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难出经典

2016-12-13 02:42徐皓峰
雪花 2016年5期
关键词:霍元甲宣传语黄飞鸿

徐皓峰

有一类宣传语是“每一个导演都有一个武侠梦”“作为一个中国导演,最终要以一部武侠片来检验”。

武侠电影的银幕英雄,最有名的是霍元甲、陈真、黄飞鸿、叶问,但他们在历史上、在银幕上都很可疑。

影视作品里,霍元甲被日本医生毒死,但一个仇视日本人的人为何要聘日本医生?这是《精武门》系列作品的软肋。上海有钱人聘请日本医生,以轿车接送来彰显身份,霍元甲随俗了。

平江不肖生写霍元甲成名,是在庚子之乱时,霍元甲挺身而出,保护了洋人和教民,杀了义和团首领,美名响彻租界,传至海外,赢得欧美报纸颂扬。霍元甲不是民族英雄,是个国际友人。

陈真是个虚构人物,李连杰和甄子丹扮演的陈真都跟日本女人谈恋爱。日本武士有自律风度、精神信仰,但突然就发神经地犯坏,以供合理宰杀。拍这种电影根据的不是故事原则,而是报复快感。这种快感需求延续到李小龙的师父叶问身上,看过了,会有个疑问,我们为什么总要在电影里打洋人?我们到底打过了谁?

历史上的叶问没打过日本人和白种人,甚至一辈子没有查之有据的比武记录。

香港武侠片有“泼皮贱相的审美”,喜欢浑小子。大多数影片中的黄飞鸿都是嬉皮笑脸的,像六七岁的小孩一样娇惯自己,沉迷在占哥们儿口头便宜,占女人手头便宜的低俗趣味中,猛力扮可爱。

当然他们后来会突然成长,一脸正气,比武时懂得“手下留情”,被击倒的对手会感激地喊一声“黄飞鸿”———这是一个名号的诞生,一个狠人的确立。

黄飞鸿的起点是泼皮素质,终点是一个给人留面子的狼人,目的是维护一个家庭或一个招牌。起点太低,终点不高,难以称侠。我们的武侠片几乎没有侠。

叶问是为个人生存,和讨薪民工性质相同,“洋人不给钱”是两部《叶问》擂台大战的导火索。

英雄们有太多私仇,国恨是个外包装。而帮助不相干的人才能称侠,座头市(日本武侠经典人物)出手,可都是为了路上偶遇的人。

纵观武侠片历史,没能塑造起英雄人物,各路英雄多鄙俗、幼稚、没文化,以“民族大义”藏拙,以“对外宣战”给观众以廉价兴奋。他们没有明确的爱情观、价值观、生死观,只靠“逼急了,拼了”应付一切。

———这话绝对了,并非尽数如此,但也大体如此。

一个故事的最激动人心处,是价值观的冲突。历史上许多武侠片的价值观是不值一辩的,如“别人欺负你,要不要还手?没本事报复,难道发发火也不行吗?”陈真只为争取一个发火的权利,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样的英雄人物在故事里原则上是不成立的,但在宣传语上却成了“不可超越的经典”。

只爱看热闹的人,是拍不出好电影的。大多数武侠片是不良心态的宣泄,难见到令人尊敬的人品,难见到值得思考的人格,与传统文化中的优质部分相隔遥远。

猜你喜欢
霍元甲宣传语黄飞鸿
公益广告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为“我”,还是为“我们”?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弗吉尼亚就是爱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武术大师黄飞鸿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