2.2 感知差异分析

2.2.1 性别感知差异

不同性别的居民对忻州非遗的感知存在明显差异.除了“北路梆子”大多数居民知道以外,在“河曲二人台”、“河曲河灯会”、“原平凤秧歌”等这些项目上,女性的感知程度要高于男性,在“五台山佛乐”、“忻州挠羊赛”、“忻州八音”、“云胜锣鼓”等这些项目上,男性感知程度较高与女性.从总体上来看,女性对“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的感知度较高,男性对“杂技竞技“等非遗项目感知度较高.调查中女性虽多于男性,但男性感知程度要较高于女性.

2.2.2 年龄感知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感知也有变化.55岁以上的居民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忻州,对于传统的忻州非遗绝大部分项目较为了解; 36岁到55岁这个年龄段的居民对“北路梆子”、“定襄面塑”、“河曲河灯会”、“云胜锣鼓”、“雁门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等非遗项目感知度较高;18岁到35岁的居民则对“五台山佛乐”、“河曲二人台”、“河曲民歌”等非遗项目感知较高;对于18岁以下的学生及在校大学生对 “北路梆子”等感知较高;年龄段越高对忻州非遗项目的感知度就越高.在感知度较低的非遗项目上,不同的年龄阶段对非遗的感知度也存在差异.年龄段在55岁以上的居民对“雁门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等感知度较低,36~55岁的居民对“神池道情戏”等感知度较低,18~35岁的居民对“云胜锣鼓”等感知度相对较低.

2.2.3 居住地感知差异

不同居住地的居民对忻州非遗的感知度也有差异.忻州当地居民对非遗项目的感知程度远大于外地居民.当地居民对本地项目感知度较高,如河曲县的居民对于“河曲二人台”、“河曲民歌”、“河曲河灯会”的感知度高于其他项目.定襄居民则对于“定襄面塑”的感知度较高.忻府区居民则对 “北路梆子”等知名度较大的非遗项目感知度较高.

不同职业对忻州非遗项目的感知也有差异.大学生、政府机关及教育医疗者对于非遗的感知程度较高,如教育、医疗等职业的居民对于“北路梆子”、“河曲二人台”、“忻州八音”等感知度较高;退休人员对于“忻州挠羊赛”、“北路梆子”、“神池道情戏”等项目的感知度较高,而企业人员及自由职业者对于非遗的感知度较低,仅对“北路梆子”、“五台山佛乐”等项目感知度较高.

2.2.4 文化程度感知差异

不同的文化程度,对非遗的感知程度也不同.受教育程度与非遗感知程度几乎成正比,学历越高,了解的非遗项目越多,感知程度越高.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相对来说受限制,仅对当地生产生活非遗项目感知度较高,比如“北路梆子”、“河曲二人台”等.硕士及以上对非遗的感知程度较高.整体来看,文化程度与非遗的感知程度是成正比的.

2.2.5 收入水平的感知差异

收入水平的多少也会影响居民的感知差异.月收入1200~3000元和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居民对于忻州市非遗的感知度较高,月收入为1200~3000元的居民选择“北路梆子”、“河曲二人台”的居多,月收入为6000元以上的居民会选择更多的非遗项目.月收入3000~6000元的非遗感知程度相对较低,1200元以下的居民最低(大学生除外),月收入为1200元以下的普通居民则选择“北路梆子”、“五台山佛乐”居多.

2.3 感知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以电视为主要感知途径的居民占到27%.选择书刊杂志,占到24%,主要集中于教育医疗工作者和大学生会.通过新媒体网络途径占到17%,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的居民.通过学校教材来获取信息的比例占到10%.通过社区活动途径了解非遗的占20%.还有2%的居民也选择了“其他”,包括广播、收音机、宣传册等,55岁以上的部分居民有听收音机、广播的习惯,所以他们会选择用广播、收音机来了解非遗.居民主要通过传统媒介及社区活动了解非物质文化.

3 居民对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程度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认识

居民是非遗的需求主体与保护主体,因此居民对非遗发展的看法至关重要.对忻州非遗的前景,大多数居民认为比较乐观.据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一般”和“乐观”.占比例分别为38%和25%,认为非常乐观的居民占13%,选择“不乐观”和“非常不乐观”的居民分别占12%.

在非遗项目的传承上,居民的观点较明确,选择“传承人积极推广”的比例远大于其他传承方式,“传承人积极推广”占比例达30%,大多数居民认为通过传承人积极推广方式效果会更好,传承人应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非遗的传承,当然更多的居民表示,非物质文化传承承与发扬,高不开政府的支持、学校教育.应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来,感召大家意识到非遗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家庭传承”同样应以开放的姿态,比如打破家族旧观念“只传男不传女”、“不外传”等.

大多数居民认为,“团队活动”是宣传非遗必不可少的,通过团队的集体活动来传承非遗的项目,占比例为20%,位居第一位.位居第二位的是“文艺晚会”,举办一些大型的晚会宣传力度较大,让更多的居民了解非遗.“手工技艺大赛”主要是针对“定襄面塑”、“雁门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静乐剪纸”等非遗项目提出的,占比例15%,位居第三.之后依次是“演讲比赛”、“摄影大赛”、“ 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专业讲座”、“其他”.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非遗的特色来选择宣传方法,因地适宜很重要.

3.2 居民需求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总体来看,大部分居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非遗项目的发展,非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丢失它会是人类的一大损失,这是很多居民的感受.相比较而言,选择“北路梆子”的居民较多,其次是“五台山佛乐”、“河曲二人台”.除此之外,相对而言较有使用价值的非遗项目选择居多,比如”定襄面塑”等,民间节日习俗部分地区会有捏面塑的传统.可以陶冶身心的、比较特别的非遗项目,比如“繁峙秧歌戏”、“忻州挠羊赛”等所占比例也较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压力也越大,正需要这些非遗项目来丰富居民的闲暇时间.居民对忻州非遗的需求程度还是比较高的,通过调查得知,一些居民认为除了国家级非遗的需求,省级、市级、县级等也是不错的非遗项目,需求程度也很高.

3.3 发展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忻州地处多山的黄土高原,尽管忻州的旅游业相对来说不是很发达,但通过调查发现,居民认为忻州非遗在旅游中的作用还是很大,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旅游业,并且居民对忻州非遗旅游的潜在需求较大.通过保护与传承非遗,不仅可以为忻州旅游业注入新鲜的血液,还可以丰富旅游业的内容,开拓新市场.通过旅游保护与传承非遗,大部分居民还是认为有必要的.认为“非常必要”占27%,“必要”占40%,“一般”占22%,“不必要”占11%,“非常不必要”为0.在旅游中体验非遗的魅力,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融合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势所趋.

4 结论与讨论

1)居民对忻州非遗项目的整体感知度偏低,对于知名度较高、居民生活周围的非遗项目感知度较高,如对“北路梆子”的感知度较高,也最感兴趣,保持高度一致性.第一,针对此现象,有关政府机构或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发挥政府作用,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第二,传承人是非遗的核心,鼓励传承人与年轻人大胆发扬非遗,在保留精髓的前提下实现非遗的创新.

2)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学历、收入水平等居民对非遗的感知度差异很大.在性别差异上,女性的感知度体现在“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项目上,这一类感知度相对较高.男性则对“杂技竞技”等感知度较高.年龄差异,则是年龄段越高的居民对非遗感知度就越高.居住地不同的居民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那么非遗项目的感知度也存在差异.职业差异具体表现在教育医疗、大学生的非遗感知度高于自由职业者、企业人员等,政府机关居中.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感知度高于低收入水平的居民.学历越高,对非遗的感知度越高.针对居民个体差异性,采取不同策略提升感知水平.

3)居民了解非遗的渠道多种多样.作为政府部门,民间组织等应重视非遗多媒介宣传的作用,有效利用新媒体,建立有关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专门网站或APP.对于传统媒介电视、报纸杂志等不容忽视,这些媒介更容易让居民获得信息,并且更适应于农村、乡镇、或者偏远地区.

4)居民对忻州非遗的潜在需求很大,大多数居民有兴趣、有意愿接触到非遗项目,同时在旅游业中寻得非遗项目的发展空间也是大有可为的,发展有关非遗的旅游潜在市场巨大.在注重传统的基础上,探究非遗的持续发展,实现传统的现代化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必由之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非遗的商业化,而是在现代生活中找到适合非遗走的道路立命之本,使其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现旅游与非遗结合的完美成果.

[1] 戴其文,肖 刚,徐 伟,等.桂林市非遗的游客感知差异与旅游需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109-114

[2] 陈金华,皇家仪.基于公众感知与参与视角的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4):88-91

[3] 林继富.非遗基因保护探讨——以清江流域土家族始祖信仰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43-47

[4] 尹华光,赵丽霞,彭小舟,等.张家界非遗旅游居民感知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5):160-164

[5] 黄玉理,龙良富,王玉琼.我国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比较研究——以平遥、丽江古城为例[J].人文地理,2008,23(2):91-94

[6] 隋丽娜,李颖科,程 圩.中西方文化遗产旅游者感知价值差异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6):14-20

[7] 陈守明,王明星,曾书琴.忻州非遗的传播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6):132-135

[8] 席梅竹.忻州市非遗保护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69-72

[9] 张卫民.我国非遗保护新路向——非遗教育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5(5):75-78

[10] 张鸽舞.非遗展示与推广问题反思[J].北极光,2015(10):36-38

Perception Difference and Demand Analysi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idents in Xinzhou City

ZHAO Pengyu, CUI Qiang, XU Yao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034000, China)

To us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d the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Xinzh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abitant to perceive the difference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rg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of different sex, age, education, place of residence, occupation, income level of the resident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in Xinzhou, residents of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way different, Xinzhou local resident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potential demand,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think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necessa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erception; demand; Xinzhou city residents

2016-08-19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晋规办字[2015]3号);忻州师范学院教改项目(JGYB201508).

赵鹏宇(1981-),男,山西保德人,硕士,忻州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景区服务管理研究。

1672-2027(2016)03-0082-05

F592.68

A

猜你喜欢
河曲北路梆子
何纬仁作品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河曲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河曲民歌合唱电子伴奏的研究
新时期河曲民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浅谈
噩梦里,到底是谁的声音
小述《秦边纪略》中“小河套”
梆子戏中的商人形象及其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