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井盖的审美需求

2016-12-14 22:52任志芳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井盖审美功能

任志芳

摘 要:日本的设计在世界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工业设计上都是整个世界的佼佼者。一个澳大利亚摄影师在其个人网站上,发布了190多张关于井盖的照片,设计者巧妙地将井盖变化成为艺术的载体,体现了日本人喜欢在琐细处下功夫,很佩服他们总能在一些小的地方表达创意。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水平,城市的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日本的井盖设计,恰巧从一个很小的侧面反映了日本的城市经营理念。撇开民族感情不谈,日本的城市管理中有很多很多的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根据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别人好的东西我们应当借鉴,这样才能使自己进步。在日本,艺术设计已经融入市政设施、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井盖、邮筒、灯杆、甚至是公厕的马桶,都贯穿了美学设计的理念,兼备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只是从井盖这一个小小的侧面出发,提出一些问题,目的是抛砖引玉,“真正的艺术家将比任何人都更能够从现时生活中把握史诗性的场面,并用线条和色彩教会我们自己理解自己。”希望这些问题可以引起设计界的关注,从现实生活中提升我国的设计质量。

关键词:井盖;功能;审美

1 国内井盖设计的呆板

城市中“井”的功能各有不同,水井、电信井、雨水井、消防井、污水井,井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在城市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其尘封满面、默默无闻而成为任人碾压和践踏的俗物。

每天我们都在有意无意间踩踏着这些城市中的各种形状,图案的井盖,你是否留意过这些?他们饱尝了人们不经意的踩踏,禁受了每个季节的风雨,可是它们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个性,停留在应有的位置上,向人们展示它那被人们忽略的精美图案,这是不是也属于一种艺术呢?

当代文化不仅仅是成规范化的现实,不仅仅是被长期沿用的符号系统或既已存在的意识形态固定下来的观念和解释,而更多的是鲜活灵动的原初状态下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同现代城市一样,是现代性的标志之一。而一成不变的市政设施,会引起人的视觉疲劳。国内的井盖设计,恰恰出现了这种状况。

1.1 形状的单一

人们在路边所能看到的井盖,其造型一般都十分简陋,一般都是圆形,或者方形,一个城市的街上的井盖基本都一个样,顶多在尺寸上和形状上由于功能的不同有所区别,千篇一律容易引起人的视觉疲劳。

1.2 色彩的单一

目前国内的井盖颜色十分单一,一般为铁制本色。很少涂有彩漆,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景象——在一片绿海花园中,一个个黑乎乎的铁制井盖,仿佛一块块绿地秃斑,特别难看。色彩单一的井盖已成为影响城市绿化、美化和城市环境整体形象的严重问题。

1.3 图案的单一

国内的井盖只讲究功能性,十分欠缺审美性,很少饰有图案,部分井盖虽然也有一些密密麻麻的纹样,但通常只是枯燥乏味的横竖线交织,十分简单的几何纹,另外,多刻有显示功能作用的“水”、“闸”、“电”、“污”等文字。中国传统图案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充分地将其利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展现中国艺术的魅力。(图1,图2)

1.4 对交通的障碍

国内的井盖,通常是突出的一大块,让马路变得凹凸不平,引起车子的颠簸,稍不注意还会导致行人摔跤,影响交通。

1.5 防盗的薄弱

由于防护措施薄弱,井盖很容易被撬下来,并被一些人恶意偷走,为了补全井盖,造成政府财政的损失,严重的是,井盖的丢失,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事件。

2 个性美观的日本井盖

去过日本的人都会发现,尽管日本建筑少见豪华气派,街道格局甚至有些“混乱”,但有一点,他们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毫不含糊,单是平平整整的马路上“看不到”井盖这点,就值得咱们国内学习和借鉴。相对于中国而言,日本的井盖设计更加人性化,具有隐藏性、美观性、安全性、装饰性等特点。

2.1 隐藏性

井盖埋在沥青下面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日本井盖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表面有时与道路路面材料非常相近,不注意就看不到井盖了。将排水检查井设在了道路绿化隔离带中,这样在道路上也看不到井盖了。

2.2 美观性

对于设置在路面上的井盖,考虑到井盖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等,在东京的公园,散步道路,游乐设施以及主要商店街等地方,一般都采用“化妆盖”,即在井盖贴上和路面相同的装饰材料,使井盖和路面形成一体,把井盖对景观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图3,图4)

同时,既为了防止井盖引起的打滑现象,又有利于宣传以及设施的管理等,最近的东京下水道的检查井盖上刻有樱花和银杏树叶的图案,并在正中刻有“东京·下水道”字样。

2.3 安全性

其实,单纯说日本马路上没有井盖并不正确,确切地说应该是日本马路上看不到井盖,因为它们都被埋在了沥青的下面。在日本,埋设下水管道有各种方法,如表面挖掘法,这种方法“开膛破肚”,工程较大。此外还有地下推进法,像鼹鼠一样在地下打洞。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工程结束后也会像国内一样留下一个井盖,以方便下次检修时使用。唯一不同的是,日本的下水管道埋好之后,必须要用沥青把井盖压在下面,让马路保持整体平整,以避免井盖暴露在外影响交通。无论何种形式的井盖,其与道路的衔接是非常平整的,这不但有利于市民的行走和车辆的行驶,也体现着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形象。

2.4 装饰性

日本人对细微的地方都很有讲究,他们独有的地下道井也算是日本城市的一种地标呢吧,日本文化是井盖题材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富士山、仙鹤、樱花,还有动漫都被融入进井盖的表面,既有现代的图案,又有日本古典风格的,还有些做得像漂亮的月饼或诱人的蛋糕。大概这也是很多人喜欢日本文化的原因,他们的饭团,好看的午餐便当、着装,似乎都变成很可爱的道具,成为向往的理由。日本井盖设计形式多样,成为一幅幅吸引人的装饰画。

走在路上,忽然脚下踩到三只微笑的墨鱼,看得人会觉着很可爱的吧。

3 我们应该怎么做

毋庸置疑,好的思路和文化,我们就可以学,不管他来自何国。中国要想树立文明和发达的大国形象,不是靠斗嘴皮子的,也要靠实力。从一个小小的井盖来看,我们国家的设计还是落后的。看看现在的日本,创造了何等的价值和文化,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一份子,在外人面前拿什么来说我们是文明古国,文明社会?难道还要把老祖宗的文化,搬出来比试吗?重要的是现在应该赶超其他国家,反思我们的社会现实,

为了切实解决传统绿地井盖功能单一、铸铁粗糙难看和大量丢失的顽症,绿化基金会建议对绿地井盖进行全面改造:废除铸铁井盖,改用轻型复合井盖。绿地中的井盖不应影响整体景观,为此,井盖的设计很重要。我们将人文、艺术、公益等多元素赋予井盖的美化设计中,比如艺术卡通井盖或立体指示牌井盖等等,一来为绿色园林增添了新的景观,二来又加强了井盖的示警功能,一举两得,和谐完美。

目前,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反思,开始踏上了这条道路。前不久,朱尚熹精心创作的井盖雕塑艺术品在西单文化广场展出,这别开生面的艺术展马上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有人评价说:“朱尚熹的井盖艺术是他为我们居住的城市颁发的一枚勋章,他将这枚勋章赠予了我们脚下无言的大地,他代表了我们对城闹市环境的新的认识,朱尚熹在自己的井盖艺术作品中倾注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朱尚熹的井盖雕塑艺术作品像一面窥视人类本真的镜子,雕塑超越了井盖本身功能的局限性,把生冷、呆板的工业产品变成了一种质朴、凝重,具有古典田园牧歌风格的艺术品,朱尚熹的井盖雕塑艺术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作为一个新景致出现在首都各处的公寓、酒店、公园、博物馆、游览胜地、文化广场以及林荫下的街道两侧,届时,人们也许会惊异的驻足,久久陶然于脚下这一方精彩的艺术天地。

但是仅仅靠一两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每一位设计人员都应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尽快振兴我国的设计业。

4 结语

西方发达国家,艺术设计已经融入市政设施、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井盖、邮筒、灯杆、甚至是公厕的马桶,都贯穿了美学设计的理念,兼备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仅是通过井盖这个很小的方面来反思中国设计的滞后性,我们应该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小小的井盖,更重要的是思考中国的设计现状。希望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中国的设计可以迅速腾飞,真正展现我们的大国风采。

参考文献:

[1] 赵娟.城市道路井盖安全性与艺术设计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井盖审美功能
小井盖学问大
井盖上的艺术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朱尚熹的“井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