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创新的影响

2016-12-14 19:04赵爽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手段互联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

赵爽

【摘 要】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社会都有很深的影响。高校私自政治教育也应综合互联网思维不断的创新。本文首先介绍互联网的特征,而后针对互联网思维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加以展开介绍。意在能更好的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手段;计算机

一、互联网的显著特征

互联网以及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复杂的技术,广泛的应用性,拥有无限的信息容量,传播速度极快,可以达到即时传播的目的,同时传播面积之大,可以覆盖整个地球,影响具有全域性,互联网对每一个人或者组织甚至是整个国家都有很深的影响。其最主要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归根结底是一门技术、一种方法。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以计算机、网络为首的新技术不断出炉,技术不断创新,不断的推动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影响着教育领域,使其逐步步入信息化领域,同时还激发了不同种类的教育和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得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使得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优化。互联网的运用提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

2.互联网同样是一种思维,互联网同样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创造,是人们对世界不断的思考,对科学不断的思辨,对自然不断的认知而后产生的一种思维模式。于互联网而言,联网具有普遍意义,而不联网具有特殊性。正因如此,互联网世界里,这种积少成多的效果已经影响网络传播的速度及效果。现在网络上的微博等的影响已经将这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人的言行受到一个人的关注,这一个人将其传播出去,影响了十个人,十个人继续传播,将会影响一百个人,就以这样的速度传播,使得一个人的言论影响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人。

3.互联网还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世界,网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知晓世事,应有尽有,互联网就像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一样,我们开始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这种依赖具有双面性。如果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是有利的那么将对我们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相反,如果其传播的是消极的将对我们有害。

二、互联网思维对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尊重互联网时代学生主体性。应该以用户就是上帝的思维模式来搭建起各种服务平台。互联网体现一种人人平等,注重个体价值的精神。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在互联网世界里,个体的价值得到了不断的放大,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个体价值被重新定义,这种变的意义十分重大。现在,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组建成了互联网生态群,而这种群体有自己的思维、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个有智慧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是非常强大的,这些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么制作一种让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站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解决的一大难题。如果这个难题得到良好的解决,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提供一个好的信息平台,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传播和信息反馈速度,同时,学生可以再互联网平台上体现其真实的想法、感受以及生活状态,学生的利益诉求在这里都会得以体现。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更多的关注的就是学生骨干的教育,希望能够通过他们进一步带动其他的群体。但在这个网络时代,则会对每一个个体都加以关注,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显著。

2.利用互联网思维的平台战略,所谓的互联网平台战略就是以互联网为入口,用特殊的服务价值链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而产生闭合的产业链价值。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教育工作这应对学生需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梳理出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就业以及德智体美其他方面的价值关联点,并将这些关联进行有机链接。可以推出一种平台,围绕他们在学校的整个成长过程而展开设计。该平台应注意结合实用性、时尚性以及易用性为一体,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

3.互联网思维的产品应集简约、创新等为一体。在普通的互联网站中,其极致的互联网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样在学生工作中也应做到这一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比较难开展的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就是内容相对较为单调。工作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可以有机结合,那么将事半功倍,想突破这一难题,可以从互联网传播入手,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结束语

互联网的特点主要在于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注重个体言行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尊重和体现互联网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互联网平台战略的利用,创建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简约的一个互联网平台,同时还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更容易让学生介绍,而不是官方的表达方式,使更多学生不再厌烦思想教育,相反被其吸引,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永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2]陆虎.微媒介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优化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3]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猜你喜欢
教育手段互联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手段研究
浅谈长征精神对当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妙用“表扬”和“忽视”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互联网思维下零售业发展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