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瑞克·格特勒(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
促进全球繁荣:高校及都市地区的角色
文/梅瑞克·格特勒(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
当下有两股强有力但是又互相冲突的力量在左右着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
一方面,在世界的某些角落,退出国际交往的运动势头似乎在日益高涨。英国脱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超过1500万英国人投票选择让英国离开欧盟,这个数字占到了全部选票的54%。英国脱欧在英国国内和欧洲引发了混乱。此外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的政党也宣称要求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继续作为成员国留在欧盟。
脱欧公投中英国各地投票情况。主张脱离的地区是红色,主张留下的是蓝色。颜色越深表明投票的意见越统一。主要城市地区(同为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所在地)几乎都主张留欧。
与此同时,美国大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竞选中提出了一种关于未来美国的设想,很多人认为特朗普设想的未来是民粹主义的、唯美国第一的、反移民的、反国际化的。
全球政治中有一股力量正拖拽着我们远离互信、合作、共享的精神,从国际交往中撤退的潮流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关键的时间点袭来。
此外,另一股强大的力量也在塑造着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化挑战与日俱增,包括气候变化、国际移民、传染病、贫困等问题,不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是无法应对的。尝试独自应对这些挑战的国家有可能取得增量式的渐进成果,但是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应对挑战的话,最终注定要失败。
一方面我们被拖拽着远离国际交往,另外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全球性挑战。这两股相对抗的力量的矛盾要怎么调和呢?我们从英国退欧公投的统计地图中或许可以看到一些希望。
《纽约时报》刊登的一张英国地图上标出了脱欧公投中英国各地投票情况,主张脱离的地区是红色,主张留下的是蓝色。颜色越深表明投票的意见越统一。很多评论家也都指出,主要的城市地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深蓝色的,比如伦敦、牛津、剑桥、爱丁堡等等。但还有一点引人注意的结论,并没有被明显地指出来,那就是:上述每一个地方都坐落着一所甚至多所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这就引出我的第一个观点:还有第三股力量在塑造着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就是研究领域的全球合作。我认为这股力量为调和我们目前所存在的两股力量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英国脱欧公投刚刚结束之后,我便收到数所英国主要高校负责人的来信,承诺他们将继续拓展与多伦多大学及其他全球性机构的合作。
放眼全球,高校及研究机构都是以主要的城市地区为据点,为发现和传播新知识展开合作,并由此产生了大量创新成果,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推动全球繁荣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理应得到更多的承认和支持,但目前这个价值依然被人们低估。下面我将用一些证据来证明我对于国际研究合作价值的信心从何而来。
国际合作有两个特点我觉得是特别值得注意的,第一点就是合作是从国内、从本地开始的。对多伦多大学来说,得天独厚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坐落在全世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都市地区之一。多伦多地区一半的人口出生在加拿大境外,多元化程度非常高。这种突出的多样性也反映在多伦多大学的校园里。我们有2/3的本科生都是所谓的有色人种、少数族裔;我们的国际学生来自于165个不同国家,占到了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同时,多伦多大学的教职员工也非常国际化,有一半的教师来自于国外。
放眼全球,世界级的大学和地区也有类似的结构特点。为什么这样的国际多样性对于本地的国际合作如此重要呢?因为只有我们通过审视多样性的观点,摒弃行不通的,改进行得通的,才有可能产生优秀的教学、激发创新思维。我们邀请全世界学者、学生来到我们的学校课堂中,通过转换参照系,通过提供新的真知灼见,帮我们创造出新的知识和解决方案。
欢迎国际学生和学者来到我们的研究机构和我们的城市,这一点的价值是很难量化的。虽然有时候你很难说服政策制定者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投资,因为他们同时还要面临许多更明显的投资需求,要让本土受众受益。但是本地的国际化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待全球国际合作这个议题的方式之一就是来看看高校、机构和城市地区之间国际合作的价值。
图1:2010-2015年发文密度排名前20位的地区
图2:2000-2015年国际合作排名前20位的地区
多伦多大学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系教授、匈牙利裔加拿大人Levente L. Diosady与各国学生在一起
2010-2015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国际研究合作网络图,每条线代表年产出100篇或以上合著文章
让我们从研究的密度开始看起。从2010年至2015年发表论文密度排名前20位的地区的排名(见图1)中可以看出,全球产生出最多顶级研究成果的地区,恰好也在全球最具活力的大都市经济体中。
当然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这一点,比如说对于人才的吸引,还有资本等等。但我想强调的是,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合作型的区域,并且坐落有连接全球的、世界级的著名高校。
对比2010年至2015年国际研究合作排名前20位的都市地区(见图2,以与其他国家作者合著、并经同行评议的发文数量衡量)。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排名中涉及到的地区的排名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总的来说,这些数字让人难以置信,2010年以来,世界顶尖的50所研究型大学的这种学者和国际合作者共同发文,大概有120万次,可以说这是一张巨大的全球知识网络。
另外,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国际合作的数量,同样重要的还有全球知识生产的规模和影响范围。在2010年至2015年间,世界排名前20位的国际合作方的合作网络图非常的惊人。多伦多和北京都是这个全球网络的重要贡献者。
这是一张全球动脉的地图,它承载着创意和机遇,推动了创造与创新。
为什么我说这些国际合作这么重要呢?是因为我们的共同繁荣不单单取决于本土所产生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也有赖于在全球范围内其他领先的研究和创新中心所产生的知识。高校和都市地区是通过这些知识生产和学习机遇的大门,他们是高度互联的全球知识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参与到全球网络中来,对于本地、本国乃至全球的繁荣至关重要。通过这些城市、地区间的合作,我们将会更好地去解决气候变化、国际移民、传染病等等这样的一系列 挑战。
地缘政治有时候会让我们分裂,但是重新致力于理解、学习知识和创新,又会让我们团结起来。高校、研究机构,还有主要的都市地区,可以说是以身作则,在阻击和对抗那些有碍于集体进步的势力。以全球大都市为据点的国际研究合作通过传播新观点来推动全球的繁荣、文明,这可以说恰恰就是象征了互信、合作、共享的精神。
(摘编自梅瑞克·格特勒在2016年北京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