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品牌时代是否已到来?
北京保险研究院执行院长 姜 洪
品牌意识滞后、品牌形象较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保险业。在北京保险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洪看来:欲思其利,必虑其害。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北京保险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洪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更重。
首先,保险业正在积极服务“双引擎”,促进经济增长、大众创业,支持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目前保险业发展呈现出逐步适应国家大局对保险服务新要求的新常态。
其次,保险业正在致力服务于日益壮大的中产收入阶层,并作为扶危济困的行业,直接面向最广大的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新常态下助力实现全面小康。目前保险业发展呈现出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保险新需求的新常态。
最后,保险业正在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向深耕细作的内涵式发展要效益;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形势和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对接服务,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思维,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模式,不断催生行业发展新动力。
姜洪认为,互联网对保险行业最大的颠覆,是从“客户思维”到“用户思维”的改变。传统“客户思维”模式下,保险公司是将公司产品推销给消费者。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量大,信息流动快,能最大程度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被加速打破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发生巨大变化,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买卖双方权力将发生转移,促使行业加速进入用户主权时代。“用户思维”模式下,个性化的产品、极致的消费体验、简约的形式、跨界的资源整合以及大数据的分析运用等能力,成为竞争的关键。
传统保险主要依靠代理人销售,而在代理人销售体系中,代理人的佣金是保险公司很大的一块成本。互联网平台将带来渠道的扁平化,自动化,这样渠道费用就将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保险的互联网化,第三方比较平台接入也变得水到渠成,信息的不对称被打破,这也进一步促使渠道费用的下降。
场景化销售会是最早被认为是“互联网保险”的案例。所谓场景化就是在相应的情境下销售合适的保险。比如,你在淘宝上买了个宝贝,付款的时候系统顺便推荐你买个运输险,你会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需求在。场景化销售由于相关度高,这种推销方式不会让人生厌,反而让用户觉得贴心,大大提高成交概率。
互联网保险将从三个方面扩展保险的边界:一是互联网带来新的经济、生活方式,其中蕴含的新风险派生出的新的保障需求,如网购退货险、盗刷险等;二是大数据技术提升行业风险定价与管理能力,从而将以前难以有效管理的风险纳入承保范围,如高温险、雾霾险、赏月险等;三是借助互联网强大的客户聚集能力,发挥“长尾效应”,将保险期间碎片化、保费碎片化,使得以往不具有高额投保能力的客户纳入被保人群,如一元“关爱险”等。
正是由于“客户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互联网保险销售模式必定对传统代理人保险营销模式造成巨大的改变。但是正如同,传统实体店和电商的关系一样,互联网保险营销无法彻底取代代理人模式,因为对于有特定保险信息咨询和定制化需求的人身险消费者来说,向代理人咨询交谈这种有温度的交流购买方式还是有存在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是对于那些有家庭保障和财富传承的高净值人群来说尤其如此。
谈及行业发展趋势,姜洪表示,眼下保险业已经从渠道创新慢慢过渡到了产品创新,现在整个经营模式的改变,包括整个保险业产业链改善,未来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最终是颠覆性的。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也曾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现由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的重大转变,这对保险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都启动了品牌策略,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品牌将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