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特的生存与发展研究

2016-12-14 01:05王怡郭士柏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

王怡 郭士柏

摘 要:在大众眼中,模特行业是一个暴露在镜头和闪光灯下的潮流性职业,出众的外观条件,一定的内在气质都是模特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之一。他们往往通过自己的身体特点和气质,表现出商品的一定属性,或吸引顾客的眼球,以达到刺激消费的作用。在我国模特行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职业体系。然而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体系而言,模特行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瓶颈,职业年龄短、收入差距大、转型发展困难都是制约我国模特行业继续发展的几大难题。本文将着重论述中国模特当前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对中国模特的职业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中国模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模特;职业;发展

1 我国模特职业简介

1.1 我国模特职业的发展

在国内普遍的认识中,模特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震惊全国的那场北京模特表演中,然而却模特的定义和概念而言,我国早在20世纪早期便已经有模特的存在。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北京和香港等地便拥有一些服装模特演出,在当时的上海地区甚至出现了一些外国职业模特,她们往往为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提供宣传,以吸引顾客。在文献记载中,30年代的上海某纺织厂,在10周年庆典上,便邀请了多位佳丽(欧美和国内的均有),穿上该公司自己纺织的衣服,在当时上海一家饭店内进行公开演出,效果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当然在建国后,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艰苦朴素精神的影响下,模特行业一度销声匿迹,直到解放后,民众的思想得到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的涌现,使模特行业又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而70年代末的那一场外国市场表演,正是促成我国模特行业发展的一副催化剂。

进入新世纪,随着商品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消费者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很多厂家都将目光投入到了模特行业的身上,利用模特所具有的外形魅力和气质魅力,以站台或实际宣传的形式,为商品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而多样化的商品市场,最终也孕育了模特行业的各个分支,在巨大的需求市场压力下,模特最终也走向了职业化的轨道。而随着我国与西方交流的深入,我国模特职业化发展也在逐步的学习之中,而在职业化过程中所暴露出问题和缺陷,也是发展道路中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1.2 我国模特职业的分类

我国最早的模特基本上属于服装模特,他们需要穿着指定品牌的服装,在T台上进行展示,然而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为了适应越来越多样化的商品市场,模特行业内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划分,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类:

(1)服装模特。服装模特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模特种类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而我国最早的服装模特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模特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模特种类。即使我国模特行业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服装模特依然是模特行业内最重要分支之一。通常情况下,服装模特还可以分为内衣模特、泳装模特等类型。

平面模特。时至今日,虽然模特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但是在目前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亲眼所见的模特秀总是很少的,大众所接触到的模特往往是通过二维平面的形式进行展现,这些模特大量出现在宣传海报、报刊封面等地方,故而被人们成为平面模特。和服装模特不同,平面模特不需要在现场进行走秀,而是通过镜头的记录呈现在大众面前,他们通过特定的姿态和肢体语言,向大众传递一些信息。

(2)肢体模特。肢体模特的出现更多的来自于人们对于特殊商品的青睐,比如丝袜、胸罩以及指甲油等一些私人用品,为了凸显这些特殊商品的特征,肢体模特便成为了行业内最特殊的一个分支,其主要包括腿模、脚模、指模、手模以及乳模等种类。他们不需要其他模特那样展示身体的全部,只需要对某些特殊部位进行展示。

(3)网络模特。网络模特指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业务活动的模特。这些模特和传统模特不同,他们也许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模特训练,也没有相应的签约公司和经纪人,这意味着他们拥有较多的自主时间,模特往往只是他们的业余职业。网络模特应该是一种混合型的模特种类,它包含着肢体模特、平面模特和服装模特,他们的业务种类和范围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现状,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从而能够从宽阔的业务范围上弥补工作数量和单次佣金的不足。

1.3 模特职业的作用与意义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各类商品市场中,模特已经成为一种产品宣传展示的重要商业手段,无论是传统模特中的平面模特、服装模特和肢体模特,还是新兴的网络模特,他们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均大同小异——用自身良好的外在、内在条件,向消费者展示该商品的特征或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进而达到刺激消费者消费的目的。

2 我国模特职业生存现状分析

2.1 模特职业收入分析

作为一种行业而言,模特的收入模式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底薪制。模特行业是一个没有基本工资的行业,基本实现按劳分配,即某一个模特在一个月内所走秀的次数和水平决定了该模特本月所能获得实际薪水,为了获得足够的薪水,便意味着你必须有足够的工作量。

(2)签约制。为了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即能够拥有稳定的工作量,很多模特不得不进行签约。当前我国所具有的签约模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是直接和某公司进行签约,成为签约模特;其次是与一些掌握有一定资源的经纪人进行签约,成为其旗下的模特。在这两种模式中,任何一支模式签约的模特都必须上缴一部分工作所获得的佣金。

(3)结算周期快。模特从业者们的工资报酬往往并不是按月或按周发放,他们的工资结算周期极短,往往在走秀当日或第二天便会进行发放,通常是接一次工作,便会立即结算,有时及时签约公司或经纪人并没有收到实际款项,也依然会进行垫付,以满足模特们日常巨大的保养开销。

我国模特职业当前的收入状况差异较大,两极分化严重,部分模特年入百万,而部分模特甚至难以果腹,这种收入的巨大差异化是我国模特职业具有的独特特征之一。一般而言这种巨大的差异化主要来源于模特签约公司水平、模特名气。

2.2 模特的职业寿命分析

我国模特行业职业寿命非常短暂,通常一个模特在加入这个行业后,10年内基本便会从这个行业中消声匿迹。模特职业生涯的短暂是这个行业自身所造成的问题,首先模特行业对模特外在形象的要求极高,对于女性而言,生育或者某些疾病都会导致身体形态的变化,尤其是生育,对于一个模特的职业生涯是具有覆灭性的,由于生育而造成的身材走样是很多模特不得不退出这一行业的原因所在。

2.3 模特的职业地位分析

职业地位,指的是非从事本行业的社会其他人士对该行业的主观认定,由于并非客观评价,这种社会地位的判断往往容易受到社会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的人眼中,该行业的地位也会随之改变。

在中国,民众对于模特行业普遍认识较低,他们对于模特的了解仅仅来自于电视中的模特大赛和一些平面宣传海报,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虽然绝大多数人已经接受和认可了模特这一特殊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众认可和支持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从事这一工作。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3 我国模特发展分析

3.1 我国模特发展困境

(1)深入发展问题。不同于其他职业,模特作为一种职业而言,他的职业发展极其狭隘,在我国百万基数的模特行业中,模特在本行业内的后续发展除了不断获得名气,最终成为超模外,基本没有其他的发展方式和途径。发展途径的唯一性严重制约了模特们的深入发展,模特从业者们几乎难以通过这条途径实现良好的纵向发展。

(2)转型发展问题。短暂的职业寿命注定很多模特不得不在25岁左右选择退出,这就带来了模特发展过程中又一个难题,即模特转型发展困难。对于国内模特而言,他们不得不在从事模特职业的过程中,思考自身未来的发展问题,毕竟成为一名顶级模特乃至超模终究太过困难,在我国百万人次的模特群体中,超模的数量屈指可数,这个称号所代表除了卓越的模特技能和表现力外,运气和机遇也是其中比克不少的重要因素。

然而模特的转型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模特选择向影视业发展,或者选择播音主持等职业,这些职业确实是模特转型发展的首选,但是大多数模特因为缺乏对应的职业素质而转型失败;还有一部分模特选择向设计、形象顾问等方向进行发展,然而最终获得成功的比例依然不高。

3.2 我国模特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总的来说,模特职业发展所遇到的困境主要分为纵向发展难题和转型发展难题,而造成这两大难题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第一,模特行业相关制度不规范。与国外相比,我国模特所能够获取报酬的来源较少,工资框架和收入制度并不完备,缺乏基本福利待遇的模特为了提高收入不得不大量走秀,给工作和生活到来了极大的压力。第二,模特自身文化素质薄弱。我国模特所接受教育水平较低,一个新晋模特的年纪大概在18岁左右,对于正常人而言,这正是他们在象牙塔中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对于一名模特而言,他们必须放弃自己的学业,开始在这个淘汰率极高的行业内打拼奋斗。较低的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模特转型发展的困难,缺乏学历的他们往往难以获得一份稳定的其他职业。

4 结语

就目前我国模特职业化发展现状而言,不断增加的职业群体数量和模特的发展困境构成了当前我国模特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而模特行业自身所拥有的职业寿命短、收入不均衡等特征构成了模特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其他矛盾。较不完备的模特职业体系和模特自身较低文化素质与其他专业技能的匮乏是导致我国模特职业深入发展的两道枷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介入和帮助,相关企业也应该以人为本提高模特从业者的工资福利待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保障模特从业者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后续发展,从而促进模特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丹.新时期中国模特业发展历程(1979-2008)[D].北京服装学院,2010.

[2] 王勃.中国模特经济商业化模式的探索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

[3] 本报记者管晓星.低龄模特为何受欢迎[N].中国服饰报,2010-03-05(C44).

[4] 孟方.中国模特教育现状分析[J]. 科技信息,2010(07):229.

[5] 张丽波.中国模特经纪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策[J].现代交际,2014(04):103.

[6] 张欣欣.模特综合素质对服装表演的影响[J].赤子(中),2014(01):247.

[7] 金润姬.市场经济下服装模特的发展趋势[J].艺术教育,2014(09):47.

[8] 彭超.模特低龄化引发争议[N].中国文化报,2011-09-19(006.)

[9] 陶冶.模特职业发展与延伸[J].艺术教育,2013(02):101.

[10] 武俸羽,赵玉华,解卫国.我国体育模特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5):50-53.

[11] 胡楠.规范职业模特——模特发展之路[J].中国外资,2011(16):213-214.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
PHONEY WAR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职业尊严从何而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