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颖++邹洪伟++张省
摘要:基于绵阳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本文从大学生的旅游态度、观念和动机,旅游偏好,旅游消费行为时间规律和经济规律四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得出结论:(1)大学生对于在校期间的旅游行为持肯定态度,大学生的旅游意愿强烈;(2)大学生个性强,不愿受集体约束,与好朋友相约结伴出游的比例最高,但他们又要有一定的归属感,单独旅游的比例较少;(3)大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旅游目的带有强烈的休闲和审美属性,旅游行为模式有向休闲度假型发展的趋势;(4)大学生的日出游消费心理预期和目前旅游产品价格体系相比较,有较大的数据差异,潜在需求的转化受价格约束明显;(5)大学生对于旅行社的认识程度低,旅游消费没有形成清晰的品牌意识,市场可塑性强。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需求;旅游偏好;旅游消费行为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到2013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100万人。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但是中国大学生市场在旅游企业的心中一直是一块“鸡肋”,而且目前的旅游企业在其固有的经营模式和过度竞争的环境下似乎己经无力对这个领域做更多的探索。旅游学界的一些学者也都对这个领域做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但是这个市场迟迟不能启动,究竟是市场消费者的问题?是旅游业界供给的问题?还是政策环境给予的支持问题?对大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导向性的意义,是解决这个困扰问题的切入点。绵阳市高校众多,共有各类大中专院校20所,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学城,同时加上绵阳的旅游城市属性,以绵阳市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具有代表性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于中国目前大学生旅游需求基础性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解释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做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1.样本简况
调查采取分层、分区抽样,选取了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天府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川音绵阳学院、四川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绵阳经贸学校、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问卷3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5%。
2.问卷内容说明
问卷问题共28道,其中单项选择问题12道,多项选择问题8道,开放式问题5道,排序问题2道,观点态度测量问题I道。
二、大学生旅游需求规律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基本特征
1.充裕的闲暇时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每星期有两天休息时间,每年有3个七天的黄金周,还有长达近3个月的寒暑假。对其他出游群体而言,他们有相当充足的时间。
2.经济承受力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费用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一般大学生对价格是相当敏感的,财尽其用是他们的最大希望[1]。外出旅游是大学生学会生存,走向社会的第二课堂,尽管辛苦,但苦中有乐,因而深得青年人的喜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决定了他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3.强烈的外出旅游欲望
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冒险精神,对旅游怀有极大的兴致。一方面,外面精彩的世界对大学生具有着一种强烈、神奇的吸引力,充满着大学生所向往的魅力和冒险的色彩:另一方面,随着学习竞争的激烈,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三点一线,这种狭窄的活动空间使学习生活变得单调、枯燥。旅游在获得美的享受,以拓展生命空间的同时,也可消除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各种紧张和压力。因此,他们有外出旅游的愿望,同时他们希望旅游的内容丰富多采。
4.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旅游活动的特点起决定性作用
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旅游活动的特点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学生的旅游经历多,旅游花费较农村学生高,旅游消费结构中对购物娱乐高层消费比重增加[2],而农村学生的特点则相反,这主要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支持力度和家庭生活品质的高低。
5.同等年级学生的文理科和性别不同对旅游活动特点的影响不明显
现代社会的伦理观、价值观使得传统社会不同性别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女生在个性、旅游态度、偏好、甚至行为上的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中国教育的中学阶段实行会考制度,使得当代大学生文理知识兼备,大学期间的教育也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文理科不同的学生在旅游特点上的表现差异不大。
(二)大学生旅游态度、观念和动机
1.旅游消费态度
(1)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学生对旅游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大学生对旅游有浓厚的兴趣,热情也很高。对于最想去的地方,绝大多数选择了省外或国外,这说明,居住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梯度力决定着旅游驱动力,差异越大,对学生的吸引力越大。对此问题的开放式回答是,写出西欧、北美、澳洲地方或景点的学生较多,再次表明,学生的求异心理很强。本次调查显示,78.0%的学生认为旅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21.8%的学生认为旅游不是生活的必需组成。可以认为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基本是正向、积极,认为旅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对于在大学期间旅游的态度88%的同学对于该问题的回答是持肯定态度的,其中非常赞同的占48%,赞同的占40%,仅有4%的同学持否定态度,其中有11%的同学选择了不好说的中立态度。
(2)对于组团旅游的态度
绝大多数的旅游者不喜欢参加旅游团旅游,仅有0.7%的大学生旅游者表示喜欢参加旅游团出游,但是问及其对于参加旅游团所关注的因素时,绝大多数的旅游者都进行了选择。
2.旅游消费观念
大学生消费者最想从旅游中获得的东西依次是身心的放松、美的体验、新知识、朋友的交流、自我锻炼。从中可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旅游的类型已经逐渐的脱离了观光游览型的旅游模式,有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发展的趋势。
3.大学生旅游的动机
目前的大学生旅游者产生旅游念头的动机多样,也具有不同的驱动因素,不过在问卷显示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有天气很好、释放压力、集体活动、价格便宜四项。
(三) 中国大学生的旅游偏好
1.出游方式
(1)曾采用出游方式
问卷显示曾采用的出游方式中与好朋友相约的占52.8%,说明大学生主要采取旅游方式还是跟朋友相约出游,而集体出游的比例也占到28.8%,但是选择参加旅行团的旅游的人数仅占5.5%,独自出游、与网友结伴出游的也有一定的比例。
(2)最喜欢的出游方式
在最喜欢的出游方式中与网友结伴出游的方式没有人选择,可以把它命名为最不喜欢出游方式,与好朋友相约这一方式依旧排在众选项的首位,还有33.8%的选择是不一定,说明大学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反映出灵活和自由的一面。总体来讲,大学生个性强,不愿受集体约束,与好朋友相约结伴出游的比例最高,但他们又要有一定的归属感,单独旅游的比例较少。
2.出游时间
在大学生曾经选择的出游时间中,暑假和双休日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五一、寒假、十一,利用其他时间去旅游的也有,甚至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其他时间是最适合出游的时间。而40.4%的大学生认为暑假是最适合出游的,暑假是大学生旅游偏好中比较明显的一个选择,而对于五一黄金周的偏好要优先于十一黄金周。
3.景点选择
大学生出游目的地的按类型排序依次为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历史遗迹、野外探险、主题体验、体育健身。可以认为大学生出游的首选目的地是自然景观类。
(四)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时间规律
1.年出游次数
在本次对绵阳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年实际出游次数处在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低的水平上,75%的大学生的年出游率在2次以下,而能够达到5次以上出游的比例仅为6%,而其中主要集中在暑假和双休日,其中双休日的出游比例说明了大学生目前的情况下由于时间和金钱的约束,导致了目前的出游次数以及每次出游的时间上都处于一个未满足的需求层次[8]。
2.年跨省旅游次数
大学生的旅游行为规律依然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从年旅游次数和年跨省旅游次数的数据对比和之前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做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旅游距离的增大,大学生的旅游次数呈衰减分布规律。其中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的旅游者没有跨省旅游的消费次数,这也充分说明了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半径在校期间主要是集中在省内,按照市内、市郊、省内、省外、国外旅游行为逐次递减。
3.每次出游时长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旅游行为没有太多的时间约束,而对其而言主要应该是金钱的约束,但是同时金钱的约束条件也就决定了大学生每次的旅游活动不可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其中的主流消费模式应该是短距离的1-2日旅游[9],而从调查中显示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每次旅游时间在2日内的占到63%,占主导地位。从顺序上讲,目前的每次旅游时间分布是按照1-2日,2-7日,1日以内、7日以上这样的一个规律。
(五)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经济规律
1.每次出游花费
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每次的旅游支出主要分布在500元以内,占87.2%,其中出游每次花费在100元、100-300元这两个区段基本持平,可以认为大学生每次的出游花费根据时间的比例主要集中在300元以内,其中1日游在100元以内,2日以上在300元内的消费现状。而这些对很多大学生而言300元一次的旅游费用基本可以相当于半个月的生活费用,虽然中国人自古讲究“穷家富路”,可是这样的一笔费用对大学生旅游者而言确实相对偏高,属于“奢侈”消费。
2.旅游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消费资料(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服务)的比例关系。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程度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其消费的基本支出比重大,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结构的调查分析也反映了这种趋势,用于基本旅游消费占到78%(包括吃住33%和交通游览45%),学生外出不是享受物质生活,更多的是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所以用于基本生活上吃住的比重相对较少。
三、结论
大学生旅游市作为整个旅游体系的一个细分市场,其良性发展也离不开对需求方的正确认识。前文市场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所呈现的各种特征的把握,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市场,且处于风华正茂的人生黄金段,又由于其特有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素养,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旅游潜力,对旅游需求比较热衷。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消费能力受限,对旅游的期望又相对较高,这使得其旅游消费呈现出一些其他人群所不具有的特征,表现在他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程度较高,对价格尤其敏感,对一些高层次的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内心有旅游需求。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蔡加珍.试论学生旅游行为和消费选择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
[3]曹新向,王伟红.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4]余江,沈纪琼.大学生旅游消费贷款开发的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5]戴仲燕.谁来开发科普旅游商机[N].中国旅游报.2000-04-21(5).
[6]杜海涛.教育旅游期待大发展[N].人民日报,2002-07-05(8).
[7]范平.旅游圣地能否放低门槛[N].江淮晨报,2003-02-09.
[8]宫立波.我国高校开展消费教育的几个问题[J].武陵学刊(社会科学),2014,(2).
[9]谷明.我国旅游者消费模式与行为特征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l)
基金项目(课题):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旅游法》实施与旅行社产业转型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LYC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