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地区提高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效益的途径探析

2016-12-14 21:13朱俊松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11期

朱俊松

[摘 要] 西北民族地区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对人才的引进与留驻能力远不及经济发达省区。国内访问学者进修项目对这些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就西北民族地区如何提高该项目的实施效益,从“细化制度规范管理,促进项目有效落地;提供科学助学服务,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强化现存沟通体系,增进过程管控效果;建设项目评估机制,探索后续发展支持;依托访学交流项目,深化教学科研合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效益规范管理;助学服务科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1-0010-02

高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进修项目始于1984年,其初衷是借鉴国外访问学者制度,解决当时国内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素质普遍偏低、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紧缺的状况。1986年,原国家教委总结试点经验,制定了《高等学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的试行办法》,成为该项目的纲领性文件。2004年,教育部启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对原有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进行调整,推出了“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并制订了《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办法》,以适应新世纪高层次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客观的说,项目实施30年来,各方面充分发挥重点高校优势,为地方院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有效提升了访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素养,进而带动了相关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由于深处内陆,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大多相对滞后,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相关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人才的引进与留驻能力远不及经济发达省区。相关资料表明,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缘、年龄、学历、职称不合理状况非常严峻,高层次专业人才流失、学科领军人才缺乏、青年人才队伍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偏低等问题是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和教育部宏观调控下,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其对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并渐受重视。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从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为了有效适应新形势并满足“一带一路”大格局下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西北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时度势,不断加大国内访问学者进修项目的实施力度,大幅度增加派出人数并提高资助经费,力图为提升各地区高质量人才培养能力做长远布局。

然而,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一些具体问题也相应呈现:对项目管理部门而言,主要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规范实施制度、选拔合适人员、加强过程管控、提高访学质量、建立评价体系,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长效机制,使项目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得以真正落到实处并收到预期的效益;对访学人员派出单位而言,如何应对派出人员增多对学校人事、教学、财务造成的影响,防范人才流失,建立配套的校级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办法,也是影响派出院校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对广大迫切要求访学进修的教师而言,如何理解政策、提高申请效率、如何选择合适的院校和导师、又如何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并提高学习效率,使有限的访学时间得到最高效的利用,从而切实实现访学目的,则是他们更为关心的话题。而且,也不能排除因个体发展需求或对访学项目认识存在差异而导致部分教师借访学之机另谋他图的可能。

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组织力量对西北民族地区如何科学实施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提高项目实际社会效益展开深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而且项目三十余年的实施资料也为研究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综合本人和西北地区一些参加过访学项目的老师的切身体会与感受,笔者认为相关研究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展开。

一 细化制度规范管理,促进项目有效落地

政策是执行项目的导向,制度是实现项目的保障。优秀的项目,必须有恰当的政策引导与制度支撑,才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甚至事半功倍。此项研究应该通过对过往项目政策、制度及项目运作成果的检视与评估,结合对新增项目的全面调研,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完善现阶段的政策措施,使之符合项目实施的实际需求;二是如何规范政策措施的运作机制,使之既能方便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又能满足访学教师的切身需求,从而激发项目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提升项目效率与访学质量。具体包括:如何使项目的运作更贴合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需求;如何建立与各院校职能处室的政策联动与制度配套,规范项目管理与服务;如何防范来自系统内部的不利于教师进修学习的干扰因素,例如限制人员流通、克扣挪用经费、摊派教学任务等;如何对访学项目过程进行合理的阶段划分并建立科学有效的配套政策制度;如何合理设定访学人员回馈专业与地方的要求与指标;如何使访学教师回归后得到合理任用;如何建设访学教师回归后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各部门如何对项目进行科学评估等等。另外,还应该探讨随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人才结构变化,这些政策措施自身该如何调适,以适应项目长期实施的需求。

二 提供科学助学服务,建立合理激励机制

事实表明,访学者无论基于何种动机,其渴望获得进步的愿望都是不容置疑的。但不同的人其适应新环境、找到新机遇的能力各不相同。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出访人员而言,由于地域、学缘和学科素养等各种原因,其融入新环境的速度普遍较慢。如何帮助访学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访学生活,因此具有了现实的意义与价值。相关研究应该从助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接收院校相关政策、学习生活安排、实际住宿与学习环境、导师对访学者的指导方式、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等各方面的系统调研,再结合对适量访问学者访学过程的跟踪纪录和交流,形成系列指导性助学材料,力图为后续出访教师提供从选择学校、联系导师、准备入学、入学报到、生活注意事项到制定学习计划、日常学习实践等各方面的实用信息,从而帮助他们能更快更好地进入访学学习状态。

观察发现,访学人员的日常学习生活常常会处于一种散漫状态,这除了常见的受访院校管理宽疏、导师繁忙无力兼顾、个体访学目的差异等原因外,对西部高校的访问学者而言,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原因。调查表明,他们在接收院校浓郁的学习氛围下很容易受到激发,发现自身过往的知识结构缺陷和科研软肋,并因而产生相当浓郁的科研与学习兴趣,但往往受限于知识积累、学习时间和可利用经费的局限,难以将这种兴趣与激情转换为持久的行动。对于这类情形,笔者认为可以研究能否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对能够将学习冲动迅速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教师进行恰当的奖励,从而催生和带动更多的连锁效益。

三 强化现存沟通体系,增进过程管控效果

现有访问学者派出机构、接收机构、指导导师和访问学者本人之间的沟通机制确实存在,但效率相对低下。对这方面的研究应该以现有沟通机制为基础,探讨项目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设置和利用相关沟通渠道,建立及时且必要的沟通,以便提高沟通效率,实现有效的过程监控并及时解决突发问题。过程的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研究者应该提出一份翔实且契合实际的过程管控节点表,从而帮助项目管理部门及时、合理的跟进管理,提高各项政策和制度的落实效果。

四 建设项目评估机制,探索后续发展支持

项目评价机制是保证项目持续、健康运行的必要机制之一。目前,访学者访学的效果往往只反映在几张考核表中,这显然不能准确说明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应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对项目本身的评估,包括项目环境、长期和阶段实施效果、阶段实施规模、项目政策效应等;二是对访学人员的访学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访学中的过程评估、研修任务评估、教学科研成果评估、日常学习效率评估、生活与健康状况评估,以及访学后对专业、学科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回馈效能评估等。建议通过持续的跟踪调研,建立项目数据库,并据以制定详细、合适的评价内容与指标。同时,这两个层面的评估又都可划分为第三方客观评估和自我主观评估量两个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管理部门把握项目运营的真实状况,也有利于老师对比确定自身访学的客观成效;尤其对老师而言,虽然会增加一定的学习压力,但也未尝不是一种爱护。

五 依托访学交流项目,深化教学科研合作

访问学者出访的高校往往都是国内高水平的大学,但这些重点高校与西部省区地方高校之间并不都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应该研究如何以访学项目为窗口、访问学者为媒介,促进两地高校之间的广泛交流,挖掘两地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协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合作潜力,探索合适的合作交流领域、渠道与形式。这方面的研究,对实现教师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院校教学科研质量的快速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相信,通过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必将能为西北民族地区进一步提高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的执行效率、提升教师访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调查数据和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梁玉兰.2009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项目工作研讨会纪要[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01).

[2]陈鹏.国内访问学者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校师资

研究,2011(1).

[3]刘寿堂.继续教育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制度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4]文鹏,蔡瑞.关于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创新发展的一点建

议[J].科技信息,2012(31).

[5]毛金波.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现状与发展建议——以武

汉大学参与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

为例[J].继续教育,2014(01).

[6]陈上宝.浅析高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J].学子(教育

新理念),2014(07).

[7]李金芬.国内访问学者制度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