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矩 乃成方圆

2016-12-15 15:09吴敏
教师·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适宜性个体差异自主

吴敏

摘 要: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该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学习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规则;适宜性;自主;个体差异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按照教育目标将活动范围划分为多个小活动空间,有计划、有目的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意和能力自主选择区域,通过操作、实践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而区域活动规则承载着其独有的教育价值,它有机地将教师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组织、约束、调整幼儿的活动行为,最大限度保证幼儿的活动。因此,如何建立科学适宜的区域规则,如何有计划地实施和操作区域规则,从幼儿区域活动操作和效果这些层面来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区域规则的内容及特点

1. 进区人数

在操作活动时,男孩子往往喜欢一窝蜂钻进益智区、建构区。女孩子喜欢扎堆于角色区和美工区,而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有某个区投放了新的操作材料,好奇心也会让孩子“趋之若鹜”,使该区“人满为患”,矛盾时有发生。为了建立区域活动的良好秩序,必须在每个区域规定人数,一般区域里的人数为6-8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场地情况和区域活动特色适当增减人数。每个区域设有专门的区域卡放置的地方,插卡的小格数目与区域规定人数相等,活动开始时,幼儿持卡进区,当人数满了就无法插卡,小朋友就会自觉数人数,然后另寻其它区域。

2. 区域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区域因为材料和工具的不同而操作和使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建立规则时应充分考虑到材料的性质特点、幼儿的能力和习惯等各方面的原因,并确定科学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区域规则。如语言区的图书是纸质的,薄而易破损,规则中就会要求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一页页翻阅,爱护图书”;建构区的玩具因为个体小,孩子喜欢习惯性放进嘴里咬着玩,所以在规则中要求孩子“注意卫生不要将玩具放入口里”;美工区则要求孩子“不要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混合在一起”,以免影响橡皮泥的的美观性,还可以连续使用节省资源。

3. 常规的要求

在区域活动开展时必须有常规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区域常规有共同点:如安静环境的要求、卫生环境的要求、整理归纳的要求等,同时也根据区域活动和区域材料的特点对常规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如建构区中涉及到孩子的互相合作,在规则中会要求“分配好任务,互不干扰,共同完成搭建任务”。“娃娃家”的规则里会提到“明确自己的身份,活动有始有终”。

二、区域规则的建立

1. 建立规则的原则

一是快乐性原则。区域活动时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自我体验的自主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我们在鼓励幼儿尝试、探索的同时更应关注孩子在情感上的发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建立规则,遵守规则,有助于提高区域活动的效率,发展幼儿的情商。二是适宜性原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年龄的儿童,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呈现不同,不同地域孩子的水平习惯也有所不同,同年龄段不同孩子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建立规则时应基于“适宜性”,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差异、个体差异、地域差异,切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2. 区域规则建立的方法

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也是教师组织实施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规则的制订应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偏废某一方都不妥,从湖南省岳阳市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多年实践的区域活动中,总结出三种有效方法。

(1)讨论法。讨论的来由是“在区域活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继续解决”,讨论的目的是“建立相应的规则来解决问题”。如在“语言区”,小朋友都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绘本情有独钟,每次进区都会因为争抢这本书而引发矛盾。这时老师就应该和小朋友集中讨论: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抢来抢去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做?让孩子们自主思考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建立规则:大家轮流看,或者是一起看,一起分享,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体验法。对于活动中碰到的有关活动规则方面的问题,教师不需要着急参与解决,要让孩子在试误和体验中纠错,从而建立和完善相应规则。如“建构区”中,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很尽兴,但是到最后却没有独特的作品出来,教师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适当地表示了惋惜之情,并且进行暗示和提醒让孩子们意识到问题,然后主动邀请老师为他们满意的作品拍照保留,这样“保留劳动成果、爱护劳动成果”的规则也在不知不觉建立起来。

(3)规定法。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要遵守的,对于此类规则,我们一定要在活动开始前就明确提出来。如美工区的剪刀要小心取放;不要拿尖头对着其他孩子;使用水彩颜料要在固定的地方等。

三、区域规则的呈现方式

区域规则建立起来了要及时呈现,便于提醒孩子遵循规则,从收集我园的区域规则呈现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文字说明、儿歌和图示。

1. 文字说明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让孩子自己遵守,此方法一般用于大班,因为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语言理解能力。

2. 儿歌

用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儿歌把规则表述出来,既增加了趣味性,也让孩子很快掌握规则。如我园小班的语言区的儿歌“小图书要爱护,天天伴我长知识,轻轻拿、轻轻翻,看完放回书架去”。美工区的儿歌“小手真能干,手工做的欢,小剪刀,不乱拿,小彩笔,不乱画,宝宝宝宝你最棒”。

3. 图示

为了让孩子充分理解规则,增加表现的形象性,激发幼儿的兴趣,有些规则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表示。如进区人数为六人,就画上六个笑脸娃娃,垃圾放进垃圾桶,就画上一个垃圾桶代替文字。

三种区域规则的呈现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一切以更好地让孩子开心、自主探索、体验、发展为前提。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规则,就如“楚河汉界”,它的建立和运用,保证了区域活动的有序开展,保障了幼儿活动的权利,也制约了幼儿不符合活动要求的行为,同时也帮助幼儿了解规则的意义,自觉遵守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如何进一步拓展区域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区域规则内涵和规则内容,这将是我们以后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适宜性个体差异自主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基于GIS和AHP的避暑地产布局适宜性研究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