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改革创新的思考

2016-12-15 14:18黄阿火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

黄阿火

(福州大学, 福建福州 350116)



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改革创新的思考

黄阿火

(福州大学, 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以自身的独特性占据着其价值的重要位置。高校生态文明的探索和研究,在促进高校自身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带动作用,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入手,阐述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缺陷,可以进而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在思维理念、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创新等六个方面提出我国高校改革创新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则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这表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校教育面对的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锤炼的是人才思维品格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高校的生态文明氛围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其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和质量。如何在高校教育中进一步融入和完善生态文明的内容,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亟需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2]人类在工业革命几百年的过程中,创造了值得歌颂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是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快速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3]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党的十八大掀起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潮,十八大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部署的指导下扎实展开,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得到树立,全民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目标顺利推进,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水和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噪音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减少。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尤其突出。一是国民的生态意识比较薄弱。民众一般仅关注有切身利益的生态环保方面问题,而对有普遍性或者全局性的事关长远问题缺乏了解甚至没有关注。同时,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知悉率和认知度也偏低,虽对生态环境保护具备一定认同感,但对相关知识和律法知道不多。二是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这种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模式造成了我国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虽然我国已经着手进行产业升级换代,但在经济普遍面临危机的当今世界,为平衡发展效益,改革的进程依然步履蹒跚。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比如,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号称“史上最严”新环境法2015年才正式实施,气十条、水十条、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其配套文件也都是近一两年才颁发实施,土十条还在制定之中,这些法律、文件的完全落地实施到位还得有个过程。因此,要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大力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而高校在教书育人、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及追求绿色和谐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微观体系。高校生态文明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高校科学地接收、循环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制定科学发展思路与战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校生态文明氛围。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社会中不仅仅发挥着知识储备、文化培育、观念革新、引领时代风气和涵养社会文明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作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中,我国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先决条件,要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运用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4]高校有着独特的资源和条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存、和谐共生、和谐共处、和谐共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的保证。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密不可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群体树立共同的环保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以及遵守生态文明道德规范的主要阵地,将在精神层面上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此外,高校是科研技术的集中地,在绿色科研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方面,高校发挥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高校师生能够充分将科学技术融入实践以寻求补齐限制社会发展的“短板”,从而建立和健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协调发展的机制,从而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3. 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人与社会是一个共同体,两者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不会产生过大差距,社会发展和人类整体素质的提升总是在以一个相似的速度进行着,两者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人类对于自然的价值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慢慢探索形成的,大致经过了这几个阶段:自然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或者说是对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追求。生态价值观使得人类对于生态文明的渴求更加强烈,它象征着人的整体素质向新的层次迈进,人们已经开始自发而自觉地维护着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协同发展,整个人类社会也必将迈入新的时代。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调和剂的作用,高校学生经过教育引导能够立足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些品质的培养会反作用于大学生自身,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助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缺陷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本应展现出更多的价值和成效,但是实际状况却不尽人意。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展缓慢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进展的速度总体较为缓慢,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对生态教育的关注度远远不够,比如在生态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上十分模糊,专项经费支持比较薄弱。二是高校生态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方面仍需改善。生态课程开课率不高,生态教育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各教师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参差不齐,导致教育效果不是十分显著,难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三是生态教育存在偏差,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一直存在。高校教育更多的是环境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学,而忽略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生态实践活动的开展,削弱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为数不多的生态保护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2.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滞后

大学生对于生态知识往往浅尝辄止,虽然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生态环保常识,但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却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且没有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大学生的生态素养普遍不高,其过度消费的行为没有得到节约意识的良好约束,各高校内频繁出现垃圾满地混杂、剩饭剩菜满桶、水电资源浪费,以及践踏绿地等不文明现象。这些说明,大学生距离养成节能环保和爱护生态环境的生活习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然,这个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但是高校提高教育实效义不容辞。

3. 高校没有及时融入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系统里

党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向来重视,早就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十八大后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全社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洪流。高校作为文明建设的风向标,本该在这方面起引领作用,但实际上对生态文明政策的关注程度、反应速度和融入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在高校改革创新中积极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并采取更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高校改革创新

高等教育有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诸多使命,从这些使命出发,结合生态环境污染、发展权与环境权之争等世界性难题,在深刻分析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不足后,可以从思维理念、校园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创新,从而把高校建设成为一个集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研究和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高地。

1. 思维理念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理念的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只有真正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用“五个理念”中的“绿色理念”统领高校改革规划、布局、发展等,才能确立新型高校绿色理念。大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殿堂,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大学生,当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家庭,这些理念必将广泛地传播出去影响和带动周边更多的人。[5]从这个角度看,高校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对于建设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来说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高校党组织作为高校的领导核心,要发挥组织领导、带头示范等作用,在思想理念和行动落实上走在前面,在教育引导、政策制定、工作推进等方面加以融入,在各项活动中组织专题学习,探讨和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尤其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诠释者和传播者。

2. 校园建设创新

大学校园是人员密集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场所,有大量的建筑和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设施,能耗和排放量大而集中。如何创新校园建设,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校园,彰显大学校园的生态文明,对高校发展趋向、甚至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示范意义。高校应当创新、设立校园建设中的绿色管理机构,负责校园各项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要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发挥本校学科专业优势,理论结合实践,在景观、材料、设施上创新,如实施校园环境规划评价,灵活机动地搭配园林乔、灌、草和雕刻景观,广泛使用节能减耗的新材料,逐步完善校园的绿色生态建设。建设节约型校园、生态校园,不仅可以节约学校原本在这方面所要花费的巨额经费,同时也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才干能力的机会,让师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呵护生活与成长的环境,进而对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影响和带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3. 人才培养创新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该注重各种绿色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办学效益最优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一是加强课程设计。在教学内容上,要打破单一的生态知识教育,把生态危机观、文明观、法治观教育融入课程里,传授体现生态文明、清洁生产、绿色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的思想和专业技术。同时要逐步拓宽、深化环境课程体系,高校可以为非环境学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一定学分的必修课程;可以开设公共选修课,让对环保有兴趣又缺乏环境知识的同学有机会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使所有的毕业生都接受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可以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政教育整体规划,普及生态文明教育。二是丰富绿色环保的校园实践活动,构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二课堂。实践表明,校园所传递的教育内容必须契合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求,以多姿多彩的形式,才能被广泛接受,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比如开设环保课堂和论坛,组织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或者可以通过播放生态保护主题的影片,组织学生社团排演、展播相关题材的话剧,组织学生参与拍摄校园纪录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度;或者可以建立环保网站,进行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等相关环境知识介绍;或者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探讨解决疑难问题,曝光破坏生态环境的校园不文明行为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实现生态文明观念在大学生中的确立。此外,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和感受社会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让大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为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4. 科学研究创新

高校是人才智力汇聚的集中地,是科研成果密集的加工厂。面对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生态环保的大调整大发展所需要的大量技术需求,高校要深入发展绿色科研,需要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责任,进而提高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构建具有生态特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将生态文明的要素融合到科学研究的运行机制中,落实到各学科专业的技术研发中,具体就是做好学科研究的“绿化”工作,如物流专业的可以研究绿色物流;化学专业的可以开展生态试验;计算机专业可以优化环境大数据等等。此外,还要注意提高这些绿色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大力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以期让这些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5. 服务社会创新

近年来,国内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在这个大环境下,绿色服务成为了现代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高校与社会生产有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在绿色服务方面,高校实践远远落后于理论研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断为各界所认知,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作为高校,在提供产学研服务地方时,应当考虑如何创新,如何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如面对企业,可以针对企业现行的工艺在关于绿色改造、生产流程完善、三废无害处理、绿色信贷等方面考虑如何做到绿色服务。面对政府,高校可以通过培养公民环境意识,直接服务社会体系;可以开展校地的产学研合作,收集本地区面临的环境污染难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尝试立项解决,直接或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可以鼓励师生利用专业知识创办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解决社会痛点,改造传统产业,产生新业态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

6. 文化传承创新

校园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植于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和生活当中,它构成了校园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形态上的总和。校园文化并非一项杂糅的单一文化,它同样有着自身的逻辑性和生态链,与校园内的科学研究、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为例,其包括教学楼、校园绿化、宿舍楼、校内道路等,在校园绿色规划中引入生态理念,不仅是学校时代特色的体现,而且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将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文气息融为一体,能够充分展示一个校园的外在精神风貌。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上,可以更多地支持成立诸如环境协会这类的校园环保组织,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校园内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拓宽宣传渠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的宣传,在这些环保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由此可见,校园文化也需要宣传、引领、示范和创新,绿色文化需要在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加以倡导。相反,如果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没有被重视,那么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必将大打折扣。

注释: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4996868/n14996963/15022888.html;

[2] 邬移生:《“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与目标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3] 王耀华、王 婕:《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设想》,《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4] 俞白桦:《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1期。

[5] 邓 曦:《高校率先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三重解读》,《湖南教育》2014年第8期。

[责任编辑:余言]

收稿日期:2016-02-28

作者简介:黄阿火, 男, 福建南安人, 福州大学副研究员(挂职厦门同安区副区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21(2016)03-00-0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