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艺术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2016-12-14 00:40曾荣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曾荣

摘 要:声乐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型学科,传统声乐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声曲练习、歌曲演唱以及舞台表演等方法,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声乐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逐渐形成了录音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音乐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文章阐述了录音艺术的基本含义,分别对扩声技术和录音艺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录音艺术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声乐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录音艺术;扩声技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作用和意义

录音艺术是以音乐技术为基础,在电脑的辅助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音乐教学方法,能够以录音、音频、声学等不同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音乐知识及音乐技巧,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显著作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发展。基于录音艺术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巨大作用,已经引起的高校的广泛关注,当前,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都开设了录音艺术实践课程,而录音艺术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成熟、完善,已经成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1 录音艺术的定义

录音艺术主要是指利用录音设别将自然界中存在的,以及人们为了某些需求而创造的音响进行记录,然后再经过电脑的一系列处理,对声音质量加以改善、对声音形式进行调整,最后借助播放设备处理过的声音加以播放的一种现代技术手段。因为录音艺术是专门针对声乐教学的一种声音处理方法,所以与普通声音录制技术相比,在声音采集质量以及处理质量方面,录音艺术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保证声音录制以及处理质量,才能更好地将所得到的声音加以利用,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准、高音质的声乐作品,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同时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可以利用录音艺术对声音质量的高要求,将其加以科学应用,帮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改善,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扩声技术与录音艺术的分析

扩音技术和录音艺术是当前声乐表演中的两种不同方法,声乐演唱者通过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完成演唱过程,但是两种方法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2.1 扩声技术

扩声技术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将声音拾取并将声音播放出来的全部过程,是通过相关专业设备将声音转为电子信号,并通过对信号进行加工、放大,传递到扬声器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采用扩声技术对现场的操控性要求较高,它要求音响师在演出现场对采集到的声乐信号进行实时调控,否则将会影响现场的扩声效果。

2.2 录音艺术

录音艺术与扩声技术具有一定的共同点,都需要对声音进行采集,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将声音再次呈现出来。但是录音艺术对声音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录制现场所用到的扩声设备较少,一般是在隔具有良好隔音效果的录音棚内完成整个录制过程的。在开始录音之前,需要经过系列的准备,并对拾音设备进行反复调试,使其能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录音艺术与扩声技术相比,能够更加全面地将声音特征保留下来,包括难以清楚分辨的微小细节,实现了对演唱者演唱过程的完整记录,可以将录制的声音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完善演唱能力。

3 录音艺术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3.1 准确定位对声乐作品风格

风格是声乐作品的灵魂,能够彰显出作品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声乐作品的风格进行准确定位,能够降低作品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所学内容,而利用录音艺术可以对声乐作品的风格进行准确定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于录音艺术,将声音更加真实的表现出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听录音过程中,加深对声乐作品的印象和理解,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总结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同时,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还能利用录音,对声乐作品进行反复模仿、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声乐作品的独特风格。

3.2 保证声乐作品演唱完整性

保证声乐作品演唱的完整性,是对音乐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这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其中尾音演唱不完整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声乐作品的整体艺术内涵和演唱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录音艺术的优势,首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声乐作品完整演唱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力度,碰到尾音较长的作品时,提高警惕。其次,针对尾音较长、演唱不完整的声乐作品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规范学生的发声方式。最后将学生的演唱过程录制下来,使学生通过听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重点练习,在不断的改正过程中实现声乐作品演唱的完整性。

3.3 提高发音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发声准确、清晰,能够使听众更加直观的获取声乐作品信息,了解歌词内容,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所以,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要提高对演唱发声准确性及清晰性的重视。将录音艺术应用于声乐教学中,可以使学生通过听录音的方式,强化咬字规范性训练,掌握不同词性词语的咬字发音技巧。同时,还可以针对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等多个唱法之间咬字特点的不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咬字训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唱法的声乐作品时,能够采用最为合适的咬字方法,将作品特点准确传达出来。并且老师可以将学生的演唱过程录制下来,针对学生发声不准确、不清晰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

3.4 实现立体化声乐教学

传统声乐作品教学方法,很难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将声乐作品的特点呈现出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教学比较平面化,学生仅仅是了解到声乐作品的表面特点,而无法掌握声乐作品的深层内涵,也无法有效地辨别演唱声音的正确性或错误性。而将录音艺术实践应用于声乐教学中时,便可有效的规避传统声乐教学存在的模糊、平面等不良现象,并逐渐使场乐教学更加具体,教学过程也更加立体。

4 结语

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应用录音艺术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对声乐作品风格进行更加住准确的定位,保证声乐作品演唱的完整性,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实现立体化声乐教学,对于提高高校音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高校音乐专业老师必须认识到录音艺术的重要性,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出录音艺术的价值和作用,为声乐教学的顺利完成提供帮助,推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熠娜,李蕾.论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2] 陈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音乐技术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3] 刘春晓.中国当代音乐期刊的分类[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02).

[4] 刘戈,雷婷.论计算机音乐教学在国内高校音乐专业的发展[J].当代音乐,2015(17).

[5] 姚国强,赫铁龙,梁婧.创建与传承:中国影视声音学科及录音专业的发展历程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3).

[6]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2).

[7] 王则灵.电脑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