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阿伊奴族的近世社会音乐文化复兴

2016-12-14 20:19杨润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摘 要:作为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原住民族,阿伊奴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在近世社会(19~20世纪)中处于复苏和自我认识阶段,对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其中有记载的代表人物、音乐文化、社会事件、法案条文,都对这个民族有着有很深刻的意义,本文将就这个社会时期文化诸多方面详细描述。

关键词:阿伊奴族;近世社会;礼仪复兴

随着明治政府的同化政策,阿伊奴民族的权利再次被否定,严重伤害到阿伊奴民族的尊严。另一方面,虽然日本人提倡无差别无偏见,但是反而变得更加严峻,导致阿伊奴民族固有文化再次陷入严重危机当中。进入大正时代后阿伊奴民族探索生存方式,明确民族主张意识,将阿伊奴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记录、复兴,继而传承下去。

1 神谣复兴

大正民主主义的高昂风潮中,1918年在勇·郡鹉川村有一位做教师的阿伊奴民族青年,武·德三郎出版了一本名叫《阿伊奴物语》的小册子。这是将阿伊奴民族自己的东西编写成册的第一部书籍正式面世在大家眼前。从这个时期开始的阿伊奴民族,不惧怕“消灭阿伊奴”等各种社会舆论风潮,阿伊奴民族人拿出高傲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更是出现了许多豪杰。

1923年经过很长时间后,口传下来的阿伊奴民族神瑶【阿伊奴神瑶集】由知里幸惠攥写出版。之后违星北斗出版同名杂志《kotan》(阿伊奴语,指村落),其中的短歌唱出了阿伊奴民族的复权热情以及民族团结。另外,森竹竹市编撰的唱出阿伊奴民族之心的诗与短歌集《年轻的阿伊奴的诗集·原始林》,唱出男子悲伤的短歌歌集《年轻的utari》出版。这三人被称为阿伊奴的三大歌人。

知里幸慧:出生在登别市的阿伊奴族。《阿伊奴神谣集》的编著者。阿伊奴民族第一位将《阿伊奴物语》文学用文字表述出来并且翻译成日本语。15岁时她创编的阿伊奴英雄叙述诗受到很高的评价。从此开始了阿伊奴语编写生涯。因次决议从学校毕业后,练习用罗马字编写阿伊奴语。1922年5月为出版《阿伊奴神瑶集》,出差去东京,同年9月校稿结束后心脏病突发病卧,年仅19岁就去世了。1923年8月《阿伊奴神瑶集》出版。她在日记里写道:“我是阿伊奴人无论在哪里都是阿伊奴人。”有着作为阿伊奴民族强烈意识,骄傲的作为阿伊奴人活着。(图1)

违星北斗(1902 ~ 1929)余市町出身的阿伊奴歌人。机关报纸《集落》的发行者。从事过各种工作,在东京事务所工作时期是一生中最稳定的时期。与阿伊奴同胞一样满怀希望最终还是回到了北海道。1927年与中里紥治共同发行了《集落》。1928年发行的《新短歌时代》提到《作为阿伊奴人用阿伊奴人自己的方式研究阿伊奴。阿伊奴复兴不可停止》为了救助生活在贫困,差别对待,恶劣环境的阿伊奴人,创设了阿伊奴协会。不输给病痛折磨艰辛生活的阿伊奴人们始终坚信着民族复兴事业。将此心情寄托在心中创作出歌曲。为了阿伊奴民族走下去永不毁灭。站起来的阿伊奴民族,违星北斗善良的双眼,1929年27岁结束了短暂的人生。(图2)

继姐妹知里幸惠去世后,金成松按照遗嘱继续写了英雄叙事诗。这本诗记载的阿伊奴语,无论从准确性还是数量上都给后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及冲击力。这本遗留下来的诗集被称之为《金城松手记》。这本手记的翻译工作历经30年,仍然有半数的内容没有被翻译出来。这本手记使得阿伊奴民族文化,语言传承至今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阿伊奴民族出身的言语学者,以知里真志创作的《分类阿伊奴语词典》开始阿伊奴民族的著作渐渐多了起来。这著作对于后人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萱野茂在1950年开始收集阿伊奴民族用的民具,1972年成立了《二风谷阿伊奴文化资料馆(现:萱野茂·二风谷阿伊奴资料馆)》。另外也创作了收录阿伊奴民谣的著作《阿伊奴散文集》同时收集了被世人传承下去的阿伊奴民具、民间故事。

2 仪礼复兴

在阿伊奴人的信仰中,自然恩惠的植物与动物,人类不可缺少的火与水,生活用具,人类无法战胜的病疾等都是神留给世间的。但是,根据政府同化政策,阿伊奴文化的仪礼活动举行集会被严格收到抑制。随着近代化的发展变化,人类的生活样式,自然环境以及阿伊奴民族的信仰随着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变迁,懂得祭拜神的语言等古老的方式和思想的人渐渐变少了。1970年后半期再次兴起礼仪复兴,有着浓厚阿伊奴民族色彩的平取、白老、旭川等地的阿伊奴民族举行了重要的饲养熊和熊送灵仪式。另外,在其他地域也举办了鲑鱼迎接仪式和先祖供养仪式。(图3,图4)

像这样的复兴阿伊奴民族传统礼仪方法也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复兴。但是参加阿伊奴民族举行的各种仪式后,使得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阿伊奴民族文化。

3 扩大传统舞蹈传承

传统舞蹈也担当着阿伊奴民族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人们利用传统舞蹈表达着生活中的喜忧以及对神的感谢之情。现在,在各个地域组织的保存会上传统舞蹈已经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这当中7家保存会被日本封为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产。这样的传统舞蹈每年会在《阿伊奴文化祭奠(阿伊奴文化财团主办)》《阿伊奴民族文化祭(北海道阿伊奴协会主办)》开始时,到各地巡回演出,参加会议的来宾都可以看到阿伊奴传统舞蹈。近年除了在日本国内的演出以外,海外巡演也都开始了,阿伊奴文化介绍的范围从此扩大起来。(图5,图6,图7,图8)

4 重新壮大的阿伊奴文化

明治以后,阿伊奴民族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进生活道具,衣物,渐渐地走向现代化,但是阿伊奴民族重视如何传承阿伊奴民族文化特色,并将之制作方法等传给下一代。1970年,渐渐世人了解到阿伊奴民族传统文化的美丽色彩,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阿伊奴的传统技术。在这以后,木雕,刺绣,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的阿伊奴传统文化被世人关注并且得到重视,重组各种文化继而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的人也随之多了起来。1997年9月《阿伊奴文化振兴法》制定,阿伊奴文化从此扩大。在此法律基础上阿伊奴文化的振兴传承以及保存活动得到财政支援,阿伊奴文化传承继而越发扩大。在首都圈年轻的阿伊奴人们融合了hippop和摇滚乐的音调节奏创作出来阿伊奴民族传统舞蹈来表现阿伊奴民族独特的舞蹈结成了《阿伊奴·反乱者》活动,继而向世代向各地域的人们传承阿伊奴民族文化。

到了明治时代,实施日本语教育体制,同化阿伊奴民族,使得阿伊奴民族失去了说阿伊奴语的机会。大人之间用阿伊奴语交流,但是在儿童面前不说阿伊奴语的父母增多。使孩子去学习日本语忽略阿伊奴语。导致日常生活中阿伊奴语使用人急剧减少。但是1970年阿伊奴民族成立了阿伊奴语学习会。这之后,1983年开始北海道utari协会(现在的北海道阿伊奴协会)也开展了阿伊奴语教室。更是在1997年开始阿伊奴文化振兴财团开设了阿伊奴语的高级讲座和培养指导者讲座的同时阿伊奴语的辩论大会和阿伊奴语广播也同时进行着。

明治以后,经历100年间左右的变化,阿伊奴民族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服上来讲,明治以后,棉布料盛行继而棉制品衣服增多。之后,与日本人一样的衣服以及和服成了阿伊奴民族的主流。有些家庭将过去的食材用现代的方法料理,调味成为桌上的另一道新型美食。仪礼和祭祀时,依旧会制作阿伊奴传统美食。居住环境来讲,延续明治时期传统的住宅,这之后陆陆续续有一些新的建造方式,建成了独立型住宅与集合型住宅。

5 结语

近现代的历史中,比起国家同化政策,否定阿伊奴传统文化的氛围更严重。但即使是有差别与偏见的存在也阻挡不了想要把自己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的ekashi(阿伊奴语指男性长辈)和fuqi(阿伊奴语指女性长辈)。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不惜的长辈们使得阿伊奴民族复兴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活动能够一直进行着。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影响,年轻的阿伊奴人又深深地意识到是作为“阿伊奴民族”生活下去。

此文的叙述目的在于,如何看待日本政府对其主体民族之外的族群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在面临我国国内一些类似少数人口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吸取借鉴性经验,进而引起本民族集团内部有识之士,对包含音乐和仪式行为在内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从中获得启示。

参考文献:

[1] 村上秀信,贺文章.阿伊奴族和赫哲族的渊源关系(上)[J].北方文物,1990(01).

[2] 村上秀信,贺文章.阿伊奴族和赫哲族的渊源关系(下)[J].北方文物,1990(02).

[3] 村上秀信.在赫哲族中寻找虾夷族之族源——日本民族的源流[J].日本研究,1993(03)

[4] 左学德.阿伊奴人·大和民族·东北亚诸民族[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03).

[5] 黄英兰.阿伊奴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6] 汪立珍.论日本北方少数民族阿伊奴人的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J].满语研究,1999(02).

[7] 笪志刚.阿伊奴——现代日本面临的严峻课题[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05).

[8] 笪志刚.浅析日本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日本阿伊奴问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06).

作者简介:杨润(1981—),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