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林树梅两次东渡台湾诗歌述论

2016-12-15 14:18

陈 茗

(厦门理工学院外语系, 福建厦门 361024)



金门林树梅两次东渡台湾诗歌述论

陈茗

(厦门理工学院外语系, 福建厦门361024)

摘要:林树梅两次渡台,第一次,道光四年(1824)十七岁之时,随父戍守台湾,十九岁内渡;第二次,道光十六年(1836)二十九岁之时,应台湾凤山令曹瑾之邀渡海,协助曹氏治理凤山县,三十岁时内渡。道光间和道光之前从内陆靠木帆船过台湾的人,大多都冒着生命危险,大多数人都是十分勇敢的。林树梅是道光间书写渡海过台过程最详尽、最有成绩的诗人。林树梅渡台诗,具有纪行、纪实和纪游的性质。林树梅的诗,既记载了当地的风土民俗,也时时感受着台湾山海的美丽。

关键词:近代文学; 台湾文学; 林树梅

“搜奇拟续元虚赋,历遍台阳第几湾。”这是林树梅《台湾感兴》[1]中的诗句。林树梅(1808-1851),素有金门“奇人”之称。林树梅之奇,一奇在他出身于水师之家,后来却成为道光间闽台有影响的诗人和古文家,著有《啸云诗文钞》等;二奇,奇在他于古井淘得件笛,月夜于金门太武山上横吹声裂云霄。三奇,奇在他于古冈湖畔乱石堆中寻得明监国鲁王之墓(1959年,国民党军队修工事,发现一处古墓,内有墓志铭并简陋随葬品,经胡适先生考定,此墓为鲁王真冢。真冢离林树梅所发现之墓仅一公里之遥,后遂称林树梅所发现之墓为鲁王疑冢。);四奇,奇在他自幼随父亲林廷福镇守南至广东北至天津的沿海水师要塞,出没风波;五奇,奇在他两次涉险渡台,九死一生,奇迹般地生还,并绘制《闽海图》。六奇,奇在他在台湾佐凤山县县令曹瑾,深入腹地处理闽粤庄械斗之事,并慰抚原住民;八奇,奇在他十七岁时随父在澎湖,搜罗金门先贤卢若腾的著作,并为之梓行;九奇,奇在他在鸦片战争期间,投笔从戎,在厦门战事中训练团勇,镇守虎溪岩,临危不惧,反对投降逃跑,事后拒不接受官职;十奇,奇在散财接济亲友、贫民。本文所述,仅限于林树梅的两次渡台事迹及渡台诗。

林树梅两次渡台,第一次,道光四年(1624),十七岁之时,随父戍守台湾,十九岁内渡;第二次,道光十六年(1636),二十九岁之时,应台湾凤山令曹瑾之邀渡海,协助曹氏治理凤山县,三十岁时内渡。林树梅两次赴台的书写,论说多于感兴,写实多于抒情。文章集中在书信论文和纪行文两类。书信论文,多数是上书周凯、曹瑾,论水利、论治县之文。纪行文,有往返台湾与内地的海上纪行文,著名的有《渡台湾记》《再渡台湾记》《自凤山归省记程》;台湾陆地上纪行文有《台郡四邑记程》《清庄记程》《〈瑯峤图〉记》等。《台郡四邑记程》等文,书写十分详尽,某月某日从何地出发,经何地,到何地宿,做了何事,所闻所见一清二楚。有的纪行文写完了,作者还觉得不足,又写了诗,再次载述。

让我们先看看林树梅的渡台湾纪行诗吧。《渡台纪事》云:

我家居金门,当门挹溟渤。对峙有台湾,鲸鲵竞出没。家君册战勋,驾海功犹烈。奉檄乘长风,纪候秋八月。偏师经里闾,疾驰舟不歇。一叶跨洪涛,随波为凹凸。横渡黑水洋,鬼哭阴云结。海立龙涎垂,千里势一瞥。鸦班登桅颠,(舟人理帆绳,曰“鸦班”。)整帆虑拗折。骤闻众语哗,彻夜补舱裂。曦明见远峰,鹿耳险天设。将吏纷来迎,慰劳相咋舌。不然昨夜风,落漈命当绝。出险如再生,惊完转愉悦。吁嗟复何常,踪迹鸿泥雪。寒暑今再更,使我壮心切。

原注:“道光四年,家君署台湾副总兵官,树梅侍行。越二年归,作《渡台记》。意有未尽,复成此篇。”[2]这首诗的早期版本,“意有未尽,复成此篇”两句作“意有未尽,复成纪事诗”[3],明确说是一首“纪事诗”。此是林树梅内渡追忆写成的。首四句写家住金门,看惯大海,台湾不过是在金门的对岸而已,但是中间隔着险恶的黑水洋。“家君”以下八句,交代渡台的原因及出海的时间。“横渡”八句描写过黑水洋之险。“曦明”,交代脱险,虽然脱险了,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惧。最后四句说,经历了此次艰险的洗礼,渡海之胆更壮了,今后也将更成熟了。读者可能会觉得风雨鬼哭,浊浪如墙,桅帆拗折,船舱破裂,对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是,也正因为这种残酷,成就了林树梅的胆识,成就了这位海上战士和海疆诗人。

道光十六年(1836),林树梅再渡台湾,是以凤山县幕僚身份出海。林树梅的渡船不止一艘,共八十多人,曹瑾虽然是此次航行的主角,但是他并没有海上航行的经验,林树梅当是此次出航的实际指挥。本来只有几天的航程,却走了二十几天,《再渡台湾呈曹怀朴明府》有云:“张帆猎猎风飕飕,如箭离弦不可留。南有落漈东琉球,西界黑水红水沟。神鱼拍浪高舵楼,轰雷喷雪排山邱。水仙挟船船转头,眼前鹿港台咽喉。”[4]海上的险恶超过上一次。我们看他的《再渡台湾记》,不难发现,林树梅对于航海,已经相当成熟和沉稳。道光十八年的内渡,为了候风,前后等了几个月,最后还是遇到飓风,船只失去控制,被风一刮,刮到铜山(今福建东山)。《归舟遇飓风飘铜山呈陈参戎》前半首写道:“两载羁台阳,乡心已艰楚。一朝喜言旋,中流狂飙阻。阝贵涛崩千山,雄声吼万虎。驔驔赤云驰,天地相簸舞。舟激矢脱弦,盲进知何所。砰然泊铜山,瞬息千里许。”[5]这一次再渡台湾,和上一次一样惊心动魄。

渡过黑水洋的书写,可以追溯到明万历三十年(1603)十二月,陈第随沈有容将军往澎湖剿倭,时“飓风大作,播荡一夜一日,勺水不得入口,舟几危者数矣”,陈第作《泛海歌》二首,其一云:“水亦陆兮,舟亦屋兮,与其死而葬之,何择于山之足,水之腹兮!”[6]诗歌表达了诗人即便葬身鱼腹亦在所不辞的英雄气魄,振奋人心。一昼夜到澎湖,虽然有飓风,“几危者数”,似未到船裂桅折的地步,即使有,诗人也没有作进一步的描绘。南明时期的卢若腾,曾经写过一首《哀溺海》诗,其《序》云:“将士妻妾泛海遇风,不任眩呕,自溺死者数人,作此哀之。”诗云:“少妇登舟去,风涛不可支。眩眸逢蝄蜽,艳质嫁蛟螭。尽室这迁客,招魂复望谁。化成精卫鸟,填海有余悲。”[7]写的是郑成功部将的妻妾渡海,不堪风浪,至有自溺者,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渡海的艰辛。从明代万历,到清代道光,中国航海的技术没有根本的进步,靠的仍然是吨位不高的木帆船。陈第之后,书写渡台的诗文还有一些;同时既写文章,又写诗,描写细致入微、反复多次书写渡台的,除了林树梅,似乎没有第二人。从林树梅渡台艰险的书写中,我们可以这样说:道光间和道光之前靠着木帆船过台湾的人,大多都是冒着很大生命危险的;渡海到台湾的人,大多数都是十分勇敢的人。当然,渡海往台湾的还有一些胆子比较小的人,如卢若腾所写的将士妻妾,但是,只要他们过海了,登上陆地了,他们都受到海洋的洗礼,挺了过来,也是勇敢的。

林树梅的纪行文,往往整个行程写得很细致。由于文体的差异,纪行诗虽然也纪实,但不可能做到逐日记载行程、逐项记录所发生的事,线条可能比较粗,但是,也由于这个原因,可能会更写得更加集中,重点更加突出;当然,有时也带有“纪游”的性质。林树梅的海上纪行诗是这样,台湾岛上的闻见诗也是这样。从《台郡四邑记程》等文,我们可以看到,林树梅在台湾的活动范围,不仅仅限于凤山城镇或府城,他还深入到台湾的腹地,深山、海岛,深入到“番社”,深入到“生番”与“土生囝”杂居的“内山”[8]。林树梅台湾的足履所至,反映到诗歌中的至少有澎湖、彰化、安平镇、冈山、內湖,还有瑯峤等地。

《台湾感兴》三首,作于林树梅第一次渡台之时。林树梅说这组诗“聊作纪游篇”,故可以看作是诗人首次入台的总“纪行”或“纪游”诗:

将军靖海驾楼船,一战功名二百年。地转荒陬成乐土,春随王化到穷边。关津自昔称奇险,镇治于今有大贤。我正趋庭心爱日,学诗聊作纪游篇。

舟楫乘风任往还,蓬壶疑在有无间。烟波一气连金厦,水火同源出玉山。(嘉义玉案山麓火出水中,昼夜不绝。)六月不寒仙草冻,(土产仙草煮汁如水,食可解暑。)四时常燠佛桑殷。(气候炎热,佛桑花即扶桑,一丛日开千百朵。)搜奇拟续元虚赋,历遍台阳第几湾。

三年两度赋东征,蕞尔么么旋踵平。(甲申平凤山,丙戌平彰化。)伏莽欲清先保甲,流氓当恤正呼庚。金汤永固须同志,赤子如何敢弄兵。知有封章陈善后,至尊方切念苍生。[9]

第一首简要交代台湾历史,颂扬施琅的功绩,说自台湾入清版图,已经二百年;台湾自古称奇险,朝廷重用父亲镇守于此,自己方得以作此“纪游篇”。第二首,介绍台湾形胜、风物,台湾与金门、厦门只在烟波一水间而已,而台湾地气偏暖,自己的足履将遍于台湾,搜奇探险,像汉代的扬雄那样作出一篇《玄虚赋》[10]来。第三首,纪实,写父亲林廷福到台湾之后三年两次东征之事,一次是道光四年(1824)平凤山,一次是道光六年(1826)平彰化。具体过程,《先考受堂府君行述》一文有详述[11],此不赘。

道光五年(1825)十一月,林廷福调署澎湖右营游击,林树梅也随着来到澎湖诸岛。道光六年(1826)五月,林树梅又随父回台湾,离开澎湖时,作《澎湖留别诗》四首:

澎山三十六,荒垒半渔寮。虎井风烟壮,龙宫暑瘴消。(家君为民祷雨,建龙神宫。)云生香鼎屿,雷压吼门潮。(虎井、香鼎、吼门,皆最险处。)访古屯军迹,周回荡短桡。

昔我初来处,舟从外堑迂。厨娘炊犊粪,蜑女鬻螺珠。日落风沙舞,乡偏气候殊。他年夸远客,瀛海有珊瑚。

蜃气喜初收,承欢骋壮游。烽烟诸岛静,诗思一帆秋。阅岁同休戚,临行且唱酬。吾乡斜照里,指点是浯洲。

踪迹如蓬转,风波又一经。地原多鬼市,人喜逐鱼腥。古剑寒肝胆,奇书瀹性灵。(在澎得卢牧洲先生遗文数册。)归装何所有,囊底贮空青。(澎湖产空青,可治目。)[12]

第一首,澎湖三十六岛,民以打渔以生。林廷福守澎湖,天旱,为岛民祷雨,民为立生祠。以虎井、香鼎、吼门最为天险。澎湖与台湾相为唇齿,又是泉州、漳州之门户,自古是闽海海防重地。连横《台湾诗乘》全录此四诗,称赞林树梅“港汊夷险、沙汕萦纡,辄手自记录”[13],虎井、香鼎、吼门诸险,当也是林树梅亲手所记录。第二首,澎湖风物。“沿海诸山乱石森列,港道迂曲,非练熟舵艄不能驾舟也”[14],船只停泊澎湖港必须迂回而入。这里风沙大,树木不易生长,连柴草都很困难,只能以牛粪作燃料。女人下海采珠,此地又多珊瑚,与内地有很大不同。第三首写游澎湖,引发诗情,临行与诗友倡酬,并说西岸是自己的家乡。最后一首,讲明末、清初洋人试图以此地为据点与中国“互市”,不能不记取教训;值得高兴的,是诗人在此地访得乡人卢若腾的遗著(后来,林树梅又为卢氏梓其著作)。总之,澎湖之行,对十七八岁的林树梅来说,既是新奇的,又是十分愉快的。《台湾感兴》也好,《澎湖留别诗》也好,诗人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猎奇、来写作的,“我正趋庭”“历遍台阳”“昔我初来”“骋壮游”“且唱酬”,搜“奇书”,台湾和澎湖是诗人活动的背景,诸多的影像中,诗人都把自己融入其中。

在现有资料中,文人的《竹枝词》,最早见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的集子。据刘禹锡所说,《竹枝词》是巴、渝一带民间的歌曲,是当地百姓连臂歌舞时所唱。后来文人多有仿作,大多用以写某地的风土民俗,形式有点类似于七绝,而且多数以组诗的形式出现。林树梅也写有《台阳竹枝词》:

闯兄罗汉满街坊,自诩英雄不可当。与己无仇偏切齿,杀身轻易为槟榔。(闯兄、罗汉脚皆恶少也,每睚眦微隙,辄散槟榔,一呼哄集,当衢械斗。)

内山蛮气未全消,漫说开荒种稻苗。地近生番如畏虎,人人刀剑各横腰。(番性嗜杀,近番居民带刃而耕。)

甲甲麻麻拚一螺,嘴琴响答蹋春歌。抄阴欲结合欢带,亲手为郎织达戈。(番语呼同伴为“甲甲”,呼酒为“麻麻”。男女沸唇作响,曰“嘴琴”。和歌意合,则自相婚配。以幅布围腰,曰“抄阴”。取鸟兽毛杂树皮织布,名“达戈纹”。)

阿侬生小住台湾,不羡蓬壶缥缈间。愿借一帆好风力,随郎西渡看唐山。(南洋诸番称中国为“唐”,犹言“汉”。台湾人称内地亦曰“唐山”。)

林树梅深入台湾的腹地,到过的地方多,接触社会的面也广,所以这组《台阳竹枝词》并非道听途说,信口开河,每一首诗都有自注,对诗中所写作进一步的交代和说明。诗中所写,有一些可能是属于在今天看来是比较“落后”或者“不开化”的一面,例如“械斗”。其实林树梅的书写并没有带任何恶意,他只是提醒人们,所谓族群械斗,起因往往原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能仅仅是为了一点点的“槟榔”,只是没有处理好,小事也可以衍化成大事,甚至流血死人。如果处理得当,如他在《〈瑯峤图〉记》所说,大事可以化小事,族群之间也可以和睦相处。第三首,书写原住民的语言、穿着、好尚及男女相恋之事,材料都来自诗人的亲闻亲见,具有“原来如此”的真实。在我们看来,林树梅的《台阳竹枝词》前三首,对读者来说有一定的认识意义。第四首,是当时台湾人对大陆的认识,无论是“生番”还是“土生囝”,都有西渡看一看大陆的期盼,这种期盼是真实的,也不是不可能的,比较而言,虚无缥缈的“蓬莱仙景”完全不值得他们来羡慕。

渡海的风波是险恶的,道光间台湾的社会也不是那么稳定,林树梅在巡行过程也经历了种种的困难和艰险,但是,他还是时时感受着台湾的山海的美丽。《冈山》一诗云:

山势郁崔巍,征帆认指归。峰疏云自补,树老石相依。仙橘迷樵径,斜阳恋寺扉。此间如结屋,世事莫轻违。[15]

按,此诗第二句早期版本有自注:“内地泛舟过澎湖,见此山。”[16]冈山还是当时由澎湖航行台湾的一个坐标。“峰疏”两句可以入画,其中“云自补”三字又颇见流动。一路的橘树,让入此境者流连忘返,有如桃花源中的桃花,竟然令入其境者迷失来时的路径;斜阳贴在古寺的门扉上,恋恋相依,如此着迷。诗人着迷了,依恋了,竟然产生结茅于此的念头。此外,像“秋声作雨千林合,峦势如波万派趋”[17];“神鱼衔赤日,恨鸟睨沧波”[18];“山角千幡竖,潮头万马来”[19];“风动芦花浅水边,月明白鹭抱沙眠”[20],无不把台湾的海山描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1][2][3][9] [12] 《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卷一。

[4][5][15] 《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卷三。

[6] 转引自陈庆元:《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50-351页。

[7] 卢若腾:《岛噫诗校释·五言律》,吴 岛校释,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8] “番社”“生番”“土生囝”等,都是历史语词,可能带有歧视的成分。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仍然袭用这些语词。

[10] 按:林树梅原诗作“元虚赋”,本当作“玄虚赋”,因避康熙“玄晔”之讳,“玄”遂改为“元”。

[11] 《啸云文钞初编》卷七。

[13] 连 横:《台湾诗乘》卷四,《台湾文献丛刊》第6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172页。

[14]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518页。

[16] 《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卷二。

[17] 《从曹侯巡山即事》,《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卷三。

[18] 《题琅峤图》四首其三,《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卷三。

[19] 《题琅峤图》四首其四,《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卷三。

[20] 《夜行所见》,《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卷三。

[责任编辑:陈未鹏]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FJ2015B166)

作者简介:陈茗, 女, 福建金门人, 厦门理工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21(2016)03-0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