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放缓下的时装流行趋势

2016-12-14 21:30杨怡晨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趋势时尚经济

杨怡晨

摘 要:长久以来,时尚界被屈指可数的西方时装巨头割据。顶级设计师人脉极广,呼风唤雨,时髦女人们疯狂追随。有人说,时尚是由顶尖的国际级设计师所操控。事实上,潮流引领者并非设计师,亦非消费者,而是社会和经济共同影响、推动的。通过仔细观察时尚现象可以感受经济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时尚;经济;趋势

设计艺术源于生活,时尚的出现和多种潮流现象交替发展,最终是受到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时尚生活,改变人们的审美观。每一种时尚都死于觉醒而生于欲望,时尚是一个社会闪耀的表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且非常敏感。微微的触动都会使时尚指针180度的大转弯;它也是一面镜子,真实反映着历史变迁的方方面面。Vivienne Westwood曾经说,如果她死后百年再醒来,想看的仅是一本时装杂志。因为,时尚会比任何描述更直接生动地反映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经济发展的信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缝隙。设计师只是比一般人的神经更敏锐,心思更细腻,更早的预测到时尚的风向。所以伟大的设计师会掌握社会脉搏,了解普通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当他感觉人们心境、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快速反映在作品的设计当中。

经济运行中,会周期性地出现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女人妆扮的开放与保守,似乎也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920年,滨州大学华顿商学院经济学家乔治·泰勒就提出观点。“女人裙子越短,经济越繁荣;裙子越长,经济越萧条。”他认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放在历史来看,裙边理论的确得到应正。但必须考虑到的是,过去半个世纪之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女性,她们不再只是做家务、带孩子,而是与男性一样参加社会工作,负有同样的社会责任,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生活内容上都有很大提高,生活节奏也在加快,今天的女性是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存在。另外由于女权主义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的增加,促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伦理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才使女性的着装打扮改变了很多,肢体的展露得到世俗的认同。因此裙边理论对当代有参考价值,但具体表现并不局限于裙子长短变化,应该扩展其含义。

任何事物都以波动的形式发展,经历萌芽、发展、顶峰再到衰落。事情有其周期性,时尚也总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永无止境地寻求标新立异。经济繁荣时期,着装不是单纯的遮身护体,防暑防寒。为了化分群体,标示身份,面料趋向奢华,设计倾向装饰性,工序繁琐、工艺考究。人们的心理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变得愈加浮躁,从快速的消费中获取款式造型不断更新和视觉上的刺激。穿着精致、奢华、甚至矫揉造作。市场经济繁荣也带来宽容的社会心态,私人空间会更加宽裕,行为随意。因此,时尚也会以轻佻甚至堕落设计元素作为反应;而后在市场状况萎靡时又慢慢回复为严肃、保守的风格。着短裙、短裤,无非极大限度地展露女性的人体美,表达一种高涨情绪来与乐观、繁荣的环境相呼应。着长裙、长裤说明人们遇到困境需求一种外在的保护、遮掩,意味着服装趋向优雅、低调、务实,甚至服装性别模糊,从而掩盖内心忧郁或不安。不光是服装,据另一项调查显示,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时,女性似乎更愿意留长发;而当经济出现停滞时,她们则多留短发。分析看来可能是因为中短长度、不染烫的发式可以免去头发上的大量花销(比如烫后焗油、补染、重复烫造型等等),使人显得精致、干练、洒脱。剪掉三千烦恼丝还有减轻压力、振作精神的作用,职业女性像圣女贞德一样去“战斗”。因而此理论也可以理解为“当有关于女性化的事物大为流行时,表明经济增长。反之,则经济衰退。”

有事实证明:2006年至2007年股票大涨时,男人们个个荷包鼓胀,女人们也受到鼓励,花更多的钱来打扮自己,一时间百花争艳,满园春色阅不尽,迷你裙风行一时,连寒冬腊月都能经常看见短裙在膝盖以上的时髦女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裁员降薪不断,女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疲于奔命,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装扮自己,男人们收入减少,生存压力加大,自然也不会太关注女人的美丽。为了节能减耗,能步行就不开车,能多加一件毛衣就少开一些暖气。于是女人们用长裙将自己遮掩。从心理学角度看,包裹严实的服装似乎更能抵御外界变化,掩饰内心的不安或惶恐,给女性更多的庇护。或许你会觉得那些披着Fendi皮草,挎着Birkin手袋,蹬着Jimmy Choo,在第五大道上逛得起劲的时髦女郎们从来不关心政府赤字或者经济负增长这些枯燥的话题。但是或许有天,她们追捧的设计师专门店会因此而人间蒸发。Karl Largerfeld曾经在发布奢华的时装秀后也开始节省开支,不仅搬进小一点的住所,并且辞去暂时不需要的佣人。更多的迹象表明经济放缓,购物者开始大谈削减开支的问题,并抱怨高端时装昂贵的价格。此刻理智告诉我们,即便是那些经济状况很好的人,开支时也需慎重和有所节制。追求奢靡的情结只会被人认为贪婪、虚荣,不合时宜。暴发户式炫耀消费已经out!回顾近些年的时装周,实用耐穿的经典款式和低调保守的颜色席卷各大品牌秀场。简洁、朴素、实用、低调的“新保守主义”成了各大品牌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但也有些时尚人士固执地希望,绝妙华丽的着装将能够点燃希望,燃起乐观的情绪。

不可否认的是,当人们遇到困境、悲观情绪滋长,着装行为自然会收敛许多,除了崩溃后的疯癫状态。这时候的奢华、炫耀给人的感觉并不好。人们选择的服装款式会趋于实用、简约、舒适、低调。即使是高级的面料,也尽量少一些繁复的细节、装饰,简单地呈现,更贴近现实和自然。这些会抚慰人们压抑的心情,放松紧张的神经。流行周期也会随之减慢,仿佛奔波的路人总要在释放大量体力后放缓脚步,或回首或思考。当然,人们不会由此而放弃对时尚的热情,而是各自的时尚态度可能会偏离原本的轨迹,对时尚的追求会转变成另一种表现方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衰退以及消费理念的逐渐成熟,长期盲目跟风的消费者产生了审美疲劳,厌倦了仅停留在频繁出新、设计招摇的潮流服饰。人们学会反思现在拥有的一切,逐渐成熟理智。顺应全球的环保趋势,提倡“绿色”生活,消费者更多考虑的是商品的持续性价值,而非短期效用。由于原材料价格、能源费用、油价造成运输价格的不断增加,对于严重依赖物质材料的服装业来说,“可持续性”材料的研发在行业低迷期也越发迫在眉睫。因此,聪明的设计师能够顺应时代的脚步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创造新鲜的作品。目前许多设计师放弃了“色彩鲜艳的现代性生活”的冒险,转而重新思考人类“困难重重的未来生活”。一股趋向于收敛的“生存主义者”设计风潮流行起来,并提出“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开展“可持续性”的设计主题、推出原生态美学设计作品。因此,不管是所谓“新保守”还是“新朴素”都是时装顺应环境的短期行为,只有善于思考、敢于超前思维、不断创新的设计才能有未来。自我真实表达是真正个性化设计的重点,崇尚自然、自由是时尚生活的态度。以独特、永续、环保为特色的设计终将回归;柔和的色调、环保的材料,以及实用的功能,将成为时装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吴晓菁.服装流行趋势调查与预测[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2] 唐娜里米.裙摆口红经济学——深刻洞悉时尚业[M].刘庆林,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 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趋势时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初秋唇妆趋势
环保很时尚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趋势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