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基于地区经济需求的大学英语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究
张媛
当前,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来看,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知识经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速度、规模、水平)体系已经无法再适应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地区经济。本文基于地区经济需求市场环境下,针对当代大学英语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地区经济;需求;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
高校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倾向于实践性、应用性,主要功能就是体现在交际方面。在具体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当要求专业内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并且要能够较为精确的掌握住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本文在这里重点以广东省广州市地区高校英语人才需求为研究对象,就广州市地区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关于高校在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方面(教学模式)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措施。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教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在当前这个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变革,通过将英语和其他专业相联系,构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人才的培养机制,最大限度的促使所培养的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这一方面,尤其是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从听、说、读、写、译多个角度进行教学工作,并根据地区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来有策略性、针对性的制定出最佳教学实施方案,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实际发展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
表1 广州市某高校英语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置
表1中为广州市某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了广州市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表1中,可以看出,该校针对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学科基础课程总数逐年减少,所占到的专业课程总比重也在不断下降。相比较基础课程学科而言,专业课程门数虽然表面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所占课程比重却在不断增大。从中还可以看出,在专业课程教学设置当中,分别包括着三大类课程,分别是必修课程、方向任选课程以及任选课程,其相互之间所占比重总体比较均衡,但是,学科基础课程减量不减质,而相应的突出设置下的专业课程,对于“专业”的教学特色设置过于形式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学工作主要呈现为一种过分重视或者过分忽视某一课程教学板块,最终所造成的影响就是“短板现象”,从其本质上来看,非常不利于复合型商务英语知识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
1.“三个平台”(课程设置创新)
“三个平台”分别是指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为基础、以专业课程平台为深化、以公共课程平台为补充。如表 所示,广州市某高校基于当前现状以及其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了专业教学体系的改善工作,从而提出了此次“三个平台”的课程设置模式。在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课程基本上不够系统化,尤其是在深化课程设置方面,只是较为简单的涉及到极少数经贸、金融、法律等相关的专业课程。
2.“一二三四教学模式”(教学环节创新)
这里提到的“一二三四教学模式”,就是指“一引导、二提挈、三反馈、四激励”,这种教学方式属于反思性教学的范畴,它的主要功能以及教学宗旨就是培养学生思辨的创新能力。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在英语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当中,有助于逐步构建并形成以高校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这也是当下我国
高等教育改革中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最本质要求,因此,要想全面实现广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相适应,通过强化这种反思性教学模式、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3.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机制
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将学生在整个专业学科学业完成阶段的教学工作作为重点改革项目。在具体实施操作上,就是将学生的学习与实习实践分离开来,并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学习模式将整个学习阶段进一步细化。例如,学生可以在一个学期之内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到了下一个学期则需要到企业实习实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实习实践经历,逐步培养出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尽早的让部分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大环境之中,提高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合作能力。这种学期制模式,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作为“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培养模式。与此同时,在相关选修课程方面,例如文秘、外贸、旅游、公关、财经等专业,都可以通过学分制或者办法相应的证书来激励学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地区经济需求针对广州市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及其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上就曾明确指出了,要进一步推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国民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此次会议在经济与教育领域创新方向上也指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关键就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则取决于教育机制的创新。也就是说,加快高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其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其逐步向新知识经济市场发展模式靠拢,才能打造成为全国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市场经济格局。包括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整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设等。广州市地区在区域化整理发展战略定位与规划过程中,就是依托着“校市共建、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在充分突出其地理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的前提下,结合着本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特色,从而开创出了一条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型特色模式。
[1]蒋娟,戴薇薇.服务长沙地区经济发展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7-58.
[2]王玮.浅谈以区域定位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以滨海新区为例)[J].山东青年,2014,(10):148-148,150.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