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方式变迁看数字出版业发展

2016-12-14 11:17:32吕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2期
关键词:出版业出版物纸质

吕冰

从阅读方式变迁看数字出版业发展

吕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逐渐的产生变化。数字阅读给传统阅读带来了冲击,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引领阅读新方式,引导数字出版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使二者取长补短共同为人们阅读提供服务。

数字阅读;数字出版;阅读

近十年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之快令人惊叹,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也是欣欣向荣。李克强总理就曾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健康发展。数字化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将在未来的很长时间改变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阅读这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古老的活动也在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迁。书的形式由最早的甲骨文,到纸质印刷出版物,到电子书刊,到网络读物,书的载体和内容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阅读的方式更加多样。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情况调查发现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图书阅读率。其中增长最为突出的是手机阅读和微信阅读。调查显示,有51.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3年的41.9%上升了9.9个百分点,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33.82分钟,比2013年增加了12.12分钟。可见,数字出版业持续发展,已经对于传统阅读方式产生明显冲击,因此,如何引领数字出版业发展,如何对待究数字化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8年-2014年数字化阅读接触率

一、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的差异

1.从读者阅读感受角度分析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给读者的感受存在明显差异。在数字化终端上,声音,图像给读者带来的感觉要远远超过纸质媒体。例如,对于某些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报纸等平面媒体只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刊登时间的过程和重要图片内容。然而,某网站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确截然不同,网络公司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声音、视频、图片综合于一起,使读者能产生身临其境感受,增加读者的现场存在感,这种体验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提供不了的感受。

2.从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二者关系上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在大量电子出版物的冲击下传统纸质书籍并没有消失,反而,激发了一些高端图书的出现,这些书籍无论在印刷质量还是内容选择方面都是精益求精,一部分读者仍然还在坚持选择纸质书籍阅读。可见数字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取长补短共同生存。

3.从阅读收获上分析

在纸质书籍中内容是由书籍作者决定,按章节顺序依次排开,读者进行阅读的时候在思维上必须具有连贯性,获取书中内容的主要途径还是视觉获取以及大脑的联想,另外视觉的局限性,读者最多可以同时看几本书获取的信息比较有限。而数字阅读具有资源庞大,检索快速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虽然阅读量大,但对内容却没有很好的吸取和消化,行成了我们所说的“碎片”化阅读,包括内容获取的碎片化和读者自身思维的碎片化。数字出版物阅读获取信息不像传统阅读那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来自不同方面拼凑的结果。

4.从阅读环境上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移动终端的出现,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对空间和时间的要求差异越来越大。小巧的阅读器可以使阅读零碎化,片段化摆脱地点的限制,在候车,等人,上下班途中都可以阅读,而这方面是传统纸质出版物难以实现的。另以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增加了数字阅读的交流和互动,带来了多方的意见和观点,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而传统阅读是在私人时间,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进行的,读者可以仔细品味书中的内容,体验阅读的乐趣。

二、数字出版物改变我们原有的阅读习惯

1.多样化阅读已经形成

必须指出,阅读多样化是值得肯定的,它满足了不同群体对于阅读的不同需求。但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数字阅读,给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数字阅读不仅可以满足读者对于不同类别的阅读需求,例如小说,杂志,娱乐等,还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媒介的多样化,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年龄在阅读倾向上有着明显的分化。多数年轻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很自然的从原来传统阅读转变为数字阅读者,他们中有人喜欢图片,有的喜欢视频;而中老年人则更偏爱传统读物那种阅读的感觉。调查显示17-35周岁人群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每年不断提高,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的接触率均有所上升,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成年人中超过九成为49周岁以人群。但纸质读物阅读仍是七成以上国民偏好的阅读形式。

2.数字出版物使“浅阅读”现象流行

过去,当说某人读书不认真的时候我们用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来形容,但在数字阅读过程中,这已经是一种为人们所接受的阅读习惯。究其原因是数字阅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当今生活节奏和工作节越来越快的社会,已经很难实现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细细读完。因此“浅阅读”的具体特点表现为:信息内容浅显,并不需要读者经过大脑过多分析和思考;图像,声音,视频的加入可以加深信息在读者脑海中的印象;增加阅读乐趣,可以让人以一种娱乐的心态获取信息。

“浅阅读”一方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大众的需求,另一方面过多的浅阅读会让人们变得缺少用心思考,没有耐心去精心细致阅读,带来的弊病就是人们书写,思考和文章表达能力的下降。

3.数字出版业蓬勃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一些出版单位正进入了数字化转型阶段,同时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讲:2006年到2010年5年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出从213亿元增长到1051亿元,年均增幅接近50%。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和互联网广告三项产出占到数字出版总产出90%以上,成为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的重要支柱。2010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占到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8.3%,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化读物已经不仅仅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各种电子图书、数字资讯等,随着移动通讯的进步,传输信号的能力和稳定性大大加强,基于以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物,正在被大众所追捧。这些数字读物大大丰富了人们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和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另外,一些机构也在组建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数据库,所以说我国数字出版从内容提供、平台建设到终端服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形态和产业链。

三、总结

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更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传承。现代社会在数字化出版和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阅读出现新的方式,呈现新的特点,我们应该在充分肯定数字化阅读的趋势和数字化阅读优点的前提下,也不否认传统阅读的地位。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引导数字出版业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阅读服务。

[1]柳斌杰.深入合作共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2012.4.

[2]蔡国用.数字出版物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3.5.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

猜你喜欢
出版业出版物纸质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6:18
2017年出版物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12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出版与印刷(2016年1期)2016-01-03 08:53:34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