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现实为载体的中国当代绘画

2016-12-13 23:06王卿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个体化现实主义反思

摘   要:中国的当代绘画与中国当代社会的改革、开放、发展是分不开的,经济制度的深刻改变也同时改变着我们的政治、文化、生活、艺术。中国的当代绘画在经历了从80年代的伤痕绘画、理性绘画、90年代的泼皮和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艳俗绘画到当下的影象、图象绘画和网络卡通绘画和小清新绘画样式后逐渐朝着更加个体化和多元化发展。因此,艺术家须要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艺术表达。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个体心理随之形成。反映在艺术家的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如实细致的描绘,展示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成了部分艺术家的艺术表现重点。

关键词:现实主义;绘画性;个体化;多元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66-01

现实主义(realism),又称写实主义,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之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一般定义为关于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不过,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可以有很多意思(特别是绘画、文学和哲学里)。它还可以用于国际关系。在艺术上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依据这个说法,广义的写实主义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在视觉艺术和文学里,现实主义是一个19世纪的一场运动,起源于法国。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在这里我谈及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并不是要进行概念上的阐述,也不是要研究这个范畴里的历史关系,而是想通过这个概念引入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中国新现实主义绘画。

而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的大爆发后也逐渐回归到了理性的现实主义状态,如何才能在中国艺术重新洗牌之后继续发展前行摆到了每个艺术家的面前。在社会快速发展变革中,社会个体的人在物质财富面前已经丧失了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过分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现实主义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从具体技法上讲是要求写实的,是写实主义而不是抽象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家尚弗勒里早在1855年发表的著名的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艺术应真实地表现当代生活,现实主义究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谈及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学观念自20世纪传入中国,虽然他传入时间不长,但他已牢牢的生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之中,并伴随着中国在20世纪不同的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而发生侧重面与内涵的变化。到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巡回画派批判现实主义所提出的现实主义概念进一步在学理上中国现实主义的内涵。“美就是生活,艺术家的任务不在于追求那些不存在的美,也不在于去美化现实生活,而是要真实的再现生活。从“85新潮美术”到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现代现实主义艺术用了几年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以张扬主体创造精神为内核的艺术历程。进入90年代中国开始了后来所指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崛起期,先后出现了泼皮和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艳俗绘画到当下的影象、图象绘画等等绘画风格,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

而这里重点表述的则是新现实主义风格的新绘画倾向,关注当下的中国的新现实成了艺术家首要的责任;中国的新现实主义绘画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悄悄兴起,并保持了鲜活的表现力。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关注当下的生活才能给予艺术更加鲜活的生命力。通过研究比较笔者找出了一些艺术家在这里简单表述说明,例如何晋渭,贾蔼力,李大方,李青,王卿等艺术家都从社会现实切入进行着个人化的现实主义表达。 何晋渭的作品题材来源于社会接头夜晚的各个角落,他关注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年轻人,小孩和民工的模糊轮廓,而且他们通常都光着上身成排的站在一起。这就像一个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实验性设计,画中的形象像蒙了一层保护的面纱似乎是要创造一个温柔但又隔绝的避难所。而在贾蔼力的作品中每一幅画都有孤独的背影每一个都有所指而与其相关的一切又难以解释,所有这一切都被他放置在用撕裂的笔触所表现的灰色爆炸物中,显然一个现代社会的残骸……而另一个艺术家李大方作品则描绘的是老工业区,旧厂房以及街道一隅这些都是他关于现实生长环境的稳定记忆。他客观的呈现语言尽可能的朴素自然,画的都是身边的人物。他的创作一直在绘画语言,影像以及叙述三者之间变换寻找着平衡的状态。在王卿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如此这般的共处:娱乐明星、情色美女、无忧青年、摩天大厦、断壁残垣、政治领袖像、官方宣传图像、军人、农民……无论他的图像组合方式是自己独创的,还是挪用别人的这些看似彼此矛盾、冲突的图像,即使再不合文化逻辑、社会秩序,都被他共置于画面中,成为最大的逻辑、秩序。

这些艺术家注意到了当下中国正经历着无比精彩和复杂的社会变革发展中,巨大的社会信息被每天在各大网站播放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物质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社会艺术资源,因此重新关注现实成了一部分艺术家的创作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个体化现实主义反思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