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高守平 曹石珠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离不开主体(学校自身及师生)及其实践活动。文章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主体迷失的主要表现,倡导主体性教育以破解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指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评估监督和项目驱使这“两手”,用好两支“专业化”队伍,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1-0004-03
人才培养定位是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前提。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有效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就必然要发挥主体能动性,对自身专业结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及内部管理体制等已有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调整、补充或改造。主体性教育是大学本原特征。在主体性教育视野下,透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思考脱困的对策,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 主体性教育理论及其应用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应体现主体性教育的特征。华南师范大学黄崴教授认为“主体性教育理论是一种时代的哲学,是本体的、价值的和实践的,促进着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在回顾评析中提到“王道俊、郭文安二位先生从教育过程的角度,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或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同时认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本身要有主体性。”[1]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的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其认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在中小学教学及管理改革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主体性教育理论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应更能体现其特点和生命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在社会、经济、文化、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一,从理论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科学人才观表明,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可以做贡献。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大众化教育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重大使命,不仅承担着扩大人才资源总量的任务,而且实现了人才结构的优化,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从历史看,地方本科院校是教育规模扩大的产物,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区域政府、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是否存在泾渭分明的界线?目前,对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老牌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职业院校培养的职业型人才等的认识就是个难题,实践中更是出现混乱的局面。第三,从自身发展看,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面向行业或区域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量与质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在现实中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等方面相互渗透,丰富多彩、错综复杂,培养人才类型这种知识智力活动的质量互变表现得异常复杂,难以精确把握。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办学主体,只有立足自身实际,明确自身战略定位,尊重现有学生的生源与结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求发展,主动面向行业或区域办学,才能实现错位发展。各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位置,解决各自区域或行业所遇到的不同问题,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方能平衡并可持续发展。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无论是从学校自身办学主体地位、教师教学主导、学生学习主体,都与主体性教育理论很贴切。在地方本科院校引用这个概念,可帮助我们认清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类主体迷失所造成的怪象,并可在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下,探讨应对之策。
二 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问题探析
目前,各新建本科院围绕如何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纷纷展开了论证与行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行学分制、选修制等,但在实践中,这些改革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在整体上改变新建本科院校的面貌。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乱象,在主体性教育视野下,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主体迷失,具体表现主要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主体迷失、教师主体迷失、学生主体迷失。
1 院校自身主体迷失
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被动地接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或管理而提高。从宏观上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应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部把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为对地方本科院校评估的导向,力图破解千校一面的局面,引导新建院校在各自的位置上特色发展。这种质量问责的外在压力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地方本科院校。同时,教育部、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项目,“引诱”地方本科院校朝政府既定目标行进。“而中国大学正面临‘大一统思想的困惑,正需要走‘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2]各地方本科院校也正在谋求“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但总体上看,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改革的动力还不够,尚未真正走上内涵式自主发展道路,主体性地位还没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专业退出困难,专业新增靠“平衡”。地方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林立”,未充分尊重学科专业发展特点,每年的专业设置、调整中部门利益博弈激烈,专业退出有制度难执行。现有新专业设置管理体制下,权力并未完全下放给高校,每年高校实际上高校通常只能增设1~5个专业,这不到5个专业的配额,20多个二级学院争夺,尽管学校通常要求二级学院要对新办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但通常流于“文字游戏”,不少二级学院难免仅仅从有利于招生这一重要指标入手,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学校层面也会从各二级学院间利益权衡角度考虑,做出选择。这导致专业的产业适应性差,很难形成竞争优势,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专业建设与企业建设发展不紧密。新建院校举办应用性本科专业最缺的就是师资和硬件设备、教学实习基地,高校和企业两者的紧密联系,能够产生巨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但事实上,考察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我们发现,依托企业优势建设专业并未成为地方院校的普遍共识。
2 师生主体迷失
“社会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而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3]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职责,是其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考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也不能离不开置身其中的人(教师、学生、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及实践活动。地方本科院校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层次不高,学习培训、科研等机会少,教职工生活困难,工作量大、学生起点低、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高级行政人员掌握着过多的教学评价权、科研项目分配、管理权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表面呼喊教师是主体,实际是从属的怪象。从教学与其它职能的关系看,在商业盛行的氛围里,科研是名之所在,社会服务是利之所在,个别教师无心教学,教学严重被边缘化。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高教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提供者,学生是高教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面对学生逃课、作弊等不诚信行为,教师不敢或“懒得”批评学生。师生本应互信互爱的关系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在以往的历史上也以不同的形式上演过。师生对课堂教学质量均负有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师生在教学关系中又一次双重迷失,地方本科院校已面临严重的课堂教学质量危机。总之,地方院校教师、行政人员、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直观的乱象,从主体性方面去理解,归根结底是师生主体迷失造成的。
三 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体迷失现象,从主体性教育视野出发,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与师生层面都需努力“拨乱反正”,正心诚宜,各安其位,齐心戮力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1 理清政校关系,善用评估监督和项目驱使,助推转型发展
一方面,要建立起地方本科院校与国家各级教育评估机构相互间的信任感。评估、认证不是为结果,而是为改进。评估、认证是管理,更是服务。目前,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还是挂靠在教育部之下,非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部门,独立性还不够强,更多的是代表“国家”,替“国家把关”,对上负责,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官本位思想,而为院校发展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评估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有限。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起到了衔接政府与院校的桥梁作用,但培养政府与院校间信任感的作用还需继续加强。另一方面,包括教育、科技、财政、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可统筹规划各类项目,综合着力于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要对项目的类型、数量、申请方式、建设内容、验收形式等进行科学规划,通过项目提供的“草”,驱动地方本科院校这头“牛”主动地、有效地去开垦校企合作、转型发展这块“地”。
2 加强院校研究,走内涵式自主发展道路
地方本科院校是自主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内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承担者。无论政府以何种方式进行评估或项目管理,都需要通过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来起作用。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历史短,底子薄,问题多,靠照抄名牌高校的一堆制度或凭空创立制度,都只能导致有制度“软”执行或不执行,缺乏实质意义,难以解决现阶段的深层次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乃至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制的建设,都应该依据地方本科院校事实的需要,而不是一味超前,凭空照抄或创立制度。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重视本校高教研究室(所)这类机构的建设,引进人才,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加强院校研究。鼓励校本研究机构和从事校本研究项目人员关注本校校企合作,转型发展的伟大实践,从行业企业吸取“养料”,拿出有说服力,可转化的研究成果,为地方本科院校走出一条“和而不同”的发展路线提供切实的指导。
3 狠抓队伍建设,用好两支“专业化”队伍
一方面,要用好专业化教师队伍。办学以教师为本,不能用政府机关或商业机构的模式来管理大学,必须在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去行政化”的改革,改变教师“打工者”心态和地位,树立知识分子的尊严和主人翁精神。教师唱戏,行政搭台。让教师对领导、行政人员,对不良现象均敢怒更敢言,有怒有处言,有言有反馈。教师以教学为本。教学是教师的天职。要让教师重回本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教学型高校,要切实改变教学、科研的评价体制,教学投入要优先保障,教学中心地位不能动摇。要从评价体制上拒绝浮躁功利,消除虚实不分的现象,即对头顶各种名誉招摇的教师要有限制措施,对认真教学、专心科研的教师在经费上要有所保障。另一方面,要抓好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随着新建院校的发展,管理越来越精细化、现代化,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为此,须要处理好两个极端,不能片面地偏袒教师或行政人员,既要提倡教师队伍专业化,也要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要在这两者间构建起和谐交融、相互促进、合作并生的良好局面。
4 注重师生交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成长的主体。“比较科学的大学管理应将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作为第一依据、社会需求作为第二依据,依照专业社团的方式进行管理,依据法律和大学的特性和内在逻辑管理大学。”[4]大众化教育下,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付费教育,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与时俱进,与“生”俱进。另一方面,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教育有其公益性,教育对人的精神影响、奖惩教化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政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经济等方面有不诚信现象。“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考试舞弊、上课逃课或让人代课、作业或论文抄袭、考试代考等方面。”[5]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校方不能简单地用学生评教的方式对部分教师一票否决,无视教师管理的复杂性。教师自身学科专业水准影响其教学效果,而教育成果具有后延性,这种影响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教育不是单纯地迎合、讨好学生,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不能以消费者自居,拒绝教师的指导与批评,师崇道尊,是大学的逻辑,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崴.主体性教育理论:时代的教育哲学[J].教育研究,
2002(4).
[2]王洪才.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J].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2012(1).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
[4]储朝晖.大学管理从“心”开始[N].光明日报,2012-01
-30.
[5]谢怀平.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自律机制研究
[J].求知导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